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蔡宏斌,吳銀瓶,武國德,葛朝明,李鑫,李玲
軀體癥狀是綜合醫(yī)院門診中常見的就診原因,據(jù)報道在一般人群中的發(fā)生率為30%~40%[1],常見的軀體癥狀包括頭痛、疲乏、胸痛、背痛、頭暈等。研究表明,無論患者軀體癥狀的出現(xiàn)是否有特定的原因,軀體癥狀都與患者不良預后相關(guān)[2]。軀體癥狀還可導致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颊呓】祮柧?15(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是由Spitzer等編制的患者健康問卷分量表,是應(yīng)用廣泛的軀體癥狀篩查和評估量表之一[3-4],其中文版在綜合門診中被證明信度和效度良好[5],但其目前在卒中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尚無研究。本文將就其在卒中門診中的信度和效度展開研究。
1.1 一般資料 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年齡≥18歲,診斷為缺血性卒中,并且出院后在卒中門診復診的患者。排除標準為因視力、聽力、語言表達、意識及理解障礙無法完成量表檢查者。
1.2 患者健康問卷-15量表 PHQ-15包含15個條目,分別為⑴腹痛,⑵背痛,⑶胳膊、腿或關(guān)節(jié)痛,⑷痛經(jīng)及月經(jīng)其他問題,⑸頭痛,⑹胸痛,⑺頭暈,⑻一陣陣虛弱感,⑼感覺到心臟怦怦跳動或跳得很快,⑽透不過氣來,⑾性生活中疼痛或其他問題,⑿便秘、腸道不適感、腹瀉,⒀惡心、排氣或消化不良,⒁感到疲勞或無精打采,⒂睡眠有問題或煩惱。每項得分0~2分,總分30分。無軀體癥狀為<5分,可能有軀體癥狀為5~10分,輕中度軀體癥狀為10~15分,重度為≥15分[4-5]。
1.3 信度的分析方法[6-7]信度分析采用克郎巴赫α系數(shù)??死砂秃咋料禂?shù)反映的是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一般要求達到0.8以上。公式如下:
其中,K為量表中題項的總數(shù),Si為第i題得分的題內(nèi)方差,Sx為全部題項總得分的方差。
1.4 效度的分析方法[6-7]效度指標包括內(nèi)容效度、結(jié)構(gòu)效度和效標效度。
內(nèi)容效度指的是條目是否能夠代表所要測量的內(nèi)容或主題。本研究評價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反映各個條目對總分的權(quán)重。
效標效度是指量表測量結(jié)果與標準測量間的接近程度。本研究采用PHQ-15與癥狀自評量表-12(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12,SCL-12)[8]的相關(guān)性作為效標評價指標。
結(jié)構(gòu)效度是指問卷對某一理論概念的測量的程度。本研究選擇PHQ-15量表與自評量表患者健康問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貝克焦慮自評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及他評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DMA)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的相關(guān)性評價其結(jié)構(gòu)效度。
PHQ-9是國外社區(qū)醫(yī)療中常用的抑郁篩查自評量表[3],總分為27分,>5分提示可能存在抑郁。該量表在卒中人群中信度和效度良好[9]。
BAI是包含21項的自評量表,一般將其總分≥45分作為陽性的標準[10]。
本研究所用HDMA為17項版,總分<7分為無抑郁;可能有抑郁為7~17分;輕中度抑郁為17~24分;重度抑郁為≥24分[11]。
HAMA包括14條題目,總分≥29分為嚴重焦慮;≥21分為肯定有明顯焦慮;≥14分為肯定有焦慮;≥7分可能有焦慮;<7分則無焦慮癥狀[1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信度檢驗用克朗巴赫α系數(shù)評價。效度采用皮爾遜相關(guān)系數(shù)評價,P<0.05為結(jié)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研究期間共納入107例患者,其中男性47例(43.9%),女性60例(56.1%);年齡30~79歲,平均年齡(53.7±10.8)歲。
PHQ-15中最常見的癥狀包括頭暈(66.4%),感到疲勞或無精打采(61.7%),睡眠有問題或煩惱(57.9%),頭痛(57.0%)等(表1)。
2.2 信度檢驗結(jié)果 PHQ-15的克朗巴赫α系數(shù)是0.811,提示PHQ-15的中譯本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
2.3 效度檢驗結(jié)果 PHQ-15包含絕大多數(shù)的軀體癥狀,題目分布合理,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是將各條目的得分與總分做皮爾遜相關(guān),結(jié)果顯示:腹痛,背痛,胳膊、腿或關(guān)節(jié)痛,痛經(jīng)及月經(jīng)其他問題,頭痛,胸痛,頭暈,一陣陣虛弱感,感覺到心臟怦怦跳動或跳得很快,透不過氣來,性生活中疼痛或其他問題,便秘、腸道不適感、腹瀉,惡心、排氣或消化不良,感到疲勞或無精打采,睡眠有問題或煩惱等15項分項的r值分別為0.298、0.546、0.534、0.275、0.529、0.460、0.657、0.639、0.600、0.586、0.389、0.451、0.450、0.643、0.763(均P<0.001),提示PHQ-15中譯本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
以PHQ-15的得分與SCL-12得分做皮爾遜相關(guān),PHQ-15的效標效度為0.768(P<0.001),提示該量表效標效度良好。
PHQ-15與BAI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602(P<0.001),與PHQ-9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654(P<0.001),與HDMA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69(P<0.001),與HAMA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93(P<0.001),提示該量表結(jié)構(gòu)效度良好。
本研究表明PHQ-15在卒中門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信度研究中,PHQ-15的克朗巴赫為0.811,與英文版PHQ-15的結(jié)果相當,之前的研究顯示其克朗巴赫系數(shù)為0.78~0.87[4-5,12-13]。PHQ的效度從以下3個方面給予評價,(1)內(nèi)容效度:PHQ-15包含了絕大多數(shù)的軀體癥狀(呼吸道癥狀除外),可以很好地評價軀體癥狀。(2)效標效度,本研究采用SCL-12作為效標,與之前研究采用診斷結(jié)構(gòu)式臨床晤談指導手冊(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Ⅳ Axis I Disorders,SCID-I)金標準為效標不同[12,14],本研究采用SCL-12作為效標的原因如下:(1)本研究是針對門診復診患者的調(diào)查,適合采用簡單的量表,而SCID-I評價時間過長,不適用于門診;(2)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較短時間內(nèi)門診復查患者,尚不能滿足軀體化障礙診斷時間2年的要求。
本研究還提示卒中患者常見的軀體癥狀為頭暈、感到疲勞或無精打采,睡眠有問題或煩惱,頭痛等,與之前研究結(jié)果相似[4-5,8-9]。軀體癥狀的增加提示著焦慮和抑郁風險的提高,這也與之前研究結(jié)果相似[4-5,12-13]。
表1 患者健康問卷-15各分項得分
本研究的一個局限性為可能存在選擇偏移,本研究患者為卒中后門診復診的患者,并不是連續(xù)錄入患者,因此并不能反映卒中后軀體癥狀的發(fā)生率。此外,軀體體癥狀包括臨床上不能解釋的癥狀和有器質(zhì)性疾病而導致的軀體癥狀,PHQ-15無法區(qū)分這兩類癥狀。另外,本研究未對量表進行重測信度研究,這將在進一步研究中完善。
1 Kroenke K,Price RK.Symptoms in the community:prevalence,classification,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y[J].Arch Intern Med,1993,153:2474-2480.
2 Barsky AJ,Orav EJ,Bates DW.Somatization increases medical utilization and costs independent of psychiatric and medical comorbidity[J].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903-910.
3 Kroenke K,Spitzer RL,de Gruy FV,et al.A symptom checklist to screen for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J].Psychosomatics,1998,39:263-272.
4 Kroenke K,Spitzer RL,Williams JB.The PHQ-15:validity of a new measure for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somatic symptoms[J].Psychosom Med,2002,64:258-266.
5 錢潔,任致群,于德華,等.患者健康問卷軀體癥狀群量表在綜合醫(yī)院的篩檢價值[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28:173-178.
6 方積乾.醫(yī)學統(tǒng)計學與電腦實驗(第二版)[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1:238-254.
7 孫振球,徐勇勇.醫(yī)學統(tǒng)計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04-406,485-495.
8 陳樹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病雜志,2003,29:323-327.
9 鄭婷,石玉芝,張寧,等.病人健康問卷-9在卒中抑郁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北京醫(yī)學,2013,35:352-356.
10 鄭健榮,黃熾榮,黃潔晶,等.貝克焦慮量表的心理測量學特性、常模分數(shù)及因子結(jié)構(gòu)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10:4-6.
11 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8:121-126,184-187.
12 Interian A,Allen LA,Gara MA,et al.Somatic complaints in primary care:further examining the validity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15)[J].Psychosomatics,2006,47:392-398.
13 Han C,Pae CU,Patkar AA,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15) for measuring the somatic symptoms of psychiatric outpatients[J].Psychosomatics,2009,50:580-585.
14 van Ravesteijn H,Wittkampf K,Lucassen P,et al.Detecting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 with the PHQ-15[J].Ann Fam Med,2009,7:23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