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春
(青海民和核桃莊中心學校)
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李增春
(青海民和核桃莊中心學校)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而沒有變化性,很容易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此外,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的能力培養(yǎng)也缺乏多樣性。初中語文的教學地位非常重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段時期,如果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多元化教學,對學生們以后的語文學習也非常重要。
多元化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教學思維的多元化。首先,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是指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要點,可以從多個方面系統(tǒng)地進行內容拓展教學。初中語文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這就為多元化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來源。初中語文不同于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如何讀以及如何寫,而初中語文則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理解能力,在不斷的文學熏陶下,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等。特別是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勇于突破,要能夠充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傳遞優(yōu)良的語文知識,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塑造學生的優(yōu)秀人格。其次,教學思維的多元化是指教師能夠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包括總結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各種能力。教師通過教學思維的多元化,能夠改善很多學生的單行思維方式,單行思維方式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很不利的。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更加多元化、更加靈活的思維方式,現代化的社會更加需要思維多元化的人才,只有具有多元化思維的人才,才能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把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成長階段,他們對很多的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學習成效,因此,教師需要最大限度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千萬不能打擊他們,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他們去探索、去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觀點,轉換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學生,因為這樣是無法取得學生認可的。只有認真聆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一直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才能方便教學活動的開展。鑒于此,在語文課堂上,如果條件許可,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讓學生可以有發(fā)現美的眼睛,對語文產生深刻的感悟。2、利用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語文這門學科中,有大量的知識可以供學生討論,適當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多元化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多元化教學方法非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對語文產生學習熱情。對于討論題目的設置,應該遵循多元化的原則,不需要將內容集中在課本上,各類社會熱點問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焦點,在討論時,要注意協(xié)調好小組之間的能力,避免出現小組水平懸殊過大的情況。實際上,初中學生對于辯論的要求并不高,不一定非要分出勝負,只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這場辯論賽就是成功的,因此,在討論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分析客觀事實,避免主觀臆斷,重視辯論結果的歸納和總結,嚴格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在多元化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給學生進行生活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建立全面的社會觀。教師要打破語文的局限性,給學生建立語文和生活關聯的橋梁,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例如在進行《田忌賽馬》教學的時候,教師給學生講述課文知識之后,可以給學生進行生活的鏈接,“在我們真實生活中,順序不同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果反差,同學們能夠列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證明這個觀點嗎?”同學們紛紛思考,對這個規(guī)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多元化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意義深遠,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達到多元化教學的目的。學生們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廣闊,不拘一格。只有如此,才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