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柴玉
“因為有喜好,我活得年輕”
本刊記者/柴玉
她不是藝術(shù)家,但捏的花饃參加過民間非遺藝術(shù)展,而且用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
她不是音樂家,卻能哼唱出讓人著迷的小曲兒,奏出悠揚悅耳的旋律;
她不是養(yǎng)生專家,卻懂得如何與身體和諧相處。
聽別人稱呼她“民間藝人”,這讓柴改蘭覺得自己像江湖中的武林高手。
早上5點半,近90歲的柴改蘭老人已經(jīng)發(fā)了一大盆面,今天有職業(yè)學校的老師來這里“學藝”——捏花饃。
柴改蘭是山西省侯馬市人,因為剪紙和捏花饃的手藝獨特,當?shù)孛磕甑男履陮n},她都是主角之一,因此,也成了小城的名人。
8點,職業(yè)學校的老師們來學藝了,柴改蘭先備好了一桌子水果點心,一邊聊天,一邊“監(jiān)督”學藝者吃。她說,這是學前熱身。柴改蘭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我經(jīng)常故意拖拖堂,留孩子們在家吃個便飯?!?/p>
“熱身”后,柴改蘭開始講課了,“俗話說好面要三分揉,有一個標準叫‘三光’,就是說揉出來的面要光,揉面的手要光,最后揉面的案板也要光?!?/p>
揉好面以后,就開始到了花饃制作的關(guān)鍵步驟——捏造型了。今天柴改蘭教大家的是各種花的基礎(chǔ)做法,只見她拿出家里常用的剪刀、梳子、刀子、筷子等,,把手里的一塊面團揉、切、捏、揪、挑、壓、搓、撥、按,一會功夫幾朵美麗的小花就做好了。
捏好了造型還要餳面。把面放在有陽光或者暖和的地方,以前都是在燒熱的炕頭餳上半個多小時,然后才能上鍋蒸,一般要大火蒸40分鐘左右。
造型各異的花朵出籠后,柴改蘭教大家趁熱上色,紅、粉、橙、黃、綠,在太陽下嬌艷欲滴。待晾曬組裝,百花爭艷的花饃就完成了。
“晉南人離了饃沒法活”,花饃在晉南不僅是主要的面食,還承載著禮俗傳統(tǒng),2008年,山西運城的聞喜花饃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當?shù)厝诉^年要吃棗花饃,增長智慧,事半功倍;端午節(jié)要蒸老虎饃,虎虎有生氣,長大成大器;六月六要蒸蓮花饃,吃了品行高潔,清白一生。
嬰兒滿月要做鼓鼓饃,周歲要做魚兒饃,一歲食魚,歲歲有余;青年人結(jié)婚,蒸的是有“九鳳朝陽”“九龍戲珠”等圖案的花糕饃;老人過壽,做桃心饃,象征兒女向長輩敬獻的孝心。
逢年過節(jié),或誰家辦事,是柴改蘭最忙的時候。剪紙、捏花饃都要提前預約,安排好時間提前做,誰家都不耽擱。柴改蘭喜歡別人這樣稱呼她“民間藝人”,她覺得聽起來自己像個武林高手。
柴改蘭平常不怎么看電視,但喜歡戰(zhàn)爭片,看完后心情激動,忍不住拿起剪子,把影片里的故事,剪出來。除了吉祥的福字、喜字,戰(zhàn)爭影片是她的主要靈感之一。
柴改蘭總是把生活安排得充實,多姿多彩。
“我得不斷學習,精彩地生活。”在老年大學,柴改蘭是個“尖子生”。
柴改蘭念過幾年私塾,退休前是幼兒園老師,退休后更多的時間都花在剪紙和捏花饃上。前幾年,80多歲的柴改蘭老人報名上了老年大學,在學校里,她年紀最大,學東西卻最快,是班里的尖子生。
彈琴,吹笛子、葫蘆絲,國畫,都是在老年大學學會的。重孫女過生日,柴改蘭畫了一幅牡丹當做生日禮物,她是家人的驕傲,更是榜樣。
在老年大學學葫蘆絲,第二節(jié)課時,柴改蘭已經(jīng)能夠流暢地吹完《康定情歌》,她說,“下課多練習,練得多了就會了嘛!”柴改蘭還經(jīng)常被邀參加市里組織的合唱團演出和樂器表演。
音樂和繪畫讓柴改蘭覺得活得年輕,在悠揚的旋律里,夢幻的色彩中,她永遠揣著一顆好奇的心,不停地快樂地探索。
“七八十歲,只是剛到了中年?!辈窀奶m常鼓勵身邊的老伙伴們。
柴改蘭老人現(xiàn)在一個人住,問她為什么沒跟孩子們?。坷先苏f:“我把他們都轟出去做事啦,年紀輕輕不能在家坐著?!辈窀奶m的孩子都退休了,老人卻覺得孩子們都年輕,該出去繼續(xù)做事業(yè)。兒子開了廠子,女兒被返聘,都還在第一線工作。
“我覺得人到了七八十歲,才算中年。”柴改蘭常常帶著院里幾個比她小的老伙伴“走水橋”。柴改蘭說的水橋是公園里在水面上鋪的不連貫小橋,木板和木板之間有水。幾個老人手拉手“走水橋”,真是公園最靚麗一景。
問老人身體這么好,都吃啥好的啦?柴改蘭笑著說:“不挑食,家常飯?!?/p>
“身體好,首先要心態(tài)好,然后要常運動。”柴改蘭老人每年春秋兩季農(nóng)忙的時候,還要回親戚家?guī)兔Γ蛘咴诶霞业牡乩锓N點菜?!案筛苫?,出出汗,身體好?!?/p>
“太極劍能使人的神、氣、力完美結(jié)合?!辈窀奶m是太極劍的愛好者,也是老伙伴兒們的老師。
走路、做農(nóng)活、練太極劍,柴改蘭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隨時調(diào)整運動量?!袄哿司托菹?,不能硬撐,身體會有意見的。但也不能太嬌氣,身體也會被你寵壞的?!保▓D片由柴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