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西平縣人民醫(yī)院內科 河南 駐馬店 4639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護士人力資源的分配和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護理服務的質量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分層管理制度是一種新型的護理人員管理制度。醫(yī)療機構實行該制度旨在通過對護士進行分層管理,達到合理分配護理人力資源、充分發(fā)揮每位護理人員作用的目的。為了探討對護士實行分層管理對其護理工作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我們對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工作的20名護士的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工作的20名護士。我們將這20名護士隨機分為分層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各有10名護士。這些護士均為女性,她們的年齡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25.4±4.6)歲。她們的工作時間在1~23年之間,平均工作時間為(6.5±3.4)年。在這些護士中,有4名護士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有10名護士具有大專學歷,有6名護士具有中專學歷。在這些護士中,有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3名,護士14名。在這些護士中,有未婚者5名,已婚者15名。兩組護士在年齡、學歷、資歷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我們選取60例消化內科的患者作為兩組護士的護理對象,將這60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他們的年齡在20~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8±5.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讓分層組護士對甲組患者進行護理,讓常規(guī)組護士對乙組患者進行護理。
對常規(guī)組護士進行常規(guī)管理,進行常規(guī)管理的方法是:對護士進行常規(guī)的排班安排及工作分配,要求其按照護理人員操作規(guī)定嚴格進行護理操作。對分層組護士進行分層管理,進行分層管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層級劃分 將分層組護士按照工作時間、職稱、學歷及能力分為5個層級。其中,第1級為助理護士(從事護理工作1年或1年以內,已掌握基本護理技術,已通過護士執(zhí)業(yè)注冊考試,且獲得執(zhí)業(yè)證書),第2級為初級責任護士(從事護理工作1年以上,已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注冊證書,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第3級為高級責任護士(從事護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護師及護師以上職稱,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應變能力較強),第4級為責任組長(從事護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管護師及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具備教學、管理、科研能力),第5級為??谱o士(從事護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任護師及主任護師以上職稱,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并具有護理專長,可解決專科護理問題,能協(xié)助護士長進行管理)[2]。
1.2.2 進行分層培訓 對各級護士進行相應的培訓,為其制定不同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對助理護士進行新護士規(guī)范培訓,加強和鞏固其護理技術。對初級責任護士進行基本的護理技術強化培訓,以提高其專業(yè)知識、應變能力及搶救技能。對高級責任護士進行護理技術強化培訓,以進一步提高其專業(yè)知識、技能及應變能力。讓責任組長和??谱o士去省內或省外的專業(yè)培訓基地參加進修,學習新的護理技術和知識。
1.2.3 制定排班模式 將這10名護士分成2個責任組,每組各有5名護士,讓這2組護士輪流對甲組患者進行護理。每個責任組由1名??谱o士、1名責任組長、1名高級責任護士、1名初級責任護士和1名助理護士組成。按照APN排班模式對兩組護士進行排班,將夜班時間定為20:30~次日8:00,中班時間定為7:00~14:30、16:30~21:00、5:30~8:00,白班時間定為8:00~11:30、13:30~17:00[3]。在早晨、上午和中午治療護理工作繁忙的時刻加派護士進行值班。
觀察并比較兩組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根據(jù)《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guī)范》及《醫(yī)院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中規(guī)定的關于護理質量的評定標準對兩組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具體考核項目有技術操作質量、病房管理質量和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每個考核項目評分的滿分為100分。同時,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20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對護理服務粵滿逸
我們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層組護士的技術操作質量的評分、病房管理質量的評分、護理文書書寫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護士,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層組護士護理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護士護理的患者(P<0.05),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及患者對其護理的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x±s,分)
分層管理法是根據(jù)護士的工作能力對護士進行管理的方法。醫(yī)院對護士進行分層管理可達到合理分配護士人力資源,充分發(fā)揮每個層級護理人員作用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在對護士進行分層管理的同時,還對各級護士進行了相應的護理技術培訓,提高了其工作能力,進而有效提高了其護理質量[4]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護士實行分層管理可有效提高其護理工作的質量及患者對其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管理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吳明蘭.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5): 70.
[2]方秀敏. 護士分層次使用在干部病房中的實踐及效果[J]. 當代護士: ??瓢? 2010, 8: 192-193.
[3]陳鳳英, 董潔. 民營醫(yī)院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3A): 62-63.
[4]劉紅, 張美燕. 分層次管理模式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 2011, 25(6B): 1562-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