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超
國際法視野下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
胡 超
內容提要:從相關國際著作權條約入手,梳理限制例外條款,以確定國際條約下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義務。我國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應當符合有關國際條約的義務。我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和修改草案中的相關規(guī)定尚有不足之處,因此有必要借鑒有關國家和地區(qū)的相關立法,完善我國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以及相關制度。
著作權 個人使用例外 國際條約 三步檢驗法
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涉及每個人獲取信息的基本權利,因而是國際和國內著作權法的重要問題。當今,有關國際條約的締約國國內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既要符合國際條約的相關義務,又要應對數(shù)字環(huán)境下著作權個人使用普遍性和多樣性的挑戰(zhàn)。
國際條約中既有具體和特別確認的著作權例外條款,也有“三步檢驗法”這樣的一般著作權例外規(guī)定。本文將從這一具體和一般著作權例外規(guī)定中探析締約國在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方面的國際條約義務。
(一)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在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下的義務
國際條約中僅《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和《保護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簡稱《羅馬公約》)規(guī)定了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chǎn)權協(xié)定》(簡稱TRIPS協(xié)定)、《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版權條約》(簡稱WCT)、《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簡稱WPPT)和《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簡稱《北京條約》)均僅對著作權的限制與例外規(guī)定了“三步檢驗法”。
《伯爾尼公約》中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包括第2條之2“對某些作品受到保護的限制”、第10條第1款“引用”、第10條第2款“作品的教學示例使用”、第10條之2第1款“報刊上或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的文章”、第10條之2第2款“時事報道”、第11條之2第2款有關“廣播權”的“強制許可”、第11條之2第3款“暫時錄制品”、第13條第1款有關“音樂作品錄制權”的“強制許可”。a由于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網(wǎng)站所提供的《伯爾尼公約》中文作準文本未提供中文條款標題,所以本文條款標題由作者參照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網(wǎng)站所提供的《伯爾尼公約》英文文本翻譯。由此可見,《伯爾尼公約》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不涉及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因此,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在《伯爾尼公約》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下沒有義務。
《羅馬公約》第15條第1款規(guī)定:“任何締約國可以依其國內法律與規(guī)章,在涉及下列情況時,對本公約規(guī)定的保護做出例外規(guī)定:(甲)私人使用;(乙)在時事報道中少量引用;(丙)某廣播組織為了自己的廣播節(jié)目利用自己的設備暫時錄制;(丁)僅用于教學和科學研究之目的?!眀本文中《羅馬公約》中文約文援引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提供的中文作準文本,見http://www.wipo.int/treaties/zh/text.jsp?file_ id=289756。其中第(甲)項和第(?。╉検悄壳皣H條約中有關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最明確的規(guī)定。
本文認為,《羅馬公約》第15條第1款第(?。╉椝?guī)定的“科學研究”包括個人為科學研究目的而使用相關著作權客體的行為。由于第15條第1款(甲)項“私人使用”與(?。╉棥皟H用于教學和科學研究之目的”處于并列關系,那么本文認為,只要個人為了科學研究目的,無論是私下使用還是公開使用均符合《羅馬公約》的要求。
《羅馬公約》第15條第1款雖然規(guī)定了四種具體著作權例外情形,但應當注意,第15條第1款所使用的措詞是“可以”,而非“應該”。在《羅馬公約》外交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會議主席明確指出“這些例外顯然不構成締約國的義務,而僅僅是一種可能?!眂ILO, UNESCO & BIRPI, Records of the Diplomatic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Performers, Producers of Phonograms an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s [C], 1961: 184.因此,這四種例外情形并不構成締約國的義務,而是賦予了締約國規(guī)定四種具體著作權例外的權利。因此,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在《羅馬公約》具體著作權例外條款下也沒有義務。
(二)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在“三步檢驗法”下的義務
《伯爾尼公約》第9條第2款規(guī)定對復制權的限制與例外規(guī)定要符合“三步檢驗法”,《TRIPS協(xié)定》d《TRIPS協(xié)定》第13條的標題為“限制與例外”,表述為“成員方應將對于專有權的限制或例外,限于某些特殊情況,并不得損害作品的正常利用,也不得無理地侵害該權利人的合法利益?!北疚挠嘘P《TRIPS協(xié)定》的中文均由筆者翻譯。、WIPO因特網(wǎng)條約eWCT第10條規(guī)定:“(1)締約各方在某些不與作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觸、也不無理地損害作者合法利益的特殊情況下,可在其國內立法中對依本條約授予文學和藝術作品作者的權利規(guī)定限制或例外。(2)締約各方在適用《伯爾尼公約》時,應將對該公約所規(guī)定權利的任何限制或例外限于某些不與作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觸、也不無理地損害作者合法利益的特殊情況?!?WPPT第16條規(guī)定:“(1)締約各方在其國內立法中,可在對表演者和錄音制品制作者的保護方面規(guī)定與其國內立法中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所規(guī)定的相同種類的限制或例外。(2)締約各方應將對本條約所規(guī)定權利的任何限制或例外限于某些不與錄音制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觸、也不無理地損害表演者或錄音制品制作者合法利益的特殊情況?!?本文中WCT和WPPT中文約文均援引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提供的中文作準文本,分別見http://www.wipo.int/treaties/zh/text.jsp?file_id=295438和http://www.wipo.int/treaties/zh/text.jsp?file_id=295582。和《北京條約》f《北京條約》第13條規(guī)定:“(1)締約各方可以在其國內立法中,對給予表演者的保護規(guī)定與其國內立法給予文學和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相同種類的限制或例外。(2)締約各方應使本條約中所規(guī)定權利的任何限制或例外僅限于某些不與表演的正常利用相抵觸、也不致不合理地損害表演者合法利益的特殊情況。本文中《北京條約》中文約文及議定聲明援引WIPO提供的中文作準文本,見http://www. wipo.int/treaties/zh/text.jsp?file_id=310909.要求對其所保護的所有專有權的限制與例外規(guī)定要符合“三步檢驗法”。因此,作為一種具體的例外,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應當符合“三步檢驗法”的要求。
我國目前已加入《伯爾尼公約》、TRIPS協(xié)定、WCT、WPPT和《北京條約》g我國于1992年10月15日加入《伯爾尼公約》,參見WIPO網(wǎng)站http://www.wipo.int/treaties/en/ShowResults.jsp?lang=en&treaty_id=15;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履行TRIPS項下義務,參見WTO網(wǎng)站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org6_ e.htm;于2007年6月9日加入WCT,參見WIPO網(wǎng)站http://www.wipo.int/treaties/en/ShowResults.jsp?lang=en&treaty_id=16;于2007年6月9日加入WPPT,參見WIPO網(wǎng)站http://www.wipo.int/treaties/en/ShowResults.jsp?lang=en&treaty_id=20。中國已經(jīng)批準加入《北京條約》,但《北京條約》目前尚未生效,見WIPO網(wǎng)站http://www.wipo.int/treaties/zh/ShowResults.jsp?treaty_id=841,但我國著作權法相關條款應為今后履行相關義務作出準備。,因此我國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規(guī)定應當符合以上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義務,符合“三步檢驗法”的要求。
(一)我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中個人使用例外的規(guī)定
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以窮盡列舉的方式列舉了12種“自由使用”h朱理著:《著作權的邊界——信息社會著作權的限制與例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版,第204頁。,沒有兜底條款。第1款規(guī)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
全國人大法律法規(guī)庫中有關《著作權法》的英文版i中國人大法律法規(guī)庫,http://law.npc.gov.cn:87/page/browseotherlaw.cbs?rid=en&bs=98160&anchor=0#go0,2016年4月8日訪問。雖然這是2001年修改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英文版本,但由于2010年《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時第22條第(一)項有關個人使用例外的條文并未修改,所以該英文表述仍然可以沿用。將第22條第1款第(一)項中的“個人”一詞翻譯為“personal”,因而應當理解為包括個人私下使用和個人公開使用。
對于第22條第1款第(一)項中的“使用”一詞,相關法律釋義并未對此進行界定或解釋。本文認為,如果僅僅依據(jù)我國《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使用”包括復制、發(fā)行、信息網(wǎng)絡傳播等一系列著作權人根據(jù)第10條所享有的財產(chǎn)權利可控制的行為。然而,我國《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6條專門針對著作權人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規(guī)定了例外情形,其中不涉及個人使用例外。因此,本文認為,第22條第1款第(一)項所規(guī)定的個人使用例外中的“使用”行為包括除信息網(wǎng)絡傳播行為之外的著作權人根據(jù)其享有的財產(chǎn)權利可控制的其他行為。
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guī)定:“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使用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的,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該條款中“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和“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援引了國際條約中“三步檢驗法”后兩步的表述。因而,有學者認為該條款只是納入了“三步檢驗法”的后兩步。j朱理著:《著作權的邊界——信息社會著作權的限制與例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頁。但本文認為,由于《著作權法》第22條已經(jīng)具體列舉了12種“特殊情況”,顯然已經(jīng)滿足了“三步檢驗法”第一步——“某些特殊情況”的要求,因此,本文認為,我國著作權法通過《著作權法》第22條與《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1條納入了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三步檢驗法”,履行了我國在相關國際條約下的義務,不能認為只要是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而進行的個人使用都屬于我國著作權法所規(guī)定的個人使用例外的范疇,“三步檢驗法”仍然是最終的判斷標準。因此,目前在我國判斷個人使用著作權客體的行為是否合法,不僅要滿足第22條第1款第(一)項所規(guī)定的兩個條件,還要滿足“三步檢驗法”的要求。
可以看出,我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中有關個人使用例外規(guī)定的范圍過大,雖然“三步檢驗法”是最終的判斷標準,但過于籠統(tǒng)的規(guī)定會給法官處理案件帶來不便,從而增加法官的辦案負擔,因此應當對現(xiàn)行著作權法中個人使用例外條款作出修改。
(二)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中個人使用例外的規(guī)定
從2012年起,我國《著作權法》啟動了修改歷程。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修改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和修訂草案送審稿三份修改草案版本。然而,這三份修改草案對于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修改意見卻各不相同。
“修改草案第一稿”第40條第1款第(一)項規(guī)定:“為個人學習、研究,復制一份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睂⒃撔抻啑l款與現(xiàn)行《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一)項比較可知,修改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目的僅限定于“為個人學習、研究”,刪去了為個人“欣賞”目的;2.將“使用”修改為“復制”,大大減縮了個人使用例外的行為方式,將其限定于復制行為;3.將個人使用例外的份數(shù)限定為“一份”。
“修改草案第二稿”第42條第1款第(一)項規(guī)定:“為個人學習、研究,復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文字作品的片段。” 將該修訂條款與現(xiàn)行《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一)項比較可知,修改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第1點和第2點與“修改草案第一稿”相同;3. 將著作權客體的使用范圍限定為“片段”;4. 將著作權個人使用的作品限定為“文字作品”,排除了其他類型作品的個人使用。
“修訂草案送審稿”第43條第1款第(一)項規(guī)定:“為個人學習、研究,復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的片段。”“修訂草案送審稿”與“修改草案第二稿”有關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表述區(qū)別不大,僅僅是將“修改草案第二稿”中的“文學作品”仍然改為“作品”,其他修改與“修改草案第二稿”相同。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一稿、第二稿、修訂草案送審稿均對現(xiàn)行條文作出了不同的修改意見,由此可見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問題的復雜性和爭議性。然而,本文認為,不論是現(xiàn)行著作權法,還是修改草案第一稿、第二稿、修訂草案送審稿中有關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規(guī)定尚有不足之處,難以應對日益普遍的數(shù)字環(huán)境所提出的挑戰(zhàn)以及隨之膨脹的個人需要,因此亟待立法的完善。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著作權客體往往集合于一個載體之上,例如個人復制的電視節(jié)目是一位歌星的歌曲表演,那么該復制行為同時包括對音樂作品、表演和電視節(jié)目的復制。因此,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不應針對不同的著作權客體進行不同規(guī)定,而應當像現(xiàn)行著作權法中個人使用例外條款一樣,在表述中對各著作權客體不加區(qū)分。
熒光鏡下觀察檢測到標記的Piwil2-iCSCs外泌體以時間依賴的方式進入細胞,共培養(yǎng)3 h及6 h后外泌體已進入細胞并在胞質中彌散分布,12 h時外泌體已大部分聚集于核膜,24 h時細胞核周圍依然可見紅色熒光聚集(圖3)。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一稿、第二稿、修訂草案送審稿中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條款均將個人使用的目的限定為“為個人學習、研究”,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為個人學習、研究”目的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未為個人欣賞目的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留下適用空間。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和修訂草案送審稿除了對現(xiàn)行《著作權法》第22條所列舉的12種“例外”進行修改以外,還增加了第(十三)項“其他情形”。并且在第二款中納入了上述《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1條的規(guī)定。那么為個人欣賞目的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能否歸入“其他情形”?本文認為,有關第(十三)項的規(guī)定本身有一定問題。修改草案第二稿和修訂草案送審稿在第二款中規(guī)定了“三步檢驗法”后兩步。第(十三)項“其他情形”的規(guī)定將導致“三步檢驗法”第一步“某些特殊情況”這一要求難以滿足?!澳承┨厥馇闆r”要求國內立法中的限制或例外應當清晰定義并且使用范圍有限。kUnited States - Section 110(5) of the US Copyright Act, Report of the Panel, WT/DS160/R, 15 June 2000.一方面,可歸入“其他情形”的限制與例外情形沒有進行清晰定義,另一方面“其他情形”的范圍也難以確定。因此,這將導致中國違背其在《伯爾尼公約》、《TRIPS協(xié)定》、WIPO因特網(wǎng)條約等國際條約下的義務。此外,在著作權法中規(guī)定“兜底條款”必須十分謹慎,否則將會打破“知識產(chǎn)權法定”的基本原則,“其他情形”的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法官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限制與例外條款的不確定性將導致著作權人權利范圍的不確定,這削弱了著作權法對于著作權人和限制與例外受益人行為的指導性。因此,本文認為,第(十三)項“其他情形”的規(guī)定同時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
然而,本文贊同在《著作權法》中規(guī)定“三步檢驗法”后兩步,將其由行政法規(guī)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草案修改者認為這是增加了關于權利限制原則性標準的規(guī)定。l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的說明,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014年5月。
為個人欣賞目的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符合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現(xiàn)狀,因此我國著作權法也應當為個人欣賞目的的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保留法律依據(jù),規(guī)定一般個人使用例外,這也將進一步確保社會公眾對著作權法的尊重。
雖然本文認為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應當同時包括為學習、研究目的的個人使用例外和一般個人使用例外,但由于兩者正當性程度存在差異,兩者條款的限制程度和表述也應當存在差異。因此下文將分別對這兩者進行論述。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目的的個人使用例外
《羅馬公約》第15條第1款第(丁)項允許國內立法者為科學研究目的做出例外規(guī)定。我國雖然沒有加入《羅馬公約》,但同樣應根據(jù)《TRIPS協(xié)定》第14條第6款適用該規(guī)定。很多國家著作權法中均有為學習、研究目的的著作權限制與例外條款,這些條款并不區(qū)分行為的主體,并且除了行為目的以外幾乎沒有規(guī)定其他限制條件。例如《加拿大版權法》第29條規(guī)定:“為研究、私下學習、教育、詼諧模仿或者諷刺目的的公平交易(fair dealing)m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將著作權限制與例外稱為“公平交易”(fair dealing)。參見王遷著:《網(wǎng)絡版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頁。不侵犯著作權?!薄队鏅喾ā返?9條規(guī)定:“(1)為非商業(yè)研究目的的公平交易不侵犯作品的任何著作權,前提是要對此有足夠的承認。(1C)為私下學習目的的公平交易不侵犯作品的任何著作權。”“表演者權利”第一C條規(guī)定:“(1)為非商業(yè)研究目的對表演或表演的錄制品所做的公平交易不侵犯本章規(guī)定的權利。(2)為私下學習目的對表演或表演的錄制品所做的公平交易不侵犯本章規(guī)定的權利。”此外,《澳大利亞版權法》第40條第1款規(guī)定:“為研究或者學習目的對文學、戲劇、音樂、藝術作品或者文學、戲劇或者音樂作品的改編進行公平交易不構成對作品著作權的侵犯?!钡?03C條第1款規(guī)定:“為研究或學習目的對視聽制品的公平交易不構成對視聽制品或視聽制品中所包含的任何作品或其他視聽制品的著作權的侵犯?!庇纱丝梢?,以上國家著作權法中為學習、研究目的的著作權限制與例外條款并未將對作品或其他著作權客體的使用行為限定為復制行為,也沒有將作品或其他著作權客體的使用范圍限定為“片段”。
(二)一般個人使用例外
一般個人使用例外包括為個人欣賞目的的個人使用例外,由于其主要是為了滿足個人娛樂的需要,因而本文認為應當對其進行嚴格的限定。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其繼續(xù)保留在著作權法中創(chuàng)造可能。
此外,為滿足國際條約中“三步檢驗法”第三步“不得無理地侵害權利人的合法利益”,歐盟很多國家在其著作權法中規(guī)定了補償金制度,然而伯爾尼公約斯德哥爾摩修訂會議政府專家委員會認為為個人目的所進行的復制無需支付補償金。nWIPO, Record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ference of Stockholm Conference (Volume II) [C], WIPO Publication 311(E), June 11 to July 14,1967: 1145-1146.更何況在我國設置補償金制度這一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一系列相關機構和規(guī)則的建立,并非短時間能夠完成?!稓W盟信息社會版權指令》“重述”第35段同時指出:“在某些對權利人侵害非常小的情況下,不存在支付補償金的義務?!币虼?,為了在不引入補償金制度的情況下滿足“三步檢驗法”第三步的要求,應當將一般個人使用例外限定在較小范圍內。
本文認為,限定一般個人使用例外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慮:1.限定例外的受益者和使用地點;2.限定例外所允許的行為;3.限定著作權客體的來源;4.限定例外的目的。以下本文將分別針對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 限定例外的受益者和使用地點
限定例外的受益人范圍和使用地點是使“對權利人侵害非常小”的方法之一。當然,對于權利人而言最有利的做法是將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的受益者限定于僅僅只有使用者本人。但這在實際生活中難以做到,例如使用者常常會與家人一起欣賞著作權客體?!稓W盟信息社會版權指令》第5條第2款第(b)項的立法歷史也充分體現(xiàn)了立法者對這一現(xiàn)實情況的認識。1999年1月的“指令草案”中規(guī)定“自然人為了私下和完全的個人使用”(“made by a natural person for private and purely personal use”)。oCommittee on Legal Affairs and Citizens’Rights, Report on the Proposal for a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on the Harmonis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OM(97)0628-C4-0079/98-97/0359(COD), 28 January 1999: 17.在隨后6月“指令修改草案”中規(guī)定“自然人為了私下和嚴格的個人使用”(“made by a natural person for private and strictly personal use”)。pAmended proposal for a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on the harmonis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OM/99/0250 final - COD 97/0359), 25 June 1999.而在現(xiàn)行《指令》中規(guī)定“自然人為了私下使用”(“by a natural person for private use”)?!八较隆币蠓鞘褂谜叩钠渌找嬲邞斉c使用者之間有一定的特殊關系,一般限于家庭成員。q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Paper on the Review of the EC Legal Framework in the Field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SEC (2004) 995, 19.7.2004: 15. Available at http://ec.europa.eu/internal_market/copyright/docs/review/sec-2004-995_en.pdf, last visit on April 8, 2016.這一觀點的理由在于權利人無法合理期待同一個家庭的成員購買多份同一著作權客體的復制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權利人而言也就沒有銷量的降低或者損害,不致違反“三步檢驗法”第三步。與此同時,這樣的立法也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因此,應當將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的受益者限定在“私下”范圍,一般是指家庭成員,使用地點應當在家中。然而,無數(shù)個“私下”范圍使用的累加效果可能會對權利人產(chǎn)生損害,因而對于一般的個人使用例外還需增加其他的限定條件。
2. 限定例外所允許的“使用”
限制例外范圍的另一個方法是限制所允許的“使用”。首先,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所規(guī)定的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其中人身權利有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其中財產(chǎn)權利可分為四類:(1)復制權;(2)發(fā)行權和出租權;(3)公開傳播權,包括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和展覽權五項權利;(4)演繹權,包括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和匯編權。r王遷著:《知識產(chǎn)權法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67頁。由于人身權利具有一定的人身屬性,不應成為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內容。其次,發(fā)行權和出租權以轉移作品載體所有權或占有方式使公眾獲得作品,公開傳播權以不轉移作品載體所有權或占有方式向公眾傳播作品,與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限制條件“私下”不符,因此也不應成為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內容。再次,本文認為,攝制權是著作權人獲取經(jīng)濟利益的重要方式,匯編權以復制權為基礎,且由于匯編行為可完全由其他專有權進行控制,在著作權法中沒有規(guī)定的必要性。s王遷著:《知識產(chǎn)權法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166頁?!恫疇柲峁s》并未對改編權規(guī)定限制和例外。翻譯權的行使一般具有學習和研究目的,因而完全可由上述為個人學習、研究目的的個人使用例外所涵蓋。因此,四種演繹權也不應成為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的使用方式。綜上所述,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的“使用”行為應僅限于復制行為。
借鑒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立法,tAustralian Copyright Act 1968(Act No. 63, 1968 as amended), including amendments up to: Act No. 31, 2014. Canada Copyright Act 1985(Last amended on November 7, 2012). Copyright, Designs and Patents Act 1988. The Copyright and Rights in Performances (Personal Copies for Private Use)Regulations 2014 (2014 No. 2361):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14/2361/made, last visit on April 8, 2016.本文認為,所允許的復制行為應當限定為兩類:“個人改變時間復制”和“個人改變形式復制”。“個人改變時間復制”是指為在以后更方便的時間觀看或收聽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這樣的私下使用目的錄制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皞€人改變形式復制”是指將著作權客體從一個設備或載體復制至另一設備或載體中。有很多消費者認為,如果其購買了合法的著作權客體,那么其就有權利復制并在其所擁有的設備上使用這些復制件。而如果實際上沒有規(guī)定這樣的例外,這些消費者認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就是不合法的,因而“個人改變形式復制”將這些消費者普遍認為合理的行為合法化。uUK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Impact Assessment: Copyright Exception for Private Copying, December 13, 2012: 5.
3. 限定著作權客體的來源
為了使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符合“三步檢驗法”第二步“不得損害作品的正常使用”和第三步“不得無理地侵害權利人的合法利益”的要求,本文認為,一般個人使用例外應當僅適用于個人合法擁有的著作權客體。正如歐洲法院在判決中所給出的理由:首先,接收依賴非法來源進行的復制行為會鼓勵盜版的傳播,這樣不可避免會減少作品的銷量或者其他合法交易,這會損害作品的正常使用;這樣的國內立法要求著作權人容忍個人私下復制行為所伴隨的侵權行為,影響了著作權人的侵害獲償權,無理地侵害了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vACI Adam BV v Stichting de Thuiskopie (C-435/12), [2014] E.C.D.R. 13, paras. 39-40.此外,一旦原始著作權客體是合法購買或接收的,即相關個人已經(jīng)為著作權客體的合法來源支付了一定的對價,那么著作權人已無法合理期待相關個人為了以另外一種形式或在更方便的時間使用同一作品或其他著作權客體而再次支付費用。因此,其后產(chǎn)生的復制件對著作權人而言不具有市場意義。
此外,《高爾斯知識產(chǎn)權報告》相信可以在沒有補償金制度的情況下設置著作權個人使用例外。因為《高爾斯知識產(chǎn)權報告》認為,個人使用例外對權利人所造成的侵害可以被考慮到著作權客體正常的銷售價格中。wAndrew Gowers, Gowers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vember 2006, para. 4.75.本文認為,《高爾斯知識產(chǎn)權報告》這一建議只有在將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的著作權客體限定在個人合法擁有的情況下才能實現(xiàn)。
4. 限定例外的目的
雷克特森教授在其負責的2003年WIPO版權常設委員會關于數(shù)字環(huán)境下著作權限制與例外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指令》第5條第2款第(b)項為滿足“三步檢驗法”第一步“某些特殊情況”將使用目的限定為非商業(yè)目的。xWIPO Study on Limitations and Exception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prepared by Mr. Sam Ricketson, April 5,2003, SCCR/9/7: 75.本文同樣認為對于我國所設置的一般個人使用例外,為滿足“三步檢驗法”第一步“某些特殊情況”,也應將例外的使用限定為“非商業(yè)目的”。
因此,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應當在上述為個人學習或者研究目的的個人使用例外之后增加兩類一般個人使用例外:“個人改變時間復制”和“個人改變形式復制”,表述為:
“為非商業(yè)目的的個人私下使用,可以對個人合法接收的廣播進行錄制以便在更方便的時間收聽或觀看(個人改變時間復制)。
為非商業(yè)目的的個人私下使用,可以將個人合法擁有的著作權客體復制至其擁有或控制的載體或設備上(個人改變形式復制)?!?/p>
The paper sets out to study the provisions of limitations and excep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treaties, to determine the obligations on the personal use exception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e provisions relating to the personal use exception in China's copyright law should fulfi ll the obligations provi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which China has entered into. However, the provisions in the current copyright law and the pending drafts still have some insuffi ciencies, so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concerning legislations in some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improve the provision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the personal use exception of copyright in China.
copyright; personal use exceptio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ree-step test
胡超,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