宋玲艷
(河北省阜城縣古城鎮(zhèn)前宋完全小學,河北 阜城 053700)
?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三類八法”
宋玲艷
(河北省阜城縣古城鎮(zhèn)前宋完全小學,河北 阜城 053700)
摘要:朗讀是傳統(tǒng)語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對領悟課文內容,增強語感,陶冶情操,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等,起著其他任何活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朗讀;三類八法
“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單是教師講出來的,還要學生去讀,去悟?!痹谛W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朗讀訓練,提高閱讀效果呢?福建永春縣教師進修學校辜秀娟老師根據(jù)教育學分類,把朗讀訓練指導可分為語言方法、實習方法和直觀方法三類。語言法是教法,實習法是學法,直觀法是教與學的輔助方法。
1語言方法
1.1講授法。即以分析為先導,教師先講高低快慢、斷連疏密的朗讀技巧,學生動筆作適當記號,以便引起對本文朗讀停頓語氣的注意,然后再反復練讀比較。
如《飛奪滬定橋》的第八自然段:“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最后的勝利,沖??!’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像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這段話中,“千鈞一發(fā)”四個字一停一頓,反映出緊張的場面;“時刻”后面稍加停頓,換口氣,以產(chǎn)生懸念;“同志們”三個字要讀得緊湊有力,以顯示必勝的信心;在“業(yè)”和“為”、“利”和“沖”之間雖有標點,但因緊連而縮短停頓時間,以造成一往直前的氣勢和較好的動作感;“英雄們”和“聽”、“激烈的”和“博斗”詞語之間要適當停頓,使有聲語言緊張而不倉促,動作感強而又有層次。
1.2比較法。即借助教師或學生不同的朗讀方式比較,讓學生從中領悟正確與謬誤,或通過朗讀進行情感和語調的對比,辨析差異,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瀑布》這首詩的最后一節(jié):“好偉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痹娙嗣钣谩叭鐭?,如霧,如塵”一組比喻,寫出了被風吹散的水珠飛揚的動態(tài),形象含蓄而富有神韻。訓練時,讓學生自由吟誦,初步感知風中瀑布的美姿;接著重點指導朗讀最后一句:先聽教師按頓號和逗號兩種不同標點的范讀,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從中體現(xiàn)頓號的停頓短而均衡,語調平談,逗號的停頓輕而舒緩,顯現(xiàn)作者看得出神入迷的樣子;最后讓學生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樂聲表情朗讀,口誦心惟,從內心真切地感受瀑布的縹緲、朦朧、纖細,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2實習方法
2.1練習法。根據(jù)不同課文的特點,運用領讀、分合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齊讀、速讀、略讀等各種朗讀方式,以激發(fā)朗讀興趣,加深理解,提高閱讀效果。
如《月光曲》一課,可根據(jù)不同時機采用四種讀法:①分合讀。即教師讀現(xiàn)實部分,學生讀聯(lián)想部分,以幫助分清“事物與聯(lián)想”。②指名個別讀,讓其他學生在聽讀中體會貝多芬由靜到動的情感變化。③男女生分組讀重點段,女生賣“平靜”部分,男生讀“激昂”部分,以突出語調,相互體會語言樂感。①提問答讀重點段。教師問:“他好像面對著什么?月亮從什么地方升起來?”學生答讀,體會海波和浪濤的畫面。這樣的朗讀訓練,目標明,層次清,把讀與思結合起來,發(fā)揮了朗讀應有的作用。
2.2表演法。即用表演的形式練讀。對一些情節(jié)曲折生動、形象鮮明的課文可編劇表演,它借助手勢、表情、動作、道具等,將靜態(tài)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畫面,以體會角色形象,讀出真情實感。
如《小馬過河》一課,對話多,可通過表演再現(xiàn)不同角色的形象:老馬是慈愛的媽媽,他的話低沉緩慢,充滿慈愛;小馬是一個幼稚的小孩,他的話高而快,活潑而幼稚;松鼠是一個小女孩,說話尖細快急;老牛是一個老爺爺,說話粗厚穩(wěn)健,富有經(jīng)驗……
3直觀方法
3.1情境法。即為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恰當?shù)膶дZ,渲染合適的氣氛,使學生耳濡目染,自然入境,掌握朗讀的基調。
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讀前可在教室正中懸掛披黑紗的周總理照片,并綴上松柏、白花,張貼挽聯(lián)等,教師伴著哀樂聲用深沉的語調旁白: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在祖國的上空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山河嗚咽,群山肅立,億萬人民群眾悲痛欲絕,淚水灑滿了祖國大地。這天下午,百萬群眾云集在長安街兩旁,在淚水和哀哭聲中向緩緩而去的總理靈車告別……然后請一個學生用徐緩低沉的語氣朗讀課文。
3.2欣賞法。即組織學生收聽優(yōu)秀的朗讀錄音,使他們感受朗讀中的鮮明的節(jié)奏,抑揚的語調,以及語言的氣韻和美感,以此激發(fā)興趣。
如教《一個蘋果》,為了讓學生讀好這篇課文,可先讓幾位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角色,進行朗讀訓練再錄音,然后將錄音在課堂上播放,讓其他學生邊看課文邊跟讀,然后組織學生對各個角色進行評論,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朗讀興趣,又有效地提高了朗讀水平。
3.3觀察法。即通過觀察外景、圖片,觀看影視、錄像、幻燈等,使學生入情入景,找到讀感。
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高潮段,可結合播放電影錄像片斷,再引導學生朗讀,自然較容易把董存瑞威武的形象、堅定的意志和勇于獻身的精神,通過有聲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
3.4示范法。即通過教師的范讀,促使學生模仿朗讀。這是指導低年級學生朗讀的一種有效方法。但要注意一點: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不要機械地模仿,以免造成動嘴不動腦的后果。要有好的范讀,教師素質是關鍵。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有高水平的范讀。
綜上所述,朗讀訓練要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學生實際,把多種朗讀方法結合起來,要注意與思維活動結合,保持“因聲求義”的心理意向,才能提高朗讀效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