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四川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
淺談利用小組合作開展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
李佳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
文言文教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如何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合理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愛上語文課,一舉多得。
語文;小組合作;文言文教學
在中職學校,提到文言文學習,學生學的頭疼,老師也教的頭疼。中職學生的語文水平相較普通高中學生存在差距,文言文基礎更是薄弱,有的學生連比較準確的翻譯文言文都不能做到。在講授文言文過程中老師教法形式單一,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畏難情緒,覺得文言文枯燥無味。如何在文言文教學中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中職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筆者認為,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進行文言文教學,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于70年代率先興起于美國,并且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實踐。它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小組的討論探究中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問題,這一做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了原來沉悶的課堂氣氛。小組合作可以按座位前后排分組,也可由教師隨機抽取學生學號進行編組。每一小組一名組長,成員為4—6名學生。以四人為例,每個小組課安排小組長一名,中心發(fā)言人一人,記錄人一名,補充發(fā)言人一名。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是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教學實踐驗證過的。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學習語言要學得非常熟,能夠脫口而出”。語文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語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靠朗讀、背誦來達成的。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如在講授語文中職一年級上冊的課文《詩經(jīng).采薇》時,我首先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熟悉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情感。這一任務主要由各小組組長督促全組成員完成。小組組長組織組員查找資料,熟悉課文。為了讓學生有動力完成這一作業(yè),我提前告知學生在下次上課時要抽查任務完成效果。到了上課時,每1-2段我抽兩組同學起來進行PK朗誦比賽,勝出的小組全班表揚,小組每位成員獎勵加分。由于引進了競爭機制,同學們在課前都愿意認真準備,希望在上課時展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不用老師督促,學生也愿意主動去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老師再安排全班齊讀課文,成效十分顯著,同學們能夠讀得準確無誤,聲情并茂。
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老師講解到文言文的翻譯時,學生都是跟著老師的講解被動記憶,其實在課堂上真正記住的東西是很少的。其實從目前選入中職語文課本的文言文看,十分難讀的文章基本沒有,即便文字略深一些,只要老師指導得當,學生也是能夠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讀懂、消化的。因此在疏通文意時教師合理運用小組合作方式,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提出疑問。教師給予小組成員3-5分鐘討論交流時間。讓小組成員先自學,找出不能準確解釋的字詞句與小組其他成員交流。或者由教師出示課文中的重難點字句,讓各小組合作完成翻譯。第二,解答疑問。小組合作探究,解答不能準確解釋的字句。對組內(nèi)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可舉手詢問老師或者是派代表求助于其他組。教師此時應在教室內(nèi)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討,為之后的點評做準備。第三,展示交流。教師抽取不同小組的成員上臺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果其他小組對答案有疑問,由展示成果的小組派代表進行答疑。最后,教師點評。教師要對學生在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表揚表現(xiàn)積極的小組,鼓勵表現(xiàn)一般的小組,激勵表現(xiàn)較差的小組。對課文中的重難點字句教師要總結強調(diào),讓學生充分理解記憶。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指導學生舉一反三,對知識點進行能力遷移,學生學起來就不會感覺十分困難了。
在教學中老師占主導地位,對文本進行瑣碎地提問和講解,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由老師設計探討性問題,由學生來進行合作答疑,教學效果會好很多。這種探討性問題不易過多,3-4個即可,但是要緊扣課文的重點,問題由易到難,要有階梯性。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全面理解課文。如在講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時,我設計這樣幾個問題:1、課文中作者刻畫了哪幾個人物,他們的志向分別是什么?2、這幾個人物的性格分別是什么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3、孔子最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這幾個問題層層鋪墊,由易到難,同時也是課文的重難點,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挑戰(zhàn)性。學生小組討論出結果后,我讓他們將自己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并和全班同學一起評選出答題最優(yōu)秀小組,整個過程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的熱烈無比。
文言文的背誦讓很多學生都頭痛,單純的記憶段落,學生覺得十分枯燥。在指導學生背誦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些記憶方法,小組間討論進行,交流比較哪種方法更好。然后教師可組織各個小組在課堂上開展一次小的PK比賽,每個小組組員都有相應的背誦分值,課堂上小組全部完成背誦任務的人均多獎一分。這樣學生有了動力,會積極參與。如果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也可布置任務,讓各小組課后完成,教師在課堂上抽查小組的完成效果。
陶行知先生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币郧拔难晕慕虒W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埋頭記筆記?,F(xiàn)在由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小組合作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既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讓他們在探討中從不同角度認識課文,得到啟發(fā)。其實小組合作不僅可以運用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也可運用在語文的其他文體教學。在進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探討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為語文課堂注入活力、生命力。
[1]葉圣陶著.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新課程標準》教育部制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第一版
[2]袁玉琴.如何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進行文言文教學[A].語文教學通訊,2012年第5期
[3]張敦富.對文言文教學的思考[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