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琦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江蘇泰興225411)
摭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丁永琦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江蘇泰興225411)
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采用傳統(tǒng)學習方式必然會使其陷入困境。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出現(xiàn)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當前,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積極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能夠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本文主要從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分層、聯(lián)系實際、內容拓展、合理評價五個方面簡要闡述探究性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探究性學習;信息技術;運用策略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引起了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巨大變革,探究性學習方式是新課改形勢下的產物。在新課改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把探究性學習融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本文在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實例簡要闡述了探究性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想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教學情境中進行學習。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情境化教學中增加情感體驗,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究欲,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增強探究學習的效果。
如:在教學《文件的下載》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播放網(wǎng)絡紅歌《幸福戀人》,讓學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美妙的音樂,然后,教師問學生這樣好聽的歌曲你希望收藏到自己的電腦里嗎?在得到學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如何將這首音樂下載到自己的電腦里。通過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的學習激情被調動起來,產生了對文件下載的強烈興趣,都積極進行思考討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認真學習文件下載的相關操作,教學效果非常好。
學生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成功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給學生展示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接下來的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在實施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審時度勢,合理布置學習任務:一是探究任務要難易適中,難度過大的任務學生很難完成,容易打擊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導致探究學習形式化;二是探究任務應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只有學生對探究的問題產生興趣才能積極投入到問題探究中,以飽滿的熱情進行探究活動,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中,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方法指導,保證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學習的效果。
如:在教學《信息的編程加工》一課時,在讓學生通過體驗編程實現(xiàn)計算機加工信息這一教學重點進行探究性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對一組數(shù)據(jù)用冒泡算法排序。在設計任務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分層,對于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要求能應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而對于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則要求能夠進行根據(jù)特定的問題設計算法并會分析算法;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則要求能夠利用計算機進行編寫程序,將人工設計算法轉換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代碼。通過這種任務分層,學生在進行問題探究時目標明確,積極性較高,教師積極參與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實現(xiàn)了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應用性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特點,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更要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深化知識。新課改要求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而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動手操作,這就需要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積極聯(lián)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讓實踐探究成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由于信息技術教學中會遇到很多的軟硬件操作,這為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提供了重要平臺,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進行實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探究學習的效果。
如:在教學《字處理軟件》一課時,由于這節(jié)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指導好學生選擇合適的字處理軟件,并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以“菁菁校園”為主題制作電子小報,要求在小報中體現(xiàn)Word中的圖文環(huán)繞效果。這樣,學生學習興趣較高,積極進行探究性學習,自主探索圖文環(huán)繞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種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探究活動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缺乏主動探的意識、深入探究的品質,使探究性學習浮于表面,影響學習的效果。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師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教學內進行適當拓展,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在學習過程中獲更多的知識,不斷提高各種技能,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
究了教容取觸類旁通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技術基礎。
如:在教學《數(shù)字化圖像加工與簡單合成》一課時,通過學習學生很快掌握了數(shù)字化加工與合成的基本工具Photoshop7.0的具體運用和操作流程。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再給學生介紹其它常用且功能更加強大的Photoshop cs6軟件,讓學生結合Photoshop7.0進行探究性學習,然后再讓學生對這兩種軟件的使用進行對比,探索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通過這種對教材內容的適當拓展,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鞏固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對Photoshop軟件進行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達到了舉一反三的學習目的,為以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借鑒。
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探究情況做出合理評價,以鞏固探究學習的效果。傳統(tǒng)的評價往往注重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評價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考試,這種評價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學生實踐操作的技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采用定理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評價主體上要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元性評價,從而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鞏固學生探究學習的效果。
如:在教學《文件的下載》一課時,由于學生學習水平和實踐能力存在差異,在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時肯定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很快就完成了學習任務,而操作能力差的學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區(qū)別對待,對熟練掌握的學生給予肯定并要求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對操作不熟練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肯定其認真操作探究的態(tài)度。通過這樣的評價,會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實踐探究的積極性,提高探究學習的效果。
總之,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有效學習方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探究性學習活動,積極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分層、聯(lián)系實際、內容拓展、合理評價等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讓探究性學習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效果,實現(xiàn)課堂效果的最大化。
[1]研究性學習[J].上海教育科研,2002,(S1):19-125,129.
[2]楊春燕,邸兆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336.
G434
A
1671-7503(2016)19-0051-03
江蘇省泰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基于需求導向模式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文號:YBLX2015071。
莊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