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鵑,王暉,胡旭光,唐春萍,陳艷芬
?
多模式教學方法的整合在中藥藥理學中的探討
龔夢鵑,王暉,胡旭光,唐春萍,陳艷芬
[摘要]本文通過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團隊學習模式(TBL)教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相整合,探討多模式教學在中藥藥理學教學中的效果,以提高中藥藥理學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多模式;教學方法;中藥藥理學
[作者單位]廣東藥學院中藥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目前高等藥學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壓力,對傳統(tǒng)藥學的培養(yǎng)目標、質量標準、培養(yǎng)模式和方法均提出了挑戰(zhàn);培養(yǎng)符合當今中國藥學事業(yè)發(fā)展的人才,是我們藥學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大課題。中藥藥理學是在中藥基本理論指導下,結合中醫(yī)臨床療效,運用現(xiàn)代科學知識、技術和方法,研究中藥和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1]。本文結合中藥藥理學的教學實踐,探討多模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并進行理論反思。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講授的內容有限, 難以解釋清楚復雜的中藥藥理作用及機制, 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抽象難以理解。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借助多媒體設備可將理論知識點展開多層面、多角度的展示,讓學生很容易就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換為多維概念, 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我們在講解表藥麻黃時,就將其藥材來源(草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以圖像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在講述其藥理作用和機理時,通過動畫、影像等進行闡述。在完成學習后,學生還可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完成所學知識的回顧和習題練習。
團隊學習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教學是指由不同的學習者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為了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承擔學習任務,既相互合作又積極發(fā)揮每個成員的獨立性、自主性、積極性的學習模式[2]。2014年,在中藥藥理教學相關內容(溫里藥——附子)中,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基礎,我們將教學任務精心設計成多個問題:“附子的藥理作用有哪些?為什么說附子是回陽救逆的第一要藥?附子是否有毒?附子的毒性成分是什么?附子的毒性表現(xiàn)有哪些?”學生檢索查閱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研究,進行組內交流、討論,得出各自小組的答案,在此期間教師針對學生討論中存在的不足予以點撥,同時啟發(fā)討論,對各部分的主要學習要點做出總結, 并對其中的一些難點做較為詳細的講解。最后,各小組指派一名學生在課堂上作主題發(fā)言, 展開組間討論, 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評價與反饋。
這樣,教師由“教”轉變?yōu)椤皩А?,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椤爸鲃訉W習”,并與其他學生共同合作學習,應用所學內容解決問題,不僅能使學生深刻了解中藥藥理學的相關概念、基本思想,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中藥藥理學是一門實踐操作很強的學科。學生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 還應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為提高中藥藥理實驗的教學質量,我們嘗試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首先,積極利用觀摩機會。觀摩是一個極好的學習過程,學生在觀看實踐時, 教師可根據(jù)操作進度,適時對學生進行細致講解,使學生在觀摩中深刻記憶操作要點, 將書本上生硬的、空洞的理論知識變成生動的、具體的實踐操作,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如我們開設了“人參抗疲勞的實驗研究”,從給大鼠造疲勞模型、給藥后觀察到指標的測定等整個過程都有學生觀摩學習。此外,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和完成實驗。如在中藥學專業(yè)本科三年級的學生中,選擇已具備一定的科研素質和對中藥藥理學感興趣的學生,指導學生從查閱文獻、實驗設計到實驗完成,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撰寫成論文投稿。
由此可見,開放式實驗教學,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成為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3]。
綜上所述,在中藥藥理學的教學中,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團隊學習模式(TBL)教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了教學資源優(yōu)勢, 適合中藥藥理學的學習特點,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映君,陳長勛.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
[2]王少非.西方的合作學習模式與要素[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9(9):87.
[3]宋國利,蓋功琪,蘇冬妹.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91.
(責任編輯:蔣淼)
·綜述進展·
Exploratory of multi-mode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in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ONG Mengjuan, WANG Hui, HU Xu-guang, TANG Chun-ping, CHEN Yan-fe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harmacy College, 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 the multi-mode teaching methods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tegrating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team based learning and the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train high -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Multi-mode; teaching method;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簡介]龔夢鵑(1983-),女,碩士研究生,從事中藥藥理學研究Tel:020-39352612 Email:gongmengjuan@139.com
[中圖分類號]R 285, G 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26X(2016)01-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