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華
摘 要: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實施應該以課堂為主要突破點,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課程作為現代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其課堂教學的效率非常重要。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進行探析,提出適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課堂;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初中課程加入了信息技術,這也就要求初中生能與時俱進,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技能。但是,現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策略,希望對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
很多學校從小學開始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是一直到初中,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了解仍然很少,甚至一些基本的操作還不了解。這是因為平時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只對著計算機講解自己的課件,而忽略了下面聽課的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換成了“人與計算機”的交流,這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教師在“授人以漁”的同時,卻忽略了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以至于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師做都會,下課后卻一無所知。因此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深入思考。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1.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
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光要注重課堂實踐知識的學習,更應該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就是讓學生熟悉計算機各種軟件的操作,而忽視了真正理論的學習,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操作同樣重要。
例如,學生在學多媒體制作工具時,不應該讓學生只會使用這些軟件,還應該讓他們知道這些軟件運行的原理以及一些音頻、視頻作品等在計算機中存儲的原理。比如,圖形中矢量圖和位圖的區(qū)別以及它們應用的地方,為什么矢量圖放大不會變形等,只有懂得這些原理,才能更靈活自如地應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
2.提高學生興趣改進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同樣適用。初中生對于計算機的興趣便是一些網絡游戲,可在學習的時候游戲又是被禁止的,不過,教師可以從其他方面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引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教學生做一些趣味的作品來增加學生的興趣。
例如,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Word圖文混排的學習,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設計教學課件,比如一些當下流行的新聞或者影視劇等話題。
3.情景式教學激發(fā)學習的動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不動感情的腦力活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喜好,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讓學生在學習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如,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電子報刊的制作”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模仿一個企業(yè),制作一份屬于自己企業(yè)的電子報刊,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溝通能力,同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增強了市場競爭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習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習的延伸,也是以后高中和大學信息技術學習的基礎,是提高學生信息技能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多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利用情景式教學,多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參考文獻:
張彥.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3(18).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