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慧
[摘 要]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在留心觀察的基礎上做到“繪”出本真,“話”意自然,同時練筆時注重方法的指導,評點習作時及時表揚,使學生逐步積累豐厚的語言,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習作 興趣 本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1-083
小學三年級是作文起步的重要階段,學生剛剛接觸正式作文,都比較陌生,對作文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嘴”的感覺。那么如何引導三年級學生入門呢?這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寫,徹底解決作文難的問題;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培養(yǎng)再現(xiàn)生活的能力,發(fā)展連貫語言表達的能力,讓他們把文章寫得開,把筆頭寫得順。
一、留心觀察,“繪”出本真
“欲筑室者先建基。”學生習作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但他們還不夠留心生活,不懂得積累素材。我便帶領學生觀察校園內的一草一木、課堂的學習、課間的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變化,并要求每一個學生在家里養(yǎng)一種小動物或植物,堅持寫觀察日記。學生這么一留心,習作的源泉便滾滾而來了,在此基礎上指導習作,自然不再是“無米之炊”。如一學生在觀察蠶寶寶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蠶寶寶的頭頂已經(jīng)有些發(fā)白,體型也增大了些。蠶寶寶或趴在桑葉上,或者躲在桑葉底下,桑葉被咬出一個個細微的小洞。換蠶寶寶吃剩的桑葉是很麻煩的,必須把趴在上面的蠶寶寶清理下來?!?/p>
學生通過對蠶的長期觀察,存了許多信息與素材,再加上一顆善良的童心,真情流露,習作水到渠成。
二、指導練筆,講究方法
1.學會構段方式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背肆曌髡n,語文課上也必須講究片段的指導。如《北大荒的秋天》《美麗的南沙群島》《廬山的云霧》中“總—分”或“總—分—總”的構段方式異常鮮明。教學這樣的課文時,我扣準構段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掌握,并在習作中遷移運用。如在參觀過學校的春景后,我指導學生以“總—分”的構段方式練筆。有不少同學條理清楚,描寫出色。如淇淇寫的:“我站在教學樓上向下俯瞰,只見五顏六色的花充滿生機。炫彩奪目的海棠已換上艷麗的春裝,粉的如霞,白的如雪。紅得如火的紅葉石楠,宛如一位位手拿紅刺刀的將士,守衛(wèi)著花圃。紅葉石楠的腳下是三葉草,三葉草穿著繡著白色花邊的小短裙,在風中搖擺,滿眼的綠色詮釋著一份勃發(fā)的生命?!?/p>
2.注重對話描寫
在描寫事情和人物的習作中,少不了要進行對話描寫?!痘ò觑h香》中就有對話描寫的三種形式: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后、沒有提示語?!陡櫯_風的衛(wèi)星》中有三處是提示語在中間的運用。揣摩出對話描寫的四種方式,注意標點符號的運用,對話仿寫便水到渠成了。如果果的一段對話描寫就很成功:“我快步走過去,打開柜門的那一瞬間,我語無倫次地喊道:‘我看到了!我找到了!婆婆急切地跑過來問:‘在哪兒?在哪兒?‘在柜子里的衛(wèi)生紙旁!我激動得雙手捧起手機,它似乎成了價值連城的寶貝,被我緊緊地攥在手心。”
三、及時表揚,激發(fā)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是“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要達到這樣的標準,教師及時的表揚會對學生起很大的激勵作用。如楠楠同學的日記:“走在揚州運河畔的石子路上,看著來來往往的游人,我感覺揚州城因為春天的到來變得熱鬧起來。運河兩邊的楊柳長出了青綠色的嫩芽,柳枝垂在水面上,像是一個個姑娘在水邊害羞地梳妝打扮,遠遠看去朦朦朧朧的,富有詩情畫意。有幾棵玉蘭樹在一片綠色中裝點著我們的運河,玉蘭花有純白的,有粉中帶白的,還有紫色的,競相開放。最讓我好奇的是,玉蘭樹滿樹全是花,沒有一片葉子。媽媽說,它是先開花后長葉的,和木棉樹差不多?!?/p>
我在全班朗讀并表揚后,她又在日記中寫道:“當老師朗讀我的日記時,當全班同學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我的臉熱乎乎的,心里美滋滋的,原來我也可以把作文寫得很好。感謝顏老師的表揚,讓我有了寫好作文的信心,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習作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詞語積累少,或表達能力差都會給學生帶來壓力。有的同學不敢放手寫,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怕寫錯,于是我用“你試一試,一定能成功”“錯了沒關系,只要你盡力了就行”等激勵性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激起他們的寫作欲望,讓他們敢寫敢說。
在三年級習作起步階段,教師要用神奇的金手指,指引學生一步步邁進習作的百花園。在這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必能采摘到絢麗的花朵。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