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多為學生增加一些能與學生互動的模式,從而讓學生愿意學習,讓學生在參與師生互動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一、調整教師教學理念,促進師生互動
傳統的生物課堂一直是以教師講課為主,教師通過教學的方式將需要講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則只有被動地接受,這樣一味的灌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沒有好處的,不僅不知道學生有沒有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為學習生物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主動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消除傳統教學的弊端,盡量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而這就需要與學生多進行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可多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對話,在通過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因此增加生物課堂的互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二、實施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要想讓生物課堂達到很好的互動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很好的配合。教師需要做的是多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參與到教學中的環(huán)節(jié),增加互動的內容,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而學生需要做的是在良好課堂環(huán)境的條件下積極配合教師的互動教學,這樣可以更加容易學到知識。
此外,在互動過程中,如果學生所說的觀點是不正確的,那么教師也要注意語言,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幫助學生分析哪里錯了,并一起改正錯誤。
三、注重實驗教學,實現課內與課外的互動
生物是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一門課程,因此要想更好地完成互動教學,必須讓學生學會觀察并多增加一些動手實踐的環(huán)節(jié),以此完成課堂的互動,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親眼觀察到的東西把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給學生準備一些學生感興趣并且可以參與到其中的小實驗。學生的天性是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所以更愿意看一些比較具有說服力的課堂實驗。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更好地觀察實驗。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了,所以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生物學習更感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