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胰腺頸體部腫物是指發(fā)生在胰腺頸體部的良性或低度惡性的腫物。此病可對患者胰腺的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過去,臨床上一直使用胰腺遠端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但該手術具有手術時間長、患者在術后恢復慢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高等缺點,因此不容易被患者所接受[1]。近年來的臨床研究證實,用胰腺中段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在術后恢復快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2]。為了進一步證實上述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胰腺頸體部腫物患者。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經上腹部核磁檢查或胰腺增強CT檢查得到確診。他們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0例。他們的年齡在22~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23±5.3歲。我們將這70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與乙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使用胰腺中段切除術對甲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胰腺中段切除術的方法是: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上腹部正中線上做一個7~12厘米長的切口,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使胰腺充分暴露。先觀察胰腺頸體部的情況,再觀察腫物與周圍重要血管是否發(fā)生粘連,然后將胰腺的上緣和下緣切開。對胰腺的頸體部進行游離(在游離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脾動脈、脾靜脈和腸系膜上靜脈),并在距離腫塊約1cm的位置將胰腺切斷,然后在胰腺殘端的胰管內放置引流管,最后對患者進行空腸Roux-en-Y吻合術。
1.2.2 我院使用胰腺遠端切除術對乙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胰腺遠端切除術的方法是: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上腹部正中線上做一個7~12厘米長的切口,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使胰腺充分暴露。對患者胰腺周圍的韌帶進行分離和內翻,然后將腫物與胰腺的遠端一同切除,最后對患者進行空腸Roux-en-Y吻合術。
手術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則表明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甲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明顯少于乙組患者,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乙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甲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乙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例/%)
胰腺頸體部腫物是臨床上常見的胰腺疾病。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使用胰腺中段切
除術治療此病不僅效果確切,而且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在術后恢復快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3]。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臨床醫(yī)生在使用胰腺中段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手術的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患者的脾血管、膽總管和十二指腸系膜靜脈,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4]。②一定要選擇腹正中線作為手術的入路處,以減輕手術對患者重要臟器的損害,并縮短手術的時間。③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要盡量將胰腺周圍的淋巴結清除干凈,并盡量將腫物切除干凈。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胰腺中段切除術進行治療的甲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明顯少于使用胰腺遠端切除術進行治療的乙組患者,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乙組患者,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乙組患者。這與白曉楓、孫躍民、趙東兵等人[5]的研究結果相似。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用胰腺中段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在術后恢復快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因此,該手術可作為臨床上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的優(yōu)選方法。
[1]李勝,李濤.胰腺中段切除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物11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07):824-825.
[2]郭峰,徐澤寬,錢祝銀等;胰腺中段切除術在治療胰腺頸體部神經內分泌腫瘤中的臨床應用[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11):1635-1637.
[3]李偉強,竇科峰,段濤等;胰腺中段切除術治療良性和低度惡性胰腺頸體部腫瘤:附32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 14,23(03):278-282.
[4]田恒宇.中段胰腺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良性腫瘤臨床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3):1693-1694.
[5]白曉楓,孫躍民,趙東兵等;胰腺中段切除術治療胰腺頸體部腫瘤26例[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41(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