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一種情感豐富的教學,它應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教學過程。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能用真情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調動學生的情緒,促使學生靈性飛揚。
關鍵詞:思想品德;有效;策略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它的特性主要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旨在促進初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分階段分層次對初中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由此可見,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一種情感豐富的教學。它應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教學過程。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能用真情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調動學生的情緒,促使學生靈性飛揚。那么,如何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高效而具有靈性呢?
一、充分使用導入的激趣功能
精彩、貼切的課堂導入能迅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吸引力,快速進入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tài),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在講《實施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一課時,我在課堂上由《西游記》中的大鬧天宮這個故事引出“天宮一號”。以“天宮一號”為目標飛行器命名,應該會很好地得到國人的共鳴。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里,達到了課伊始情趣即生,自然地進入了角色之中。于是我又發(fā)問:“近幾年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能說明什么問題呢?”學生回答說:“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睂W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接下來的教學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二、充分采取情感的鋪墊功能
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過程。課堂上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因此,教師要情隨境遷、情以文異、情以理發(fā)。如,在講“在承擔責任中成長”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并且給他們創(chuàng)設如下的教學氛圍:集體,一個溫馨的詞語,他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同時,個體只有緊緊的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同學間濃濃的深情會使我們感到生活的無限美好和集體力量的無窮魅力?!度齻€和尚》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為什么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由此,學生展開了充分的討論。我適時拋出問題:“集體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我們對集體應負什么樣的責任?”學生在此情感基礎上就會探究得出“每個人都應樹立關愛集體的意識,把集體當成自己的家,班級里的同學應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個結論。這樣就實現了課堂探究的實效性和高效性。
三、充分發(fā)揮成功的激勵功能
在教學中,我常常會發(fā)現這樣一種情景,有一部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比較討厭,因此成績較差。我想,對于一些簡單問題,教師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去解決,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會獲得收獲的喜悅,從而產生極大成就感。如,在教學《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時,我出示一張郵票,讓學生根據郵票中展示的服飾來說出分別屬于哪個民族?除上述民族外,我國還有哪些民族?這些難度較低的問題,即使學困生也能準確回答,并且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對于一些重難點問題,則根據教材內容和實際引導學生展開課堂討論,以強化記憶。對于更加復雜并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則予以點撥、鼓勵,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成功的果子。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知道,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有濃厚的情趣,必然會親其師、信其師。這樣的課堂必然是輕松愉悅、靈性飛揚、高效優(yōu)化的學習陣地。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