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靖河北省樂亭縣新寨高級中學
淺議多媒體課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齊海靖
河北省樂亭縣新寨高級中學
摘要:在當前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教育領域也隨著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多媒體課件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色彩鮮亮、展現(xiàn)方式多樣的多媒體課件是符合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趨勢的。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本文旨在對多媒體課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即多媒體課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何裨益以及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開展教學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初中語文教學;優(yōu)勢;注意事項
本文為《新課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究》該課題成果。
初中階段的學生仍舊活潑好動,枯燥的課堂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厭倦感。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方式為單向講解,也就是教師進行知識的宣講和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適合應試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不適合新時期的培養(yǎng)目標。故而多媒體課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便彰顯了出來。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初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主要動力之一。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否對教師所講知識具有興趣是決定教師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在備課時可以將初中語文知識在多媒體課件上以圖片、動畫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帶給學生感官上的享受,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超鏈接一個音頻,讓學生先聆聽音頻,感受朗讀者在朗讀這首詩時所呈現(xiàn)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體會語文韻律之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最終讓這些興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處于十四五歲的年紀,思維發(fā)展尚不成熟,對一些抽象的語文知識難以理解,例如句子成分、詞語構成、提煉中心句子等,都讓學生疲于學習和應付。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寫出句子的斷句、成分劃分,還可以將重點詞句以不同顏色或字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進行突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感受,即只是依靠單純的聽講所記住的內容要比聽覺和視覺相結合所記住的內容要記憶更長久,更不容易遺忘。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就將需要展示給學生的內容制作到課件上,上課時教師可以一邊展示課件一邊給學生進行講解,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變得具象,便于學生理解。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一節(jié)語文課不過寥寥45分鐘的時間,教師在這短短45分鐘的時間里所講解的知識也是有限的,更別提學生對知識進行及時練習。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教師不再需要在課堂上書寫大量的板書。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滔滔不絕的講解知識和大量書寫板書,課堂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緊張張,很難達到高效的授課效果。使用多媒體課件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教師除了將本堂課所講解的語文知識制作到課件上,并且可以將一些與所講知識有關的練習制作在課件上,在講解完整堂課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及時課堂小檢測等,對當堂所學知識進行檢測,查看本節(jié)課的授課效率。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育行業(yè)之中,不僅僅是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發(fā)生重大變化,同時也是教學理念的幡然變化。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在逐漸朝著素質教育的思想轉變,對培養(yǎng)新時代國家和社會所需人才有重大意義,為新時期學生的學習和培養(yǎng)也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在這種形勢之下,教師也可以緊跟時代的步伐,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武裝自己,不至于跟社會和教育脫節(jié),擺脫土夫子的帽子。在制作和修改多媒體課件過程中,教師少不了和網絡技術的接觸,從而促進教師從網絡上接觸到最新的考試大綱、優(yōu)秀的學者教師分享的課件學案等,不斷充實教師的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業(yè)務能力,為教師在工作崗位的游刃有余打好基礎。
在當前多媒體課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如此如火如荼的階段,多媒體課件所帶來的教學優(yōu)勢令人津津樂道,例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了教師的課堂負擔、提高了課堂的授課效率等等。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卻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們就針對一些問題談談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一名教師,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向學生傳授知識,給學生解答疑惑。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都是為了教師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是不能超越教師的教學任務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的應用下,很多教師迷失了教學的本心,忘記了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片面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例如在學習《紅樓夢》的節(jié)選《香菱學詩》時,教師在課件上超鏈接87版《紅樓夢》的選段,在課堂上播放這些片段,讓學生暢談觀看后的感受。固然通過播放視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形象的人物形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但是學習本課內容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中學習原著的遣詞造句、寫作手法。這種觀看影響的學習方式最終只能是讓學生看個熱鬧,達不到語文教學目的。
將多媒體課件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彰顯教師的現(xiàn)代化教學水平,但是這個運用必須要掌握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切不可片面強調過多使用多媒體課件,否則會導致“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局面的出現(xiàn),最終得不償失。在上文我們已經提到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多媒體課件可以節(jié)省其寫板書的時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不寫板書。書寫板書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線索是教師的教學責任。多媒體課件是教師教授學生知識的工具,是鏈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但它并不是課堂的主導,而是學生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輔助,教師不可在課堂上教學時不分主次,將多媒體課件的作用無限擴大,將教師的功能縮小,最終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