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威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
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常 威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
通過探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性。針對教學實踐,提供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的課堂教學方法,能提升小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自主學習 小學數學 教學效果
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小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還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增強知識性的體驗,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果,才能達到目標培養(yǎng)出合格的學生。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特征是,對新鮮、生動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幾乎都有濃厚的求知欲望、自尊心和好勝心,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來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情境教學中設置情景模式過多,主次不分
有的教師在新課引入時,過多地設置了情境模式,影響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如在運用情景時,大量介紹了風景,使學生醉心于優(yōu)美風景中,反而偏離了數學課堂的授課目標,沒達到教學目的。
(二)成人化的情境設計,對小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一些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情境創(chuàng)設時,往往以成人的視角去觀察,忽視了童趣和孩子們的角度,每每情境創(chuàng)設的平淡無味,對小學生沒有吸引力。
(三)課堂教學中相關數學知識的缺失
在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都能夠利用各種情境模式來導入教學,但是相關數學知識的情境設計不合理,有缺失,弱化了數學所應有的趣味,導致學生們學習的興致不高,只是停留在觀察、討論中,并沒有真正進入到數學教學的內容中來。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起指導作用,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通過創(chuàng)造性活動來良性發(fā)展。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自主有選擇地學習,并通過思索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一)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
自主學習意識,是對小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前提,這是積極主動式的意識,它能夠激起求知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轉化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最終表現為數學能力的提高。
(二)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是關鍵的階段,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養(yǎng)成習慣,用他們內在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發(fā)現的能力,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為后續(xù)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有助于學生自主發(fā)現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強,他們對外部世界很好奇,同時具備自主發(fā)現事物的能力,在這一進程中,其自主發(fā)現的能力是能夠積累的,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是前提。
小學數學的自主性學習教學,一定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身份,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主動學習為宗旨,在互動的教學氛圍和自主參與下,實現多種形式的自主性學習方法。
(一)精心設計數學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數學情境的設置,是進行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要在導入時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學習。
1.以生活實踐知識設置教學情境進行教學。生活是最真實、深刻的體驗,數學和生活二者又是緊密相聯和息息相關的,學生通過生活感知到數學的存在,在切身體會中感受到數學的絕妙應用,所以說,數學情境越生活化,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越深刻。
2.用游戲內容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和參與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適當引入游戲情境作為教學內容,從感官上增強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行動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主動性。
3.以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孩子們都愛聽故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故事設計數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力,進行自主學習階段。
4.用問題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自主性學習。對問題的思考,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培養(yǎng)對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意識,這也是教學導課形式之一。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要依據學生們的現有基礎進行,逐步加深問題難度,否則,學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讓學生自主參與整個學習過程
實踐表明,灌輸的知識最容易忘記,自主參與思考領悟到的知識,才會真正理解且記憶深刻持久,必須要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在實踐中自主探索,師生互動交流,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教師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實物鐘表進行實物觀察,教師在觀察時提出要注意長針和短針的區(qū)別等問題,學生在對鐘表的實際觀察過程中,就已經主動學習了數學知識。
2.用小組合作方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師的分配和指導下完成,大家在分組合作、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主動地完成了數學知識的學習。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思維習慣,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引入情境教學,感性認識數學的實用魅力,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