迮艷華
心律平注射液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20例療效觀察
迮艷華
目的觀察心律平注射液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的療效。方法20例PSVT患者,于心電血壓監(jiān)護下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心律平注射液,觀察治療效果。結果20例PSVT患者全部轉為竇性心律,轉復時間: 注射心律平后2~40 min,平均時間(12.0±9.4)min。心律平用量: 6例<35 mg,8例≥35 mg,<70 mg,6例≥70 mg,<140 mg。結論心律平注射液治療PSVT見效快,安全性好,適用于無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心功能正常者。
心律平;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PSVT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處異位興奮灶快速釋放沖動所產生的一種心律失常,是急診內科較常見的急癥,臨床表現(xiàn)為心動過速突然發(fā)作,伴隨心悸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qū)不適、煩躁焦慮及頭暈癥狀,一次發(fā)作可持續(xù)數(shù)秒鐘至數(shù)小時,發(fā)作停止時心率突然減慢,恢復正常。心電圖檢查表現(xiàn)為心率150~250次/min,節(jié)律規(guī)整,QRS波形態(tài)及時限均正常。這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容易反復發(fā)作,既往發(fā)作病史有助于本病的診斷及治療,病情癥狀輕重取決于發(fā)作時心室率快速的程度以及持續(xù)的時間,若發(fā)作時心室率過快,心臟輸出血量減少會導致腦血流量的減少而發(fā)生暈厥;心動過速猝然終止,竇房結的自律性自動節(jié)律還未恢復,導致短暫性的心搏停頓,腦血流暫時中斷同樣可發(fā)生暈厥。PSVT患者通常無器質性心臟病表現(xiàn),不同性別及年齡均可發(fā)生,也見于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盡快終止其發(fā)作是急診醫(yī)生必須解決的問題,絕大部分患者對藥物反應良好。近6年來本院急診科接診的20例PSVT患者,均采用心律平注射液治療,療效滿意,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2015年本院收治的20例急診PSVT患者,癥狀為心悸心慌、胸悶、焦慮不安,無暈厥及休克。心電圖監(jiān)測診斷為PSVT。其中首次發(fā)作4例,有既往發(fā)作病史16例,16例中過去1年內頻繁發(fā)作5次者6例,4次者5例,2次者4例,1次者1例;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齡40~60歲,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悸、心慌、胸悶癥狀20 min~5 h后來院就診。其中既往病史患有高血壓2例,低血壓1例,冠心病2例,無器質性心臟病15例。就診時查體: 血壓80/60~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脈搏細弱數(shù)不清、呼吸增快20~24次/min、心率150~200次/min、心尖區(qū)第一心音強度恒定、節(jié)律整齊、心臟各瓣膜未聞及雜音、雙肺部未聞及濕啰音、腹軟、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指壓痕,均無心力衰竭的表現(xiàn)。
1.2方法 在急診搶救室,常規(guī)持續(xù)心電血壓監(jiān)護、吸氧、備除顫器急救物品、囑患者精神放松,對于年齡小確認無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者嘗試刺激迷走神經,行頸動脈竇按摩,操作前常規(guī)檢查頸動脈區(qū)有無血管雜音,囑患者采取平臥位,急救醫(yī)生立于患者頭部的右側,頸動脈竇每次按摩≤10 s,若無效,30 s后重復1次,仍無效可改為對側按摩。對于年齡大疑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者刺激迷走神經的方法是采用棉簽刺激咽部誘導惡心反射或者壓迫眼球法,囑患者閉眼,雙手固定頭部,兩拇指重疊安放于一側眼球上,壓力適當,患者有輕微痛感為宜,按壓約10 s,或者用屏氣法,心律轉復皆應立即停止。如上述方法均未終止心動過速,則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心律平靜脈注射。首劑靜脈注射約20 min,其中生理鹽水20 ml加心律平3 mg靜脈注射6例;生理鹽水20~40 ml加心律平70 mg靜脈注射12例;生理鹽水100 ml加心律平140 mg靜脈滴注,10~15滴/min 2例;4例追加生理鹽水100 ml加心律平70 mg靜脈滴注,10~15滴/min,轉復時總劑量均≤140 mg,轉復為竇性心律后立即停藥,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觀察病情。轉復時間: 自靜脈注射心律平開始計算,直至PSVT轉為竇性心律為止。
20例PSVT患者全部轉為竇性心律,轉復時間: 注射心律平后2~40 min,平均時間(12.0±9.4)min。心律平用量: 6例<35 mg,8例≥35 mg,<70 mg,6例≥70 mg,<140 mg。
3.1興奮迷走神經法是通過血管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增強迷走神經的張力,以延緩房室的傳導從而終止發(fā)作。該方法適用于發(fā)病早期、心功能正常、無器質性心臟病及竇房結功能正常,并且確認無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存在、頸動脈區(qū)聽診無雜音者。可采用按壓頸動脈竇、按壓一側眼球、屏氣法及刺激咽部誘導惡心反射的方法,強烈興奮迷走神經終止PSVT。興奮迷走神經具有導致血壓下降及心搏驟停的可能,所以應在心電圖血壓監(jiān)測下進行。
3.2大部分室上性心動過速由折返機制引起,折返可存在于竇房結、房室結與心房,但是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是最常見的PSVT類型。臨床上用于終止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藥物有腺苷、維拉帕米、心律平和洋地黃類藥物。其機制是通過改變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對快徑與慢徑的傳導,使得激動不能夠在由快徑與慢徑組成的折返環(huán)路內折返,從而使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終止。對于個別藥物療效不佳者,發(fā)作頻繁者,也可采用射頻消蝕治療。本資料20例患者均在持續(xù)心電血壓監(jiān)護下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心律平,轉為竇性心律后立即停藥。心律平用量≤70 mg占70%(14/20),≥70 mg占30%(6/20),無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或低血壓、休克、心力衰竭等事件的出現(xiàn)發(fā)生,無一例出現(xiàn)明顯毒副作用,這種情況可能與心功能正常者對心律平的耐受性好有關。
3.3心律平為ⅠC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其最主要的電生理作用是將心肌細胞膜內的鈉離子的內流有效的阻斷,從而成功的降低動作電位0相的最大上升速率,逐漸降低傳導速度,與此同時還能延長其有效不應期,最終降低其興奮性[1]。心律平抑制Na+通道,使心房、希浦系統(tǒng)、心室傳導減慢,同時心律平也能延長房室傳導有效不應期,能明顯延長旁路通道的傳遞時間和不應期,產生阻滯,也能延長房室結內快速逆?zhèn)魍緩讲粦诤蛡鲗r間,因此對兩類室上性心動過速均有效(異位起搏點興奮性增高及折返機制所致PSVT)尤其對于房室結內折返所引起的室上性心動過速,難以鑒別的情況下,選擇心律平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作者認為心律平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比較安全,適用范圍廣,值得臨床廣泛應用,但因心律平有輕微的鈣離子拮抗作用和β受體阻滯作用,可抑制竇房結的自律性,可致竇性停搏[2],故老年人要慎用,而且臨床使用心律平急救時要在心電監(jiān)護下緩慢給藥,監(jiān)測血壓,備好除顫器等急救物品做好心臟復蘇準備,防止搶救意外的發(fā)生。
[1]劉寶剛,齊大平.心律平致心律失常16例分析.中國廠礦醫(yī)學,2005,18(4):326-327.
[2]韓學斌,李變華.普羅帕酮致竇性停搏9例分析.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8):4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04
2015-12-31]
113006 遼寧撫順石化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