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寶
摘 要:所謂學生學會學習,就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積極探究、主動參與練習,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學習。
關鍵詞:積極;學習;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310-01
體育新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給體育教師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來選擇教學內(nèi)容,使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fā)展需要,并根據(jù)教材的性質(zhì),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進行教育,使學生在掌握有關知識、技能的同時,在運動實踐中體驗心理感受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積極探究、主動參與練習,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學習。
一、觀察能力——學會學習的前提
與其他學科不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要通過視覺和知覺對教師的直觀教學(包括示范、影視圖片、模型教具等)形成視覺表象或感知過程。因此,觀察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重要能力,是學生掌握體育動作技術的前提。在提高學生觀察教師示范動作的能力時,教師注意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精練、簡潔、正確的動作講解,同時完整法與分解法相結合的準確、規(guī)范的動作示范。此外,要充分考慮到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盡量做到讓所有的學生能夠全面的觀察到示范動作。在教師進行講解示范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哪一環(huán)節(jié)、是如何銜接的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老師的示范,然后教師做完后讓學生說出動作要領。再這樣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
二、合作意識——學會學習的核心
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合作,合作學習是體育教學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核心。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具有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啟發(fā)、補充、從而產(chǎn)生新的認識,體驗到積極愉快的情感,完成學習任務,進而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例如,在進行籃球運球的教學時,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學生在動作要領的掌握上、熟練程度上、球性上有較大差異,所以四個人做的運球水平參差不齊,這時候就讓學生展開內(nèi)部相互學習、競爭,看誰的動作進步大、看哪組的動作水平高。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對每一組都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有目的性的討論學習,讓學生從學會了到會學了,從而真實地體現(xiàn)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在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和新的教育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師要改變觀念,充分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通過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達到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目標。
三、探究能力——學會學習的關鍵
探究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讓問題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從而進一步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學習,循環(huán)往復形成了學會學習的探究能力。例如:在一年級的投沙包教學中,我首先發(fā)給每排學生沙包,讓學生自己體驗;然后我請幾位同學跟我一起做動作,看到我投的又高又遠后學生都會帶著崇拜、驚喜的呼喊“好遠”,這時候老師提出問題“我的動作跟這幾位同學的有什么區(qū)別”,讓學生分組去討論探究,學生會說我的腰有旋轉(zhuǎn)、胳膊掄的高、出手快等,讓學生帶著他們的發(fā)現(xiàn)再去體驗,體驗后很多學生依舊不是不夠遠,教師再進一步引入怎么旋轉(zhuǎn)腰、胳膊的運動軌跡等等,這樣通過師生、生生互動與探究,讓學生帶著問題一步步的了解到動作的要領,加快了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可以真正享受活動的樂趣,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體育活動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四、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學習的重點
體育運動是身體練習,更是腦力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想發(fā)展就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為重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把他們的思維由原來的被動思維變?yōu)橹鲃拥膭?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主動學習。例如,在進行動物模仿課教學時,首先老師說出我們要模仿的動物是大象,讓學生結合自己在動物園看到的大象進行模仿,學生的動作定會各式各樣,因為他們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來模仿大象的樣子。老師一定不能先做示范,否則大部分學生的動作都是在模仿老師的動作,同時也鼓勵學生不要模仿其他同學的動作,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新動作。然后進一步引入蛇、猴子、鴨子等等學生認識的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就鍛煉了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
五、利用器材——學會學習的主體
體育教學相對其他科目更能吸引學生,它是在室外教學,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器械,如果運用得當,對小學生來講就是“玩具”,而現(xiàn)如今小學體育課卻出現(xiàn)一種徒手教學的怪異現(xiàn)象,也就是體育教師空手上課,這是教學態(tài)度問題,任其很多器材在庫房養(yǎng)老生銹,良好的教育資源并未充分利用,對學生來說上體育課就是度日如年,恨不得取消體育課,這種現(xiàn)象應該杜絕,教師思想應該轉(zhuǎn)變,體育教學不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對學生來說,體育活動是打下良好身體基礎的關鍵因素。足球、田徑、跳馬等都是不錯的體育游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場地,現(xiàn)有教材,多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多鼓勵、表揚,讓學生充分感覺自身的價值存在感,不管輸贏,對比賽過程中學生的努力予以肯定,讓學生在比賽中充分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愉悅心情。
小學體育教學主要就是從樂趣的發(fā)展到興趣轉(zhuǎn)變的過程,需要教師因勢利導,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強烈的求知欲,讓他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的過程。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以一種愉快的心情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探索體育知識的奧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趣味多多,這也是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精髓所在。
總之,在體育的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多采用觀察、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會學生學會自己學習、自己主動練習,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由“學會”走向“會學”,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