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環(huán)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培養(yǎng)一批政治靠得住、學歷層次高、業(yè)務能力強、奉獻精神好的輔導員,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全面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建設;思考
本文僅就如何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展開討論,目的在于理清思路,進一步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角色定位不準確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不但肩負著大學生“人生導師”職責,還承擔了大量繁瑣事務。不少輔導員整天忙于瑣碎事務,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信息發(fā)布員”“廣播員”“保姆”,還是特殊情況下的“消防員”。總之,凡涉及學生的一切事務工作,都是輔導員分內的事。從新生入學后了解其基本資料開始,不定期持續(xù)性個別談話,到諸如評獎學金、困難補助、學生文體活動,黨員發(fā)展,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年級或班級會等等,到了畢業(yè)季為每人寫一段評語和推薦材料,辦理檔案及就業(yè)相關事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學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隨著時間、環(huán)境而變化,更多地需要面對個體。輔導員的工作猶如一個應變量,隨著自變量變化而變化、增加而增加。很多輔導員工作忙碌于繁瑣的事務性工作,起不到學生“人生導師”的作用,找不到自己工作的重點。
(二)個人發(fā)展空間有限
應該說輔導員的基本素質還是不錯的,進入這支隊伍要經過多道篩選,許多人是學生干部、黨員,是畢業(yè)生中的優(yōu)秀者,學校一些黨政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曾從事過學生工作,這都說明輔導員具備潛質。由于工作性質和日常工作量大的因素,輔導員投入科研的經歷有限,再加上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導致輔導員的職稱晉升阻力重重。這種工作要求高個人發(fā)展空間有限,易造成輔導員心理的不平衡,進而影響工作積極性的發(fā)揮。
二、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重視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建立和完善“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專兼職隊伍結合、全校緊密配合、學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構筑“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總體設想,針對當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確保人員到位,制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期規(guī)劃,按階段、分步驟推出相應措施和辦法:成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家課題組,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輔導員隊伍建設開展得深入化、日?;?,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端正角色,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首先不能認為輔導員就是“萬金油”,凡是與學生相關的一切事宜都屬于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這導致了輔導員奔波于日常瑣事中,無法及時根據思政工作的新變化提高應對能力,無法實現思政工作的目的。其次明確輔導員是高校教師和黨政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衡量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指標,以提升輔導員對所從事工作的使命感,不斷提高輔導員對自己所從事職業(yè)的認同感。
(三)加強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通過“養(yǎng)用結合”的方式使輔導員成為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專家。對輔導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既包括理論教育也包括實踐學習,因此要從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遠發(fā)展考慮,從制度建設入手并以制度建設為保證,不斷提高政治輔導員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業(yè)素質,以及調查研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統(tǒng)籌管理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社交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一是要認真對每位新上崗的輔導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教育學、心理學、青年學、管理學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輔導員職責、任務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使新輔導員對本職工作有初步系統(tǒng)的了解。二是做好長期在職培訓。定期組織輔導員進行業(yè)務學習,有計劃的、有步驟的選送輔導員參加與本職工作有密切聯(lián)系的學習培訓,讓輔導員通過讀碩士、博士研究生、脫產進修、出國深造、學習訪問等學習學生工作理論及相關知識及時地進行知識儲備和更新。
總之,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管理工作要注意研究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形式和新方法,以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