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偉志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微課程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它不僅是一種新事物,還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學習理念、研究理念。微課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有目的的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也可以是考點歸納、題型精講、教材解讀等內容。它其實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在這當中,運用音頻或者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他們上課的興趣,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影響到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
中考現代文閱讀所占的比重比較大,現代文閱讀這塊內容如果解決了,那大半分數就拿到了。既然這塊內容這么重要,我們又該如何有效地進行現代文閱讀指導呢?這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目前,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入教育領域,我們不如把微課程教學和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更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突破歷年來傳統(tǒng)教學中枯燥、單調的教學過程,為中考現代文的閱讀教學撐起一片藍天。下面我就談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中考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考現代文閱讀教學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盡管想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以達成優(yōu)良的學習效果,但結果總是不能遂人愿。學生一看到長長的一篇現代文,頭就大了,盡管老師把知識點講了許多遍,但學生還是茫茫然不知所措。學生不知道的東西逐漸增多,他們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到最后什么都不懂了,這樣就導致了惡性循環(huán)。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老師單調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很多時候,我們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都是根據中考說明的要求落實每個要點,為了講透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講練法貫穿整堂課的始終,緊緊圍繞著中考說明考點,老師基本上一個人在那里做戲,整堂課沒有生動之處,只是為了講解題技巧而上課,講了之后叫學生讀背這些技巧,學生學起來比較機械,有時也會聽得昏昏欲睡,更不用說聽懂。
2.有些教師追求形式美,強調課堂結構的完美和課堂氣氛的活躍,而且為了趕時間,講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馬上轉到另一個環(huán)節(jié),全然不顧學生懂與不懂,這就導致惡性循環(huán),前面的知識點還沒搞懂,又進入另一個迷茫的世界,搞得學生云里霧里。
3.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他們的學習就是為了應試,為了成績而讀書。有些學生單純地背誦老師講解的解題技巧,而不會靈活地運用;有些學生理解不了,就干脆不記、不讀。再加上閱讀文章一般都比較長,他們一看就暈頭轉向了,不知該如何下手。
二、微課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運用
針對以上的這些問題,我認為微課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運用勢在必行。到底如何運用微課呢?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為了微課能順利進行,首先要建立班級的QQ群,真正實現數字化教學,教給學生使用微課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上課前,把微課上傳到QQ群共享文件中,讓學生自己下載在線觀看。微課的內容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也可以是考點歸納、題型精講、教材解讀等內容。而且學生一看微課就能懂,如果有不懂的,上課后教師可以再解釋。
如在復習說明文閱讀時,可以把各個知識點做成微課,說明文的各個知識點都比較簡單,學生也容易接受,不懂的學生可以反復看視頻,為上新課做好準備。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沒必要摘抄筆記了,既節(jié)約了時間,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課堂上,導入部分我們也可以根據本堂課的知識點,巧妙設計微課,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課堂上先讓學生看視頻。比如復習小說閱讀,里面涉及的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我們可以選取課內課文中的一些人物,把他們做成微課,像《范進中舉》中的范進這一人物,可以截取電影中的片段做成微課,學生只要看到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那么人物的性格就一目了然了。這樣就為下面講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作了鋪墊,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然后再把微課中所提示的小說的一些知識點展現給學生看,感覺不懂的地方,可以先4個人一組展開合作探究,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進行解答,直到學生搞懂為止。
(三)課后,我們可以根據上課的情況,針對學生不懂的問題再次制作微課,上傳到QQ群,學生自行下載,下載了后去看微課視頻進行理解與記憶,不斷地鞏固,再有不懂的直接問老師。我相信這樣循序漸進,成績一定會提高的。
總之,微課這種新生的事物,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挑戰(zhàn),讓學生在課前看微課,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活動,在課后利用微課進行復習鞏固。在微課的輔助下,我相信語文課堂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將會成為學生的樂園。特別是中考復習階段,內容相對枯燥乏味,利用微課就能活躍課堂的氣氛,并且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在課堂上讓他們飛揚自己的個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最終在中考中發(fā)揮出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