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山東省威海市第七中學)
談如何讓自信“講”出來
◆王亞平
(山東省威海市第七中學)
許多教師都很嚴厲,可是作為班主任,體現在身上的更多的應是“厲”。學生對班主任的話“言聽計從”,讓班主任總是有小小的成就感??墒?,不和諧的音符卻一直存在著:衛(wèi)生紀律都很好,但上課效率卻極低;班規(guī)組規(guī)制定一大堆,但是學生甘愿受懲罰也沒有積極性做好;關于班級凝聚力的班會天天開,見到的卻仍然是一盤散沙;班主任天天累死,學生都不領情。這令人很迷茫,看到孩子們每天耷拉著頭來學校,再耷拉著頭出校門,為什么他們就這么沒有自信呢?
自信 勵志 翻轉課堂
一天,偶然地從C老師那學到了,演講!對!演講可以大大地提高一個人的膽量??!我突然茅塞頓開!馬上回班級施行!首先從小組開始,小組統(tǒng)一定主題,要求只要勵志就行,每天輪一個小組。說實話,剛開始我真的不放心,所以選擇了班長所在的小組開始,當天下午才說的這個事情,第二天中午就正式開始演講。到了演講的時間,大家都早早坐好,非常新奇地注視著講臺,這時候我卻非常緊張,萬一第一次大家講得很失敗,后面就很難開展下去了……正當我心里打鼓的時候,班長突然打開了一個非常精美的PPT,大家“哇”一聲,我心里的石頭瞬間落地了,已經成功一半了!不過,這個PPT是組長自己做的,后面的同學就沒有任何形式了,并且說的也磕磕絆絆,緊張得直哆嗦,要么低著頭,要么看著墻,要么眼神亂飄,不過這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我深知如果這種情況處理不好的話,非但不會提高自信心,反而會讓他們更加懼怕“講臺”,所以我會帶頭給每個人鼓掌,給每個人拍照發(fā)到家長群里(家長看到孩子演講的身影出現在眾人面前肯定非常自豪,回家自然有褒獎)。每個人演講完,都讓同學們給他找優(yōu)點,并且我會給他點評很多,挖掘他的優(yōu)點,婉轉地給出建議,最主要的是說明初次站到講臺上緊張是正?,F象,能克服緊張情緒堅持說下來的已經是最棒的了!給自己掌聲,給自己點贊!當全班都輪過一遍后,也確實發(fā)現了不少“人才”,他們的演講得到了大家不由自主的熱烈的掌聲。大家找到了方向,有了努力的目標,都想表現得越來越好,繼而就出現了很多我從來都沒想到過的精彩,有的小組用共同的主題每個人分不同的層面進行闡述,做成同一個PPT,有開場有總結,大家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及熱烈的掌聲;有的小組將一個主題分成正反兩個層面,以辯論賽的形式展開,大家跟著很投入的支持正方或反方;有的小組編排話劇,通過故事說明道理,觀眾時而笑的前俯后仰,時而精神緊張;更多的同學也是敢面對同學了,敢大聲說話了,也越來越有“大人樣”了;最大的改變是家長,他們?yōu)榱俗屪约旱暮⒆诱镜街v臺上更有底氣,提前會幫孩子修改演講稿,當觀眾讓孩子多練習幾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加油打氣!學期末的家長會上有家長和孩子同臺演講的機會,我沒想到會有如此多的家長報名,也真沒想到我們鄉(xiāng)鎮(zhèn)中學也有飽讀詩書,視野如此廣闊的家長!從此以后,家長們參與班級工作的熱情高漲,許多家長真正把自己也當成了班級的一員!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讓孩子們講課。很長時間以來,我的數學課一直實行翻轉課堂,相比之前,翻轉課堂確實略有成效,但是很多孩子學習積極性不夠,所謂的預習僅僅是完成作業(yè)紙上的題目,根本不仔細研讀課本甚至不看課本,所以我大膽地決定:每當晚上預習一節(jié)新課,第二天便讓他們來講課。沒想到效果還真不錯。有的孩子備課非常細致,上網查資料,自己買輔導書查,都為了爭取第二天給大家講得盡量詳盡,家長們也自動加入到了預習的行列,和孩子一起探討知識,有不會的題目在群里問,每天晚上班級群里都熱熱鬧鬧,有語音講題的,也有為了不同答案掙的面紅耳赤的。總之,大家就為了第二天可以好好的表現。每個人初次上講臺都會緊張,可能之前準備得不錯,但是一緊張就容易犯各種錯誤,下面的同學積極提出不同意見,就為了說明自己預習得更好!遇到這種情況,我在旁邊邊拍照邊贊揚,“你看誰誰誰預習得多仔細”,同時,大力褒獎上來講的同學,雖然他可能出現了一些小錯誤,但是一定要說明是因為緊張而會出現問題,下面的同學上來講說不定還不如他。大家只有多上來講才會游刃有余。有時候他們會為一個問題出現不同答案而爭論,此時我再講,大家便會聽的格外的認真。變化最大是小Y同學,她在初一每次檢測成績都是在C和D之間徘徊,而本次檢測她卻考了A,但是大家都沒有驚訝,因為自從她第一次站上講臺演講,第二天接著來講課,她整個人的狀態(tài)完全變了,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有她,作業(yè)遭到表揚的有她,晚上群里給同學們答疑的有她,班里活動積極組織的還有她,別的科的老師都比較吃驚地來找我,“你這是給小Y怎么洗腦了,怎么突然變得這么積極?”我微微一笑“是她自己講出來的!”
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總結出一個規(guī)律:今天上來講課的同學,往往就出自前一天上來演講的小組,用學生的話來說叫“上講臺上癮”。大家紛紛愛上了這個“舞臺”,同學們越來越會講,我也越來越會安靜地做個觀眾,家長們越來越關注班級了!
以前聽別的班級有學生講題講得比老師都清晰,我說:“那是孩子大了”;以前聽別的班級跑操口號響亮,我說:“他們班男生多”;以前看到別的班級成績好,我說:“人家孩子聰明”;以前別的班級活動家長參與度非常高,我說:“人家家長素質高”?,F在,我才發(fā)現原來是我太愚昧,我的孩子們個個都很棒,他們講出了自信,講出了氣勢,別的班級能做到的,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1]中華少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