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國 洪宇仁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
高職院校后勤服務質量提升研究及對策分析
王祥國 洪宇仁
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辦學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辦學水平也逐步提高,高職院?;A設施也不斷地完善的提升,增加了后勤的綜合服務能力。但當前的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其辦學規(guī)模高速發(fā)展相比較,其改革的力度遠遠不成正比。因此,本文將對高職院校后勤服務問題及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并就提升高職學院后勤服務質量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后勤服務 質量提升
本文系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高職院校后勤服務質量評價研究”(2014013)的研究成果。
隨著高等教育辦學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辦學水平也逐步提高,高職院?;A設施也不斷地完善的提升,增加了后勤的綜合服務能力。與此同時,高職學院的后勤服務公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因為在這高速發(fā)展期間,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有時教學、住宿、飲食等服務項目一時難以提供完善的服務。
另外,隨著高職學院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為了適應其后勤改革與創(chuàng)新服務的需求,現實中也要求后勤服務企業(yè)必須要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管理與服務成本。因此,本文將對高職院校后勤服務問題及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并就提升高職學院后勤服務質量提出對策。
(一)原有的后勤管理體制略不適應現有的發(fā)展需求
伴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社會化問題的不斷前進,高職學院后勤服務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必須走在前列。但當前的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其辦學規(guī)模高速發(fā)展相比較,其改革的力度遠遠不成正比。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高職院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改革過程中缺少必要的配套機制。高職院校的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實現其后勤服務運行機制與后勤管理體制相互協(xié)調、根本轉變,但事實上在具體的改革中,政府部門沒有根據其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出臺相應的配套制度,其改革的初衷與當前實際的管理體制需求背道而馳。
(二)后勤服務水平低下難以滿足師生的多樣化需求
為保證后勤服務的安全、穩(wěn)定和長期等因素,高職學院的后勤服務單位不是具有一定的國企背景就是自己學校脫離改制而來,不管屬于哪種單位都與高職學院的后勤主管部門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正是這種情況的本身,也導致了現有后勤服務單位在一所或幾所學校的后勤服務中處于“賣方壟斷”的地位,根本無人與其競爭,從而其憑借其“賣方壟斷”地位為需求一方的在校師生所提供的服務水平,實在是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另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其會根據市價物價的波動,變相地提高服務產品的價格,可服務質量未見提高。
(三)后勤服務單位人力資源配置需進一步合理規(guī)范
作為學校的后勤部門,其大多數的職工始終處于后勤服務第一線,為全校師生直接提供服務。雖然,各高職學院后勤服務公司在服務過程中未見大事發(fā)生,總體上還算滿意,也得到領導的認同,但是,從師生的角度看,后勤服務的水平遠遠跟不上市場發(fā)展的需求,從市場的角度看,學校后勤服務的一線員工的隊伍素質相對比較差,服務水平不夠高,他們的大多數職工的服務意識不適應現代后勤管理的要求,部分員工只會評頭論足、相互攀比待遇、思想觀念陳舊、現代服務意識淡薄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和質量提升。
(一)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現代后勤服務管理制度
為改善高職學院原有的管理體制與現有的運行機制不相適應的現狀,實現后勤服務公司的改革目標,進一步提高后勤服務公司的服務質量,建立現代高職后勤服務管理制度是目前高職院校后勤發(fā)展的重要出路。高職院校后勤服務必須適應社會化大發(fā)展的需求,她就秘須要在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一套屬于自己的比較科學的現代后勤服務管理制度,作為后勤服務公司的主要管理依據之一。其主要內容包括后勤服務公司:管理制度、領導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及分配制度和監(jiān)督制度等。
(二)“跨校聯(lián)營外包”管理推進高職后勤服務升級
所謂“跨校聯(lián)營外包”,就是指通過合作、合資等方式把二個或二個以上的高校后勤組織聯(lián)系在一起,組建兩家或多家較大的后勤服務的聯(lián)盟組織,然后通過競標、競價等方式取得對各個高職院校后勤資產經營的管理權。其在對師生服務的過程中,必須與高校主管后勤部門簽訂服務合作,并以師生的滿意度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之一,一旦師生或相關部門對其提供服務的標準不夠滿意,及時進行糾正,再次發(fā)生類似事件,高職學院必須與其終止合同,由另一家聯(lián)盟代為管理,并在適當時機再次進行公開招標。只有通過這種“跨校聯(lián)營外包”形式,才會引入競爭機制,激勵各個聯(lián)盟在關注企業(yè)效益的同時,也會不斷地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三)通過人員合理配置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高職學院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地通過人事制度改革,徹底改變將“不合時宜”的員工轉入后勤服務隊伍中來,極大地賦予后勤服務公司更多人事管理的自主權。高職學院后勤服務公司必須結合市場發(fā)展的客觀需求,科學合理地優(yōu)化后勤人力成本,通過人員合理配置,不斷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實現價值的最大發(fā)揮。如果后勤管理崗位通過公開、公正競聘上崗,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使用,使后勤服務人員和管理人才各司其職、人盡其用,做到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宗彬.高校后勤單位量化考核辦法初探[J].經濟師.2007(7)
[2]林靜.制度變遷與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008(1)
[3]李國武.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淺析[J].教育管理.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