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容 張海平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遼寧 沈陽 110034)
?
老年糖尿病患者體力活動現(xiàn)狀與運動護理對策
易容張海平1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目的通過對老年糖尿病(DM)患者體力活動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為老年DM人群醫(yī)學護理與生活質量改善等提供科學指導。方法問卷內容設計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務和娛樂休閑體力活動,調查323例60~79歲DM患者過去7 d的體力活動情況。體力活動量(MET-minutes/w)=體力活動強度MET值×體力活動時間(min)/d×活動天數(shù),并對總體力活動量進行分級統(tǒng)計分析。結果(1)老年DM患者的體力活動以交通行程有關體力活動量最為突出,男性平均為959.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1 988.19 MET-minutes/w;其次為娛樂休閑有關體力活動量,男性平均為445.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875.18 MET-minutes/w;第3為家務有關體力活動總量,男性平均為277.90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420.31 MET-minutes/w;與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最小,男性平均為134.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67.94 MET-minutes/w??傮w力活動量男性平均為1 816.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2 789.42 MET-minutes/w。(2)老年男性DM患者日??傮w力活動量處于中等水平的為115例,占96.64%;而女性DM患者日??傮w力活動量處于中等水平的為92例,占45.10%;高水平的為111例,占54.41%。結論(1)老年DM患者的體力活動以交通行程有關體力活動量最為突出,其次為娛樂休閑、家務和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除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男性大于女性外,交通行程、家務、娛樂休閑和總體力活動量男性均小于女性。(2)體力活動作為DM患者的運動護理措施,老年男性DM患者體力活動處于中等水平,對DM風險的降低非常有益;而老年女性DM患者體力活動半數(shù)多處于高水平,應適當進行調整,以達到合理降低DM風險的運動護理效果。
關鍵詞〔〕糖尿?。惑w力活動;現(xiàn)狀分析;運動護理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第一作者:易容(1969-),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醫(yī)學護理、體檢與健康研究。
老年糖尿病(DM)護理的最終目標是改善DM病人的生活質量,而適當?shù)捏w力活動則有利于提高老年DM病人的身心狀態(tài),對疾病的預防與康復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對老年DM患者體力活動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為老年DM人群的醫(yī)學護理與生活質量的改善等提供科學指導。
1對象與方法
1.1問卷設計問卷內容包括工作有關體力活動、交通行程有關體力活動、家務有關體力活動和娛樂休閑時間體力活動。調查過去7 d的體力活動情況,每項內容都是≥10 min的活動,如活動少于10 min,則以“0”計,單位為min。
1.2調查對象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住院和就診的DM患者,符合WHO 1999年診斷與分型標準,明確診斷2型糖尿病(T2DM);年齡60~79歲,性別不限;順應性良好,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合計發(fā)放問卷330份,有效問卷323份(97.88%)。其中男119例,平均(66.12±6.06)歲,女204例,平均(66.48±5.24)歲。
1.3體力活動計算〔1〕體力活動量=體力活動強度MET值×體力活動時間(min)/d×活動天數(shù),單位為MET-minutes/w。不同體力活動體力活動量計算公式如下:工作期間體力活動量=工作有關步行活動量+工作有關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量+工作期間大強度體力活動量。交通行程體力活動量=步行活動量+騎自行車活動量。家務有關體力活動量=大強度家務有關活動量(院子里)+中等強度家務有關活動量(院子里)+中等強度家務有關活動量(屋內)。娛樂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量=步行活動量+中等強度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量+大強度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量??傮w力活動量=步行活動量+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總量+大強度體力活動總量。其中: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總量=工作期間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量+騎自行車活動量+大強度家務勞動活動量(院子里)+中等強度家務勞動活動量(院子里)+中等強度家務勞動活動量(屋內)+中等強度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量。大強度體力活動總量=工作期間大強度體力活動量+大強度休閑時間體力活動量??傮w力活動量分級標準:5 d/w或更長時間總體力活動量<600 MET-minutes/w,為不足;600~3 000 MET-minutes/w,為中等水平;>3 000 MET-minutes/w,為高水平。
2結果
DM患者日常體力活動量等級分布見表1。老年DM患者的體力活動以交通行程有關體力活動量最為突出,男性平均為959.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1 988.19 MET-minutes/w;其次為娛樂休閑有關體力活動量,男性平均為445.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875.18 MET-minutes/w;第3為家務有關體力活動總量,男性平均為277.90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420.31 MET-minutes/w;與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最小,男性平均為134.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67.94 MET-minutes/w。除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男性大于女性外,交通行程、家務和娛樂休閑有關的體力活動量男性均小于女性??傮w力活動量男性平均為1 816.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為2 789.42 MET-minutes/w,男性小于女性。
表1DM患者日常體力活動量等級分布〔n(%)〕
性別n不足中等水平高水平男1190(0.00)115(96.64)4(3.36)女2041(0.49)92(45.10)111(54.41)
3討論
體力活動是指任何通過人體骨骼肌運動而產(chǎn)生能量消耗的身體活動,與人體健康的評判關系極為密切〔2〕。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強調體力活動在各年齡組人群開展的重要性,并推薦老年人每天應至少進行 30 min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3〕。老年人適量的體力活動對維持其骨骼肌正常生理形態(tài)、增進神經(jīng)功能調節(jié)等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4〕。
老年人的體力活動主要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務和娛樂休閑時間體力活動。由于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老年DM患者重視娛樂休閑等體力活動,這也是構成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進行一些日常的家務勞動,尤其是退休在家的女性。由于職業(yè)構成等因素,部分老年DM患者特別是男性還處于工作狀態(tài)中,但在總體人群體力活動量中所占比例較少。
體力活動分輕微、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體力活動3種。輕微體力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自身感覺沒負擔且不費力,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機體呼吸相對急促、心率增加、少量出汗,高強度體力活動機體呼吸非常急促、心率大幅增加、大量出汗〔5〕。
本研究中女性DM患者日??傮w力活動高于男性DM者。這可能與女性平日經(jīng)常步行、交通行程、做家務并積極參與娛樂休閑活動等因素有關。
男女DM患者以交通行程有關體力活動量和女性DM患者娛樂休閑有關體力活動量均屬于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而男性DM患者娛樂休閑有關體力活動量及男女DM患者家務、工作有關體力活動量均屬于輕微體力活動。
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日常體力活動認作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體力活動不足與心血管疾病的并發(fā)癥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但過量體力活動對機體健康也存在不良影響,故老年DM患者的體力活動應該結合其身體健康狀態(tài)、運動能力等科學合理地進行,以延緩其身體功能的減退。
DM的護理包括飲食護理、運動護理、藥物護理、預防感染和并發(fā)癥護理等。運動護理要求病人堅持長期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鍛煉形式可以為家務勞動、步行、騎自行車、健身操等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機體功能,提高免疫水平,防治各種心、肺、血管疾病〔6〕,也可以減少DM的發(fā)病風險〔7〕。每周能耗達到500 kCal的體力活動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風險下降6%〔8〕,每周足量運動達到流汗程度也可以使DM發(fā)病風險降低〔9〕。每周至少40 min的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和攝氧量>31 ml·kg-1·min-1的心肺對中年男性T2DM具有保護作用,對DM患者提高血糖穩(wěn)態(tài)也是有益的〔10〕。
從本研究結果看,中等水平體力活動對男性患者DM風險的降低是非常有益的。應適當調整運動護理的內容與方式,以使達到較合理的降低DM風險的效果。當然,運動護理要避免低血糖、高血糖、心血管意外和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把握好體力活動強度和時間,注意活動前的進餐時間和食品種類,監(jiān)測好活動前的血糖水平及用藥情況等。
參考文獻4
1王正珍.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
2王超,陳佩杰.體力活動研究的現(xiàn)狀及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8):43-9.
3張彥峰,江崇民,蔡睿.我國國民體力活動的特征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26-30.
4姚凱峰,孫飆.國內外體力活動研究現(xiàn)狀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10(3):10-3.
5薛茂云.江蘇省城區(qū)老年人日常體力活動水平對體質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50):9465-70.
6孫廣民,劉寶梅,王金光,等.有氧運動對老年女性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7;35(2):187-9.
7Lynch J,Helmrich SP,Lakka TA,etal.Moderately intense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igh levels of cardiorespiraory fitness reduce the risk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 in middle-agedmen〔J〕.Arch Intem Med,1996;156:1307-14.
8Helmrich SR,Ragland DR,Leung RW,etal.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occurrence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1;325:147-52.
9Manson JE,Nathan DM,Krolewski AS,et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exercise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among US male physicians〔J〕.JAMA,1992;268:63-7.
10戴劍松,王正倫,孫飄.體力活動、疾病與健康關系概述及最新結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23(6):120-6.
〔2015-07-03修回〕
(編輯曲莉/滕欣航)
通訊作者:張海平(1964-),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體質與健康、運動性疲勞與骨骼肌微損傷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BAK21B02-02)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3-689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