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
【摘 要】返璞歸真,方顯本質。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使用自然原始的手法引導學生練習寫作,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三個回歸意識”理論應當作用于小學寫作教學,讓作文與自然接軌,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情感,讓作文和現(xiàn)實接軌,引導學生流露真實情感,讓作文與靈感接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才華。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具體參照小學寫作教學中此理論的做法,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三個回歸意識 小學語文 習作教學 本質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練習寫作的最初階段,學生普遍缺乏基礎,寫作內容空洞,很難接近現(xiàn)實,流露自身的真實情感。針對此類現(xiàn)象,教師應嚴格遵守“三個回歸”理論進行習作教學,逐步引導學生利用習作書法自身的真實情感,從而體會到習作的魅力所在。長期堅持,學生的習作水平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一、讓作文與自然接軌,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情感
習作內容無非是人、情、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最簡單的習作內容是對于景色的描寫。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引導學生觀察自然,體會自然景色的魅力,帶領學生抒寫對自然景觀的熱愛之情。學生通過此類訓練,能夠逐步掌握描寫景色的技巧,通過對景色的描寫直觀表達自身的情感。
例如,筆者為了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妙,逐步引導學生利用作文抒發(fā)自身對景色的真實情感,每月都帶領學生進行小范圍的郊游活動,每次郊游完成,筆者就要求學生寫一份游記,無關格式,只需要書寫自己看到的景色以及游玩過程中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通過此類習作練習,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自身的習作水平,能更為順暢地抒發(fā)自身的情感。
除此以外,筆者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每月開展親近自然的主體黑板報活動,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自然,并且將觀察到的內容寫在黑板上。筆者在黑板中刻意劃出一部分,讓學生每當有感慨,就自由書寫在劃出的部分中,從而逐步引導學生體會習作是自由的,是一種興趣,一種分享,從而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長此以往,筆者所教班級學生的習作水平直線上升,并且都基于真實的想法之上。
二、讓作文和現(xiàn)實接軌,引導學生流露真實情感
讀者通讀的每一篇優(yōu)質作文,都能夠通過文章感受作者當時的真實情感,從而和作者產生共鳴。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務必給學生樹立書寫真實情感的習作思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習作品格。
筆者為了鍛煉學生寫作的真實性,每周都會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專門設計一個演講主題,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演講的主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以是學習方面的、生活中的小問題,閱讀后意外發(fā)現(xiàn)甚至關于學校的環(huán)境,學校的政策等等,在保證學生有話可說的前提下進行主題設計。學生通過這類主題活動的鍛煉,逐步培養(yǎng)對自身經歷的事情進行思考的優(yōu)良習慣,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素材庫,從而在進行習作的過程中有話可說,并且說得真實,說得感人。
如“我眼中的同桌”這一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上臺大膽說出自己眼中同桌的形象。令筆者驚訝的是,學生十分勇敢客觀地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同桌形象,并且闡述了自己希望同桌能夠改進的地方以及值得表揚之處。作為演講者的同桌,能夠聽取演講者的意見,形成良性互動。最終,活動既鍛煉了學生說真話的習慣,同時還能夠促進同桌之間的友誼,一舉多得。
三、讓作文與靈感接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才華
每一篇文章都擁有一個獨立的靈魂,靈魂的特征能夠反映作者的習作風格,作為讀者最為幸運之處就是找到契合自身靈魂的文章。小學習作訓練也是如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過程中,應當細心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喜好,從而有針對性地推送相應的文章供學生學習。學生對自己喜好的文章會進行細致閱讀,從而吸收作者的寫作精髓,逐步提升自己的習作才華。
筆者在進行相應習作教學的過程中,喜歡設置題目,鼓勵學生通過多角度的思考,選擇自己喜好的習作風格進行寫作。如筆者曾設置給六年級學生《畢業(yè)生》這篇命名作文進行習作。有的同學天性活躍,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調描述小學六年的生活;有的同學較為感性,描繪細致但印象深刻的場景,表現(xiàn)自己對六年小學生活的思考以及情感;此外,還有一類學生思想天馬行空,運用小說題材,將自己的人格建立在一個虛擬的人物身上,通過此人的六年經歷襯托自己腦海中六年小學生涯應該出現(xiàn)的形式。大家各抒己見,運用自己最為擅長的模式進行習作,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自己的才能。
通過此類有針對性的習作教學,學生能夠逐步養(yǎng)成自身習作的獨立人格。當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積累了一定的素材,養(yǎng)成了優(yōu)良的習慣之后,就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四、結語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在小學階段合理使用“三個回歸”理論,可以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在學生進入習作訓練的初始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習作習慣以及積累素材庫,通過“三個回歸”的教學理論開展相應的習作訓練課堂,可以高效完成任務,并且能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