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竹 邵迪
[摘 要]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在梳理情景感知下移動搜索的目的和實現(xiàn)途徑的基礎上,為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圖書館學科服務搜索提供建議。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應從用戶層、自動感知服務層、情景層、數(shù)據(jù)感知發(fā)現(xiàn)層和資源層五個層次進行構建,包含門戶,提供統(tǒng)一檢索、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學術交流、人文教學、個性化推送、用戶交互等服務,并構建移動圖書館學科信息推薦的流程。
[關鍵詞]情景感知;移動圖書館;學科服務;移動搜索
[中圖分類號]G254.9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15)06-0081-07
1 情景感知的概念
1.1 情景
關于情景的定義有很多,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定義。例如,有文獻[1]22—23將情景定義為時間、位置、溫度、季節(jié)和用戶周圍的人的標志等。被引用最多的是戴伊(Dey)在其博士論文提出的定義[2] :情景是表明人、地方、用戶、應用以及用戶和應用交互對象等狀態(tài)的所有信息。
考慮到情景的計算機系統(tǒng)增加了人性化的色彩,體現(xiàn)了以人為中心的變化,因而考慮情景的時候是緊緊地圍繞用戶(人)的。為此,可將情景分為以下5個層面[3]3:
* 計算情景:計算資源信息、網(wǎng)絡狀況等。
* 用戶情景:用戶身份、用戶喜好、用戶位置等。
* 物理情景:溫度、濕度、亮度等。
* 時間情景:季節(jié)、月份、星期等。
* 社會情景:法律、制度、風俗、習慣等。
1.2 情景感知
情景感知技術起源于普適計算的研究,有文獻[1]23最早在1994年定義了情景感知,認為情景感知應用能夠自動適應情景,并將情景告知應用。也就是說,情景感知是使用戶設備能通過傳感器利用相關技術手段感知到當前情景,使設備的應用軟件能更好地適應情景、利用情景,并提供更好的服務,包括計算機、移動終端和普適計算環(huán)境的所有情景應用。情景感知的目的是計算設備依據(jù)傳感器感知到的用戶和環(huán)境的情景信息作出反應。情景感知按照情景客觀環(huán)境特征可分為主動情景感知和被動情景感知,按照用戶主觀特征可分為顯式感知和蘊含感知。
1.3 情景信息
時間、地點等情景信息是計算設備作出相應處理的重要依據(jù)。從情景感知計算和以用戶為中心的角度,情景信息分為以下幾類: 包括網(wǎng)絡、軟件、系統(tǒng)等的計算情景;包括用戶、準入信息等的訪問情景信息;包括歷史服務情景信息的人機交互歷史;包括用戶識別和身體特征信息的用戶情景;包括空間、時間、環(huán)境、活動情景信息的物理情景;包括突發(fā)事件等應急情景[4]25。
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目的及衍變
2.1 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目的
用戶情景感知移動搜索的目的是得到基于當時特定情景的最佳信息,并以此為據(jù)采取相應的應用。比如搜索某一地區(qū)附近的加油站地址時,系統(tǒng)能提供附近的相關加油站地址,并提供這些加油站的距離、當時的交通狀況、油費的價格等信息,最好有個綜合性性價比的排序。也就是說,用戶對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的目的在于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用戶情景環(huán)境的變化,自動篩選和過濾檢索結果,提供滿足用戶的信息,同時也能根據(jù)用戶的歷史搜索記錄向用戶提供用戶潛在需求的信息?;谇榫案兄囊苿铀阉魇俏磥碇悄苁謾C應用的一種服務模式。
2.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衍變
2.2.1 基于語境、情景的信息檢索?;谇榫暗男畔z索,情景指環(huán)境狀態(tài)和設置的集合,該集合能確定應用程序的行為,或者將發(fā)生的應用程序事件反饋給用戶[5]。上下文信息檢索,基于語境、情景的信息檢索,被視作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檢索的開端,主要強調把情景信息整合到檢索過程中,利用情景信息幫助分析語義(包括查詢任務的語義和信息內容的語義),以獲得更符合語義實際的檢索效果[6]。
2.2.2 情景信息檢索的集成。2005年出版的英沃森(Ingwersen)和賈夫林(Jarvelin)合著的《轉折——在情境中集成信息查尋與檢索》一書提出了與情境相關的整體主義認知觀,建立了基于認知觀的情景驅動的交互式情景信息檢索的集成框架。它突破了情景幫助分析語義這一單向功能,更加強調了任務、領域和信息系統(tǒng)情景下用戶行為的分析以及檢索的交互。自此引發(fā)了新一輪情景信息檢索的研究熱潮。研究的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1)情景信息的收集、融合、建模與管理。致力于情景推理及規(guī)范情景的語義建構和情景知識的管理[7—8]。2)情景信息檢索與新技術的結合。利用泛在計算方法和社會化方法改進基于情景的信息檢索[9—10]。3)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檢索。構建多功能的普適服務平臺[11]、將信念修正理論應用于模型化自適應信息檢索[12]等。4)情景信息檢索的評估。以實驗室為基礎從擴展評價、情景模擬、用戶研究三個方面對情景信息檢索的有效性進行評估[13]。
2.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
移動搜索的目的是高速準確地獲取信息資源,主要通過移動終端搜索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PDA、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促使基于情景感知的檢索從傳統(tǒng)信息檢索領域向移動搜索領域迅速拓展。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搜索在檢索發(fā)生的地點、檢索目的、用戶對檢索結果的要求、檢索結果的輸出等方面不同于基于情景的信息檢索(見圖1、圖2)。首先在檢索發(fā)生的地點上,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檢索發(fā)生在移動終端,基于情景的信息檢索發(fā)生在PC機;基于情景感知移動檢索以搜索結果的移動應用為主,基于情景的信息檢索以獲取相關文檔或網(wǎng)頁為檢索目的;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檢索既分析文本、圖表、音頻、圖片、多媒體等內容又分析情景,以加強有用信息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基于情景信息檢索僅致力于對內容的處理;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檢索對檢準率要求較高,同時要求提交的檢索結果簡潔,實用性強,基于情景的信息檢索強調人機交互,通過人進行情景感知,要求檢索者對檢索策略有精準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