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煌 張瑩雪
河南大學法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淺析稅收征收中納稅人的權利保護
李輝煌張瑩雪
河南大學法學院,河南開封475000
摘要: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出現(xiàn)許多亮點,例如建立了納稅自然人的納稅識別號制度,納稅人信息的獲取與互通等新制度以加強稅收的征管,解決了對自然人征收困難的問題,但卻取消了原征求意見稿中的側重于對納稅人權利保護的條款。
關鍵詞:稅收中性;誠實推定權;納稅救濟程序;《稅收征收管理法》修改
我國目前的稅法沒有統(tǒng)一的基本性法律,表現(xiàn)形式多為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變動性強且層次較低。由于造法主體多為行政機關,因而導致其不可避免的受到行政主體利益本位的制約。例如《稅收征收管理法》的多數(shù)條款本意是規(guī)范政府征稅行為,卻實則在為征稅機關代言。因此,若此法再一次修改則應加強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筆者試從實體與程序兩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一、“稅收中性”原理對征稅權力的約束
法國政治家科爾伯特曾說過:“稅收就是拔的鵝毛最多又是鵝叫聲最小的藝術?!边@是對稅收中性最經(jīng)典的表述。稅收中性要求國家的征稅行為盡可能小的影響正常的經(jīng)濟活動,使社會所獲收益大于納稅人的損失,強調(diào)了對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但從當前在我國享有重要地位的流轉稅與所得稅來看,我國的稅收制度還遠遠不能達到稅收中性原則的要求。
流轉稅由于采取簡便易行的比例稅率,因此不可避免的具有累退性。累進稅率的檔次過多阻礙著稅收中性的實現(xiàn),差別稅率也抑制了納稅人生產(chǎn)、工作的積極性。其次流轉稅具有隱蔽性,并不是直接對納稅人征收。例如,消費稅,通常隱含在商品價格中,最終由消費者承擔。這種替代消費的情況在抑制通貨膨脹提高消費者福利方面是無能為力的,稅率的提高會導致商品價格的提高,稅率的降低只會導致經(jīng)營者營利的上升,并不會讓消費者感受到切實的福利。
所得稅中對納稅人的保護問題主要存在于個人所得稅方面。雖然隨著新《稅收征收管理法》中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信息獲取制度的完善,長期存在的征收難題得到了緩解。但企業(yè)所得稅在稅收優(yōu)惠政策設定上的混亂問題仍不容忽視。由傳統(tǒng)的“招商引資”所帶來的優(yōu)惠思路和制度漏洞,驅使著地方政府在沒有依據(jù)的情況下任意進行減稅、免稅、退稅、稅收補助的設定,產(chǎn)生了對其他企業(yè)的不公,對稅收中性原則的違反,對建立規(guī)范、統(tǒng)一市場秩序的不利。
二、納稅人實體權利保護:誠實推定權
誠實推定權,也稱為誠實納稅推定權,是指納稅人有被稅務行政機關假定為依法誠實納稅的權利,是稅法應當確立納稅人享有的最重要的基本權利之一?!抖愂照魇展芾矸ā返谖迨邨l規(guī)定就是對納稅人誠實申報下不信任的表現(xiàn),在要求納稅單位和個人履行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及證明材料的義務的同時,缺乏對稅務機關權力的濫用的限制,在現(xiàn)實中使納稅人為證明其納稅信息花費了過多的成本,從而對正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造成了不利影響。本人認為,從對納稅人誠實推定權利的保障角度上來看,應增加限制條件,即:只有稅務機關發(fā)現(xiàn)納稅人的申報信息確有瑕疵才能讓稅務人承擔證明義務。從這個角度來看,納稅的誠實推定權一定程度上也是無罪推定原則在稅法中的體現(xiàn)。
三、納稅人程序權利保護:取消先交稅后訴訟的前置
取消這一前置程序在征求意見稿中已有所體現(xiàn),然而引發(fā)學界廣泛熱議的這一修改,卻在修正案中被取消了。被取消的原征求意見稿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和直接涉及稅款的行政處罰上發(fā)生爭議時,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照復議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解繳稅款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相比于舊法第八十八條的先繳稅后復議有巨大的進步。其進步之處在于稅款的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時無需先繳納稅款或者提供足額擔保,取消了復議前的納稅前置門檻,是對納稅人權利保護的一大促進。但很可惜,新修法沿用了舊法此款規(guī)定,取消了征求意見稿中的修改規(guī)定。
筆者認為繳稅前置應當取消,先繳稅后救濟的程序設計有“花錢買救濟”的色彩,對于中小納稅人本就短缺的流動資金帶來巨大影響。但針對我國目前情況來看一步取消仍不現(xiàn)實??上纫?guī)定納稅人可以提供一定比例的應繳稅款作擔保或者要求將不動產(chǎn)抵押,采取保全措施以防止納稅人轉移財產(chǎn)以逃避稅務。但從長期來看,繳稅前置應當取消。
四、結語
建立健全現(xiàn)代化的財稅制度是“十三五”計劃中的重中之重,科學的財稅制度是法治國家的保證,而納稅人權利的保護則可以倒逼行政機關提高執(zhí)法、征收水平,真正做到稅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應當加快稅收實體法的制定解決當今出現(xiàn)的稅法的多層次、低效力局面,在稅收中性原則的指導下,在實體與程序兩方面切實加強對納稅人權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大洪主編,黎江虹,劉水林副主編.經(jīng)濟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王保樹主編.經(jīng)濟學原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劉劍文.<稅收征收管理法>修改的幾個基本問題——以納稅人利保護為中心[J].法學,2015.
作者簡介:李輝煌(1994-),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河南大學法學院,2013級本科生,法學專業(yè);張瑩雪(1995-),女,漢族,黑龍江佳木斯人,河南大學法學院,2013級本科生,法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D9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0-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