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繼東
摘要:一次學生實驗事故,引起我對實驗安全性的重視。安全教育是化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化學實驗中的安全意識,消除實驗中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化學實驗 安全措施 防患于
未然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96
化學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但是由于化學實驗的特殊性,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不安全因素,如高溫高熱的酒精燈,腐蝕性強、能灼傷皮膚或眼睛的各種溶液,有毒、有害的各種氣體,還有易燃、易爆物質等。本學期我在實驗教學中遇到的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讓我記憶猶新。所以我覺得在教學中應當注意研究安全方面的因素,確保實驗的安全。
一、事情的經(jīng)過
2014年10月的某一天,初三(4)班的同學們在實驗室進行“氧氣的制備和性質”這個化學實驗。作為任課教師,我在實驗室里仔細地來回觀察著學生的操作。突然,后面一個實驗小組傳來了喧嘩聲,我馬上走過去一看,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酒精燈打碎了,地上一片火,幾個學生完全愣住了,六神無主地站在一邊。旁邊是塑膠的桌子、椅子和柜子,這些塑膠制品極易燃燒,如果不及時把火撲滅,很可能將引發(fā)一場火災。 面對眼前的一切,我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按照課本上講的用濕抹布覆蓋,也不會有多大效果。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墻角的拖把,頓時眼前一亮。我連忙取了兩把拖把,趕回著火現(xiàn)場。一陣拍打,火焰終于熄滅了,實驗室里又恢復正常,學生又重新認真做起了實驗。 另外,本次學生實驗中有不少學生不是打破了試管,就是弄碎了玻璃管,讓我覺得非常惱火。
二、案例的分析
課后,我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事情的起因是該班xx同學取用試劑時,一不小心用他的衣袖勾倒了燃燒著的酒精燈,將酒精燈打碎了,酒精灑了一地,引起了不小的一片火。雖然事情的發(fā)生純屬偶然,但是從中也反映出不少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操作中有些學生態(tài)度不端正,粗心大意,動作毛糙
我發(fā)現(xiàn)大多學生進入實驗室后都顯得異常興奮,像脫韁的野馬,感覺什么都非常新奇,什么都想摸一摸,看一看,以至于對教師的講解比較忽視,真正操作起來卻手足無措,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照方抓藥;另外有些學生操作時態(tài)度不夠端正,動作顯得毛糙、不嚴謹。因此,實驗課前,要求學生要認真預習,了解實驗中的操作規(guī)定,復習課文中的有關內容。做到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熟悉實驗內容和步驟,了解實驗中各注意事項。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細化實驗步驟,強調動作的規(guī)范性,玻璃儀器要輕拿輕放,減少隨意性。
(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實驗安全方面的教學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安全意識強調得還不夠透徹,學生安全意識不強,學生實驗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隱患。如果實驗課前,作為教師,能多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強調一下注意事項,以引起他們的重視,也許就不一定會發(fā)生這一類事故。
(三)培養(yǎng)學生解決、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學生也掌握了不少理論知識和生活小常識,但他們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尚顯不足。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往往六神無主,束手無策。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就事論事地只注重講解知識點,還應當教會學生,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可以采取些什么辦法,如何應對。
三、引發(fā)的思考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學化學離不開做實驗。而學生的實驗課,基本上都是為了緊密配合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而開設的。它一方面能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在化學實驗中接觸到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質也是在所難免的。為了使每一堂實驗課都能安全、順利地開展,把一些不安全事故的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實驗課前,要求學生要做好實驗內容的預習工作,不搞形式,將這個工作落到實處。若能這樣,實驗時,學生就能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因手忙腳亂而可能引發(fā)的事故。
2.嚴明紀律。進入實驗室后,要求學生必須遵守紀律,不能隨意高聲喧嘩,按指定的組別進行實驗。在教師講解之前不能動手做實驗,實驗前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規(guī)格是否符合要求,若用品不齊全應請教師解決,不能隨意挪用其他組的實驗儀器和藥品。
3.進行實驗時,要聽從教師指導,嚴格按規(guī)定的實驗方法和步驟進行操作,細心觀察實驗現(xiàn)象,如實地做好記錄。除了準備實驗內容以外,還必須加強安全準備,強化安全意識。絕對不允許把各種藥品任意混合,以免發(fā)生爆炸、灼傷等事故;讓每個同學從思想上重視安全問題,消除事故隱患,把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4.用剩的藥品應交還實驗室處理,不能將藥品帶出實驗室。嚴禁在實驗室內喝水吃零食,實驗完畢,應把手洗凈后再離開實驗室。
5.加熱或傾倒液體時,切勿俯視容器,以防液滴飛濺造成受傷。加熱試管時,切勿將管口向著自己或他人。濃酸、濃堿液具有強腐蝕性,注意不要濺在皮膚、眼睛或衣服上。易燃試劑一定要遠離火源??扇細怏w點燃前,要先驗純。
6.知道實驗室中所有安全器材的存放位
置和使用方法;使用電器時要謹防觸電,不要用濕手接觸電器,實驗結束后,應關好水龍頭,排氣扇及切斷其他電源。注重培養(yǎng)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控制住局勢。出現(xiàn)事故,無論大小,都應及時報告老師。
7.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以及動作的熟練性。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演示實驗時要規(guī)范操作,給學生做好示范,另外在平時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動手,反復操練;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把安全事故的隱患降低到最低點。
8.在實驗課中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對
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光有教師的說教還是遠遠不夠的,增加一點學生的感性認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在化學實驗課中增加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模擬實驗操作,對正確實驗操作和錯誤實驗操作進行對照,將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有效性。例如濃硫酸的稀釋,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水倒入濃硫酸引起酸液飛濺的現(xiàn)象;細鐵絲燒紅后放入氧氣瓶里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使瓶底炸裂的現(xiàn)象;高錳酸鉀制氧氣試管口未向下傾斜造成冷凝水倒流致使試管炸裂的現(xiàn)象……使學生加深對操作錯誤引起危害的認識,然后再行進實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更能深刻理解正確操作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化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應當引起我們化學教師的高度重視。我相信:只要人人將安全問題當回事,并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化學實驗中的安全意識,做到安全在我心中,就一定能消除實驗的安全隱患,達到“防患于未然”的境地。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