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既憤怒又后悔,這位熱愛爬山的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正被一家不知何時瞅上自己的公司折騰得團團轉;
面對航空公司的集體發(fā)難以及核心團隊的請辭,去哪兒這家中國最大的在線旅游服務提供商之一,萬萬沒想到,2015年底和2016年初的這段時光,于己而言如此難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用老子的這句話形容聯(lián)想再恰當不過,面對6年來的首次虧損,即使楊元慶刮骨療傷,對于遭遇中年危機的聯(lián)想也許于事無補;
于百度而言,它所遭受的質疑來自于野蠻生長背后的信任危機,如何既保證KPI,又讓用戶“可依賴”,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擺在百度面前最大的難題;
盈警、不利財報及疲軟預期、基金減持等讓唯品會遭遇了多重打擊,如果這是一度沖上中概股第四大市值的電商公司上市以來最大的危機,那么眼前正在經歷的假貨事件,著實讓唯品會體會到了什么才是切膚之痛……
當我們細說大企業(yè)遭遇的危機時,其實更應該思考另一個問題:危機都是什么時候埋下的?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資本遭遇寒冬……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讓這個時代的大公司越來越不易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