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鴛鴦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5-0018-01
新課程倡導的教育評價體系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fā)展和學校教育質量提高的新型教育評價體系。因此,在新課程的引領下,推出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以教學過程和結果為評價范圍,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全部成果為評價內容的質性評價。我就以自己為例,說說在品德課堂中是怎樣來體現(xiàn)質性評價的。
一、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
新課標指出,“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fā)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不在于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苯處煈澷p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贊賞每一位學生的微小進步,贊賞每一位學生的努力付出。使學生在教師的贊賞性評價中獲得自信,這樣,不用一個統(tǒng)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就能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還有我們對學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適時的肯定、適度的鼓勵、積極的評價也能有效地維系學生參與的熱情,特別是評價的時機要適當,這樣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我在課堂中采用最多的是“激勵式評價”。例如在學習《我們的地球》時,學生展示了自己了解到的地球媽媽的地貌,我就通過學生的介紹分別對他們的學習給予一星到五星的評價。如果當學生的介紹不是很具體時,我就說“如果你把看到的說的再具體點,我就能身臨其境了”。我在試教中有個同學站起來回答,起先是給大家說夏威夷的,我就讓他具體說說,他說風景很美,后來說到了殖民地等等了,雖然他后面偏離了我的預設,但我對他的評價中也肯定了他的知識面很廣。當學生的表述出乎老師的預料,教師可以欣喜地說:“通過你優(yōu)美語言的介紹,我仿佛也看到那一望無際的沙漠”。
二、考核力度日?;?/p>
學生好品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養(yǎng)成的,那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結合《課程標準》及各年段的要求、教材要求的道德行為等,我們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標準,采用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家長參評、教師審評的綜合評價方式,把平時檢測記載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這樣,用不同的評價尺度去評價學生,就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我經常使用《教師觀察記錄表》和《小組評價表》?!督處熡^察記錄表》主要考察四個方面:課堂發(fā)言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任務完成的主動性和參與程度,作業(yè)完成的態(tài)度和準確性,考試成績的進步程度?!缎〗M評價表》是由小組長負責記錄的,包括日期、學習內容、組員、本次議題內容、情況記載、活動建議,為了調節(jié)氣氛特地設計了最佳表現(xiàn)者、最佳創(chuàng)意者、還需努力者三欄,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一次次討論中有所提高。這兩種表格大大加大了學生品德的考核力度。
三、評價形式多樣化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也就形成了品德形成中的個性差異。如果按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既扼殺了個性,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我采用了多元評價方式全面衡量學生的品德發(fā)展。
1.學生自評
根據自我情況,進行自評,可以從平時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等自我評價。例如,今天早飯我是自己去買的,沒有讓父母代勞;昨天作業(yè)完成后我自己整理書包了……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是實實在在的成長。
2.小組中評
學生互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對各成員進行評價?!芭杂^者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大家時時刻刻都在一起活動,接觸多了自然也了解多些。
3.家長補評
家長根據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這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法,有利于學生習慣等真實、有效的落實,使家長也參與孩子的品德形成中去,同時也加強監(jiān)督的作用。
4.教師總評
利用品德主體實施的量化評價再結合學生自評、小組中評、家長補評全面評價學生這一學期的表現(xiàn)。
四、品德成績正規(guī)化
學生的品德成績,不能簡單的用一句話來評定,也不能用一張試卷來代替,課堂中的表現(xiàn)也不能準確的判定,只能結合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從日常的生活中反映品德行為,所以只能把品德成績正規(guī)范、日常化。我們采用了“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它能記載學生平時點點滴滴的言行表現(xiàn),某一特定領域的努力與進步過程,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故事”,因而是評價學生最終發(fā)展水平、進步、努力、反省與改進的理想方式,相對于紙筆測試和其他快照式評價而言,成長檔案袋能向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提供豐富的內容,反映學生知道些什么、能做或不能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進步了什么。“成長記錄袋”里可存放如下內容:
1.小組評價表
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可以用小組評價表來呈現(xiàn),由小組長帶領其他成員對小組成員作出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
2.“收獲單”
在期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這學期的表現(xiàn)來個總結,把自己的收獲寫在“我的收獲單”上,寫好后可以給父母瞧瞧,也可以與自己上個學期做個比較,看看本學期收獲是否變多了。
3.“孝義教育”學生成長記錄表
學生的表現(xiàn)可以對照“孝義教育”學生成長記錄表,一學期快結束時,同學、家長、老師根據成長記錄表的內容綜合評定,確定學生的品德成績?!靶⒘x教育”學生成長記錄表的評比標準有:尊敬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父母,知道父母的生日,能在父母身體不適時予以照顧;熱情接待客人,家長與客人談話不隨意打岔;尊敬老師,接受老師的教導,能主動與老師交流;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樂意承擔集體任務,認真完成集體的工作,主動為集體服務;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誠實守信,不說謊,知錯就改,有責任心;借東西及時歸還,不隨意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休息。
……
質性評價測查了學生把知識和正確的道德判斷應用于行為之中的實際表現(xiàn),對學生的“知”“情”“意”“行”進行了全面的測評,有效地提高了品德學科的測試效度,同時,讓學生在評價中收獲到快樂,看到自己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