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莉 劉 芳 王曉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同型半胱氨酸及雌激素對老年女性冠狀動脈病變的影響
朱小莉劉芳王曉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目的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雌激素對老年女性冠狀動脈病變影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收治的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的女性冠心病(CHD)患者120例(CHD組),選擇同期因胸痛胸悶等癥狀入院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并排除CHD的絕經(jīng)后60歲以上女性患者98例(對照組),比較兩組間雌激素、HCY水平;比較不同Gensini積分亞組間雌激素、HCY水平;分析雌激素、HCY水平之間的相關性。結果CHD組合并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比例多于對照組,HCY值高于對照組,雌二醇(E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Ⅰ、Ⅱ、Ⅲ、Ⅳ 4個亞組間E2水平依次逐漸下降,HCY水平依次逐漸上升(P<0.05);CHD患者E2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負相關(r=-0.250,P<0.05),HCY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r=0.342,P<0.05),E2水平與HCY水平呈負相關(r=-0.490,P<0.05)。結論雌激素和HCY都可以對老年女性冠狀動脈病變產(chǎn)生影響,而HCY與雌激素之間具有相關性,雌激素可能通過降低HCY表達,進而改變CHD的發(fā)病和病變程度。
關鍵詞〔〕同型半胱氨酸;雌激素;女性;冠狀動脈病變
第一作者:朱小莉(1980-),女,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與研究。
與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CHD)有著鮮明的性別特點。女性雌激素對于血脂的調節(jié)作用使女性絕經(jīng)前CHD的發(fā)病率低于男性,絕經(jīng)后女性激素水平改變,CHD發(fā)病率升高〔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動脈硬化新的危險因素,而雌激素水平可能對HCY的表達產(chǎn)生影響,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病變〔2〕。本研究通過分析雌激素與CHD冠狀動脈病變關系,HCY與雌激素的關系,進一步研究HCY在雌激素對老年女性CHD作用中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收治的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的女性CHD患者120例(CHD組),入選標準為經(jīng)過兩名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介入醫(yī)師,用Judkins法測定動脈狹窄程度并確診的絕經(jīng)后60歲以上女性病例,平均年齡(67.24±6.72)歲,絕經(jīng)時間(12.24±0.19)年,體重指數(shù)(BMI)(24.33±2.62)kg/m2。CHD患者按Gensini積分分為四組:Ⅰ組≤19.5分28例,Ⅱ組19.6~37分32例,Ⅲ組37.1~66分31例,Ⅳ組≥66.1分29例。選擇同期因胸痛胸悶等癥狀入院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并排除CHD的絕經(jīng)后60歲以上女性患者98例(對照組),年齡(66.24±7.18)歲,絕經(jīng)時間(13.16±0.27)年,BMI(23.92±3.88)kg/m2。兩組年齡、絕經(jīng)時間和BMI均衡可比。排除合并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者,腫瘤、血液病、急慢性感染及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要求入選女性CHD患者需未服用任何抗凝藥物,未進行激素治療,未服用任何影響脂代謝、影響HCY水平藥物者。
1.2診斷標準CHD診斷標準為至少有一支冠狀動脈或主要分支血管(左冠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高血壓的診斷參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以3 d非同日測量血壓后,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2型糖尿病診斷依據(jù)參照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化血紅蛋白≥6.5%,8 h無攝入熱量的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癥狀患者的隨機血糖≥11.1 mmol/L。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依據(jù)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標準,空腹血清的總膽固醇>5.2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
1.3檢測方法入院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測定血清雌二醇(E2)、睪酮(T)、孕酮(P)水平,采用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HCY值。
1.4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19.0軟件行t檢驗、方差分析、秩和檢驗、χ2檢驗、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和Spearman秩相關分析。
2結果
2.1CHD組與對照組指標比較CHD組合并高血壓50例(41.67%)、2型糖尿病36例(30.00%)、高脂血癥42例(35.00%),均多于對照組〔22例(22.45%)、12例(12.24%)、18例(18.37%)〕(P<0.05);T、P水平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E2值對照組高于CHD組(P<0.05);CHD組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CHD不同評分組的指標比較不同Gensini積分分組的指標E2顯示為非正態(tài)分布,Ⅰ、Ⅱ、Ⅲ、Ⅳ 4個亞組間E2水平依次逐漸下降并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HCY水平依次逐漸上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T和P的水平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E2、HCY水平與Gensini積分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所有120例CHD患者E2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負相關(r=-0.250,P<0.05),HCY水平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r=0.342,P<0.05),E2水平與HCY水平呈負相關(r=-0.490,P<0.05)。
表1 兩組E2、T、P、HCY水平比較
表2 不同CHD評分分組指標比較結果
與Ⅰ組比較:1)P<0.05;與Ⅱ組比較:2)P<0.05;與Ⅲ組比較:3)P<0.05
3討論
中國2010年衛(wèi)生統(tǒng)計年鑒指出,CHD的死亡率無論城鄉(xiāng)男性均高于女性,多項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在絕經(jīng)期前后CHD發(fā)病率差異顯著,提示絕經(jīng)期的激素改變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產(chǎn)生影響。美國女性健康研究(WHS)〔3〕發(fā)現(xiàn)有進行激素替代治療的女性較未治療女性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這些均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人體雌激素的主要成分是E2,除了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成熟,形成女性第二性征之外,近年來發(fā)現(xiàn),其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可能機制〔4〕如下:通過增強肝臟清除乳糜微粒、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攝取、增加膽汁酸分泌、增強載脂蛋白合成從而促進血脂的降解;直接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作用于血管壁,避免脂質沉著于血管壁;雌激素激活內(nèi)皮細胞NO合成與分泌,舒張血管增加動脈血流;抑制炎癥損傷;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活性。本研究結果說明E2水平不僅與CHD發(fā)病相關,其水平的降低也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這與國內(nèi)外研究〔5〕一致。
HCY是蛋氨酸脫甲基產(chǎn)物,隨著年齡升高、維生素攝入水平降低、多種并發(fā)疾病如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都會導致HCY升高〔6〕。研究〔7〕發(fā)現(xiàn)HCY水平增加,導致自身氧化產(chǎn)生大量氧自由基,使血管內(nèi)皮氧化進而可能引起血管損傷,同時產(chǎn)生的自由基還可抑制一氧化碳(NO)合成酶合成NO,破壞NO介導的血管舒張,目前已被確認為CHD的獨立危險因素〔8〕。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隨著HCY水平升高,除了CHD發(fā)病率增加,患者的Gensini積分也隨之升高,說明HCY影響冠狀動脈的病變程度。
近年來,研究對于HCY影響CHD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有不同觀點,有報道〔5〕對絕經(jīng)后女性進行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以降低HCY水平,進而降低CHD發(fā)病,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細胞實驗〔9〕發(fā)現(xiàn)雌激素可以削弱HCY誘導的N2a細胞Tau和NgR共同表達,而動物實驗〔10〕卻發(fā)現(xiàn)HCY可能不是通過雌激素受體表達,而是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學系統(tǒng)(RAS)和氧化應激作用于心血管系統(tǒng),提示HCY與雌激素所有的相關性可能不存在機制上的關聯(lián)。但也有研究〔11〕發(fā)現(xiàn),E2可抑制HCY引起的核轉錄因子子NF-κB)核易位從而降低CHD發(fā)病。
綜上表明,雌激素可以對女性冠狀動脈病變產(chǎn)生影響,而HCY與雌激素的相關性也支持了利用雌激素替代治療可以降低HCY表達,進而改變CHD的發(fā)病進程和病變程度,其中的具體機制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證實。
參考文獻4
1Dai W,Li Y,Zheng H.Estradiol/Testosterone imbalance:impact on coronary heart cisease risk factor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Cardiology,2012;121(4):249-54.
2Karim R,Stanczyk FI, Hodis HN,etal.Associations between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physiologicaland pharmacological levels of circulating sex hormon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Menopause,2010;17(4):785-90.
3Barrett-Connor E.Menopause,atherosclerosis,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urr Opin Pharmacol,2013;13(2):186-91.
4Lenfant F,Trémollières F,Gourdy P,etal.Timing of the vascular actions of estrogens in experimental and human studies:why protective early,and not when delayed〔J〕? Maturitas,2011;68(2):165-73.
5朱金紅,徐紅梅,李志香,等.激素補充治療對絕經(jīng)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475-7.
6張化勇,楊帆,魏經(jīng)漢,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2;4(1):46-8.
7張琛濤.HCY與冠心病、高血壓病的相關性研究〔D〕.桂林:桂林醫(yī)學院碩士論文,2013.
8歐書林,徐勇,石亞君,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踝臂指數(shù)水平與冠心病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0):50-2.
9童飛,魯亞平,朱勇,等.雌激素削弱同型半胱氨酸誘導的N2a細胞Tau和NgR共表達〔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1;20(4):349-53.
10李匯,阿里,毛用敏,等.雌激素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肌雌激素受體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23(12):938-40.
11孟勝君.雌二醇對同型半胱氨酸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組織因子表達的影響和機制〔D〕.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2014-11-2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王曉峰(1957-),女,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中西醫(yī)結合防治方面研究。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No.2014211C095)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1-6083-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