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菊英
(浙江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
高校體育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安全防范工作對策研究
應菊英
(浙江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進入新世紀,伴隨著社會制度的革新和人類文明的推進,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是勞動強度減少和運動缺乏,從而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的下降和各種疾病的發(fā)生。文章擬從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不良生活方式和大學體育課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深入地剖析,闡述現(xiàn)代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的改革應該是以人為本,圍繞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安全為中心,強調(diào)終身體育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使之終生受益。
關鍵詞:健康;高校體育;安全工作;改革
0前言
據(jù)全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中心報告結果顯示:近20年來進行的5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diào)研結果是學生的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等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質持續(xù)下降,學生體質現(xiàn)狀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發(fā)布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如:2002年8月6日,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體藝(2002)13號];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教體藝(2006)6號];2002年7月4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教體藝(2002)12號];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fā)(2007)7號];2012年10月22日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通知[國辦發(fā)(2012)53號];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教體藝(2014)4號]。這些政策的出臺一方面說明了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需要制度來保障,另一方面表明國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實施宏偉人才戰(zhàn)略的需要。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成因,對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提出相應對策, 為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的改革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法。通過檢索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查閱高校學生體質健康、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的相關中外文獻50余篇,對當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有了大致的了解,為確立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打下理論基礎。對我國有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文件及相關規(guī)定進行了資料收集。
1.2.2訪談法。在資料收集、實驗實施以及論文撰寫過程中,通過走訪、電話咨詢了省內(nèi)外高校體質健康測試負責人,了解了高校體質健康測試中當前存在的實際問題和測試情況。
2結果與分析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他們的體質健康如何,關系到我國未來發(fā)展和民族的盛衰。當今世界各國經(jīng)濟實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國民素質又是人才素質的要素之一。因此,高等學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應從人才戰(zhàn)略發(fā)展的高度認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此來剖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現(xiàn)狀與成因意義十分重大。
2.1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
目前,我國約有1.7億中小學生和600多萬大學生。有關資料表明,我國部分省市小學生齲齒患病率多達50%,有的地區(qū)和年齡組高達80%以上;近視發(fā)病率也較高,排在全球第二位,中學生有50%~60%的學生近視,高中生是80%,大學生超過80%,全國近視發(fā)病率是33%,如果按13億人口計算的話,我國的近視患者超過四億人,形勢非常嚴峻。同樣,報考高等院校的考生體質完全合格的僅占15%左右,近85%的考生因身體不合格或健康原因而受到專業(yè)限制[1]。
2013年11月,浙江省教育廳向社會公布了2012年度83所普通高校16.20萬大學一年級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仍然堪憂,超重和肥胖學生比例近3年逐年上升,尤其2012年增幅明顯,為近5年最高值;11個設區(qū)市的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水平呈現(xiàn)不平衡的狀態(tài)。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總成績平均值為71.80;優(yōu)秀率為2.38%,比2011年提高了1.33個百分點。其中,耐力項目的1 000/800m、柔韌力量類項目的坐位體前屈成績處于近5年的低值區(qū),柔韌、力量和速度素質下降明顯[2];1 000m和800m跑成績近三年基本持平,雖然控制住了2007年大幅度降低的趨勢,但2012年與2011年相比并無明顯提高。
大學新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改善不明顯,不容樂觀。2012年9月,北京大學3 500名新生軍訓2周,看病者超過6 000人次,特別是第一周,暈倒者眾多。經(jīng)觀察,2013、2014年筆者所在學校學生軍訓動員大會期間均有多名學生暈倒。2014年9月15日,寧波一名大學男生在開學1 000m跑步測試中發(fā)生意外,最終倒在跑道上再也沒有起來。據(jù)悉,開學以來全國已有三名學生因跑步猝死,大學生體質下降已經(jīng)成為一個很難回避的問題。早在100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就提出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如今,這樣的警示具有同樣的意義,提升青少年體質已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了。
2.2大學生體質健康成因分析
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革與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是勞動強度減少和運動缺乏。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其健康問題既有自身原因又有社會根源。浙江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專家黃濱認為:“現(xiàn)代科技發(fā)達了,很多事情都由機器操作完成,真正需要動手的地方不多,加上其他各種原因,身體活動的時間比以往少很多?!?因此,健康成因也頗為復雜,有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個人等方面影響。本文就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不良生活方式和大學體育課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深入地剖析,認為大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2.2.1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xù)呈現(xiàn)緩慢下降,與他們在中學,尤其是高中階段忽視體育鍛煉有直接關系。高考的壓力讓孩子基本上沒了鍛煉時間,身體素質下降。到大學階段,他們延續(xù)了高中的慣性,對體育鍛煉仍不重視。體育意識特別是運動鍛煉觀念的淡薄,是導致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持續(xù)下滑的重要因素。進入大學后,其他類型的娛樂方式也讓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越來越少。業(yè)余時間首選的生活方式中,吃飯聚餐、逛街購物與K歌三類成為大學生的首選。而首選體育運動的女生幾乎沒有,男生也少之又少。
2.2.2大學生不良的生活方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生活變得散漫、無規(guī)律,部分學生的生物鐘是完全顛倒的,凌晨兩三點睡覺,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常常是課都不去上了。加上現(xiàn)代社會信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智能化、網(wǎng)絡化的便利,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中宅男宅女比例明顯增多,教室、宿舍和網(wǎng)絡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缺少了體育運動鍛煉,缺少了必要的體力活動,都是造成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因素。
2.2.3體育課設置不盡合理。目前不少高校體育課設置上的不盡合理,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不太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大學生群體身體素質的下滑。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且體育課每周只有一次,體育鍛煉時間明顯不足。到了大三、大四,沒有了體育課,學生的體質狀況再次出現(xiàn)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在很多大學體育教學都采取選項課或俱樂部制,很多項目是選修,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全憑興趣和愛好,勢必會讓他們偏科,身體素質得不到全面的、均衡的鍛煉和提高。譬如說,長跑項目是很好的耐力鍛煉科目,引體向上是很好的力量鍛煉科目,體操是很好的柔韌鍛煉項目,但人們到大學校園里看看,有多少學生會從事這些項目呢?
2.2.4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的嚴重不足。近年來,國內(nèi)高校持續(xù)擴招,造成大學體育場地和器材的嚴重不足,人多地少,高密度的大學校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體質的改善。另外,運動設施布置的不合理也嚴重影響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2.2.5大學生自主體育活動組織的水平低。有專家說:“國內(nèi)大學里的體育社團自治組織數(shù)量太少,而這種社團是大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在國外,大中學校開展體育課外活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學生社團。我們的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原本就差,再缺少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就更差了?!?/p>
3結論與建議
改革創(chuàng)新出活力,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體育教育指導思想應該與經(jīng)濟時代發(fā)展需要相適應。現(xiàn)代高校的體育工作應該以人為本、以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安全為中心,強調(diào)終身體育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使其終生受益。那么,在當今社會下,如何進行高校體育安全防范工作?
3.1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應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優(yōu)化課程教學模式、更新課程教學內(nèi)容,樹立體育與健康新觀念,切實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水平。在保證體育教學安全的前提下,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資源,拓展教學時間、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和鍛煉需求,讓學生充分實現(xiàn)“學習體育、學會體育和會學體育”的發(fā)展目標。
3.2建設高質量的體育教師隊伍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做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所以,要鼓勵教師通過在職培訓、進修、專題講座等形式學習健康教育、醫(yī)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衛(wèi)生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課程的教學,提高教師知識結構;鼓勵學校的醫(yī)院(醫(yī)務所)、心理健康與學生管理中心的教師積極參與到體育安全健康的教學活動中,使體育教師、醫(yī)生、心理咨詢師及其管理者通力合作,形成一支高質量的體育安全健康教師隊伍,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質量[3]。
3.3出臺課程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jù)教育部《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及《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文件精神,規(guī)范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保障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根據(j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五條中的“學校應當對在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guī)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fā)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應當針對學生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內(nèi)容和預防措施”的規(guī)定。所以,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制訂體育與健康安全管理規(guī)定。
3.4完善制度上墻工作
各級各類學校應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現(xiàn)狀,制定“學校體育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并將制度在告誡學生的同時,在學校體育館、體育活動等場所的顯耀位置進行此類制度的上墻工作,以保證所有在學校的學生,都知道體育運動時應注意的安全防范意識,做到人人熟知,人人熟讀,確保學校體育安全工作的萬無一失。
3.5確保場地器材的安全
要加速解決學?,F(xiàn)有的設施不能滿足日益增多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運動的需求,創(chuàng)造條件,挖掘可用資源,不斷改善學校體育運動場地設施,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健康發(fā)展。
3.6學校體育工作安全防范預案設計與操作
為確保學校體育工作的安全,作為教學主體設計者——教師,概括起來說,需做到以下幾點:“寫、說、做和觀察”。
首先是寫:就是把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識和注意事項應體現(xiàn)在教案、授課計劃與教學大綱中。
其次是說:①時刻不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②將要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實行提前預告制度;③對于通宵上網(wǎng)等沒有休息好、考前沒有吃飯、心肺功能不齊等有疾病學生,教師有責任進行了解并告誡;④通過理論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體育健康的基礎知識。
再次是做:①配合醫(yī)務室做好學生健康檔案工作;②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或預練習制度;③做好制度上墻工作;④課前認真做好準備工作,檢查場地、器材,消除不安全隱患;⑤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由于不同原因會造成不同程度地傷害事故,為了最大程度減輕傷勢,在第一時間內(nèi)得到處理,應制定學校生命安全事件處置的流程[4](見圖1)。
表1 學校生命安全事件處置流程表
最后是觀察:運動中及運動后要注意仔細觀察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與臉色變化情況。
4結語
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他們的體質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發(fā)展和民族的盛衰。針對當今學大生體質健康持續(xù)不斷下降的現(xiàn)狀,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任務,為未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應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針對現(xiàn)實中學生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逐一研究出能管用、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改進辦法,一點一滴地去推行改革的細微舉措,積極推進大學生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張虎,楊西勇,等.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模式的思考[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21(5):71-74.
[2]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2012年全省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的通報[Z].杭州:浙教電傳〔2013〕431號.
[3]吳紅胤.高校體育傷害事故安全防范體系的構建[J].浙江體育科學,2014,36(4):67-69.
[4]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安全工作的通知[Z].杭州:浙教電傳〔2014〕345號.
Security Preparedness of Sport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ING Ju-ying
(Zhejiang Economic & 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progres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people's labor inten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problem of sports-lack is becoming prominent, close attentions are pai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problems of sports deficiency.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oor sports health consciousness and bad life style, and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the university P.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eform of modern university sports safety work should emphasize the people-oriented idea, focus on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ir lifelong sports ability and habit, provide them lifelong benefits.
Key words:physical health; college sports; sports safety; teaching reform
基金項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kg2013217)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3-0052-04
作者簡介:應菊英(1965-),女,浙江寧波人,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體育與體育教育.
收稿日期: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