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媛
摘 要:在新課程教學體系下,突出教師的教育特色,加強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把專業(yè)知識傳授同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yǎng)相結合,進行綜合性的準教師技能行為訓練。通過對各項教學技能的單項、多項進而綜合的訓練,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教學能力,本文主要談師范生板書技能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關鍵詞:師范生;技能;培養(yǎng);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一、師范生板書技能培養(yǎng)的多層次問題
(一)學校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問題
1.教育實踐活動的時間太短
我國的教育實習時間一般為5—8周,多在第7學期進行。而教育見習時間不定,一般在實習前一段時間安排,通常為幾學時。這樣就形成了我國教育實踐在時間方面的兩個顯著特點:
(1)時間短。當前大多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一般6周,一年的教學時間以36周計算,四年的教學總時間應為144周,這樣教育實習僅占總時間的4%,實習時間在學生整個學習時間中的比重太輕。
(2) 時間絕對集中。教育實習至今僅在第7學期進行,這與國外的做法正好相反,形成了實習時間絕對集中。
以上做法,造成我國教育實踐如下缺陷:
(1)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脫節(jié),學用分離,學習過程中不使用,應用過程中沒時間學。
(2)見習時間太短,流于形式。
(3)匆促而短暫的實習,不能全面,整體地訓練學生具備教師應有的素質,致使不合格教師走上教育崗位。
2.師范生板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用省寫,簡寫式。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是教師一邊講課,一邊板書,一節(jié)課結束,一版剛好寫完。常見的問題是教師講課時只注意口語表達而忽視了必要的板書。下課鈴響了,黑板上只有寥寥幾個字或者僅僅留下課題;或者只寫一些簡略句子、間歇式等。這樣下來,一則學生課上似乎聽懂,而課下難以鞏固復習;二則學生模仿的不規(guī)范性難以糾正。
板書層次不清,邏輯混亂。黑板板書也要像書籍一樣,講究布局,上下左右以及分欄都要留有一定的空白。知識的邏輯層及關系用序號來表示。然而常見的問題就是板書的標題序號混亂,板書位置任意,或者總體看不出一個中心主題。后者表現為板書隨意,寫了擦,擦了寫,學生來不及記錄,造成脈絡不清,重點找不到,不便于課后小結。
板書書寫潦草,隨意勾畫。如果板書字跡潦草、龍飛鳳舞、含糊不清,學生及筆記時不得不花費想當精力去推測,或者相互詢問訂正,勢必分散課堂凝聚力,削弱聽課效果。當然在黑板上對重點內容進行勾畫,繪制圖表,徒手畫一些實驗儀器裝置圖是必要的,但在強調重點時,對相關段落或文字信手加重或涂抹,就顯得很不雅致。
二、師范生板書技能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二)學校培養(yǎng)學生板書技能的相應措施
1.學校應制定相應的制度進行宏觀調控
為了提高師范生的板書技能水平,培養(yǎng)他們從師任教的基本素質,更好地為基礎教育及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現就進一步加強師范類學生板書技能訓練提出如下意見:
第一,各學院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明確板書技能的內涵、要求和重要意義。要加強對學生板書技能訓練的指導,積極開展有關能促進技能訓練的活動,營造濃厚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板書技能訓練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第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措施,切實保證板書技能訓練工作的正常開展。各學院要加強對學生訓練情況的了解與督查,檢查結果要在當月的綜合測評中公布。
2.開展組織化觀摩活動
近些年來,我國有些高等師范院校也曾先后編撰過一些關于教師教學技能的訓練教材,并開展了一些實際的訓練活動。根據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和特點,并借鑒上述經驗,可提出如下的訓練模式:
(1)認知。在開始掌握板書技能之前, 要形成掌握板書技能的動機,學習與它有關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這種技能的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因此,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明確掌握課堂板書技能的目的和意義,然后講解這項技能的基本知識、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這是進一步形成技能的前提和基礎。
(2)觀摩。教師在講解板書技能原理的基礎上,要進行正確的示范,并組織學生觀看優(yōu)秀教師教學的實況或錄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視覺形象,這樣可以避免盲目地嘗試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反饋。模擬教學進行之后,通過觀看錄像先進行自我分析,這是內反饋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對于人們自覺地掌握板書技能有重大意義。然后由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進行討論評議,指出其成功之處,并找到問題所在,根據問題的性質決定進行小循環(huán)、中循環(huán)還是大循環(huán)。
(4)成型。經過若干回合的反饋和循環(huán),學生就能初步形成比較熟練和穩(wěn)定的課堂板書技能。當然,技能的最終形成和完善不是在短時間內的幾次訓練就能達到的,這還有待于在今后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鞏固和提高。
2.學生自身學習、訓練
一名教師從開始從事教學職業(yè)的無風格教學到逐漸成熟,要主動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首先,按硬筆書法字帖和簡筆畫冊進行臨摹練習。通過練習逐步做到筆畫規(guī)范、結構合理、布局得體、速度適宜。然后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逐步脫手進行相關內容的粉筆字和粉筆簡筆畫的練習,自我評價逐步提高練習水平,練習一定要持之以恒。
(2)訓練與平時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備課時,教學板書版畫的設計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舍得下功夫。實踐活動中,將板書板畫的書寫與運用作為一大任務和一次鍛煉,認真操作,及時反饋評價與改進矯正。對板書板畫要逐課研究,認真探索實驗,從選材、布局、書寫、運用各方面進行精心練習,一點一滴地提高。
(3)加強學生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通過互相學習、共同探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板書板畫水平和藝術造詣。
3.學生合作學習及訓練
學生學習的組織形式分為三種:一是競爭性組織結構,學習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對立的;二是個別化組織結構,學習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獨立的;三是協作組織結構,學習者之間協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學習目標。
小組互動訓練是將全班分小組進行技能訓練,這一層次的訓練,著眼點在于教學場景的模擬、教研活動的開展和師范生在相互學習中進行借鑒,為個人自主訓練提供信息。
班團組織訓練是借助班團組織對師范生技能板書訓練的平臺,運用講座、技能競賽等形式提升師范生的板書技能水平,進一步激發(fā)個體自主訓練的主動積極性。
個人和小組訓練是基礎,班團組織訓練是提升。三個層次的訓練,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結合,在相互配合中發(fā)揮各自的作用,使師范生的板書技能訓練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