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健芬,譚慶紅,魏道儒,師瑞月,徐正磊,張定國,宋 洋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improved table
tennis method for fixing sengstaken-blakemore tube
Yan Jianfen,Tan Qinghong,Wei Daoru,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Guangdong 518000 China)
?
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嚴健芬,譚慶紅,魏道儒,師瑞月,徐正磊,張定國,宋洋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improved table
tennis method for fixing sengstaken-blakemore tube
Yan Jianfen,Tan Qinghong,Wei Daoru,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Guangdong 518000 China)
摘要:[目的]評價改良乒乓球固定法三腔二囊管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90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病人按不同的固定胃管方法分為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滑輪裝置牽引方法固定;觀察組采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比較兩組止血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病人耐受程度。[結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成功置管,對照組與觀察組止血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減少(P<0.05),病人耐受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法。
關鍵詞:三腔二囊管;改良乒乓球法;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并發(fā)癥;耐受程度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償病人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常起病兇險,致死率高[1]。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仍是目前首選的緊急止血措施[2],傳統(tǒng)三腔二囊管固定方法通過滑輪裝置加重力牽引方法達到壓迫止血作用,但病人一般需較長時間采取強迫仰臥位,身體極度不適,痛苦不堪,且容易引起墜積性肺炎、壓瘡等嚴重并發(fā)癥,耐受性差[3]。我科自2009年開始使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進行壓迫止血,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從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病人中選取使用改良法或傳統(tǒng)法固定三腔二囊管病人90例。納入標準:①臨床表現(xiàn)為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包括嘔血或柏油樣便),估計出血量大于1 000 mL;②既往有肝硬化病史或影像學檢查證實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③病程中胃鏡檢查證實此次消化道出血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④予生長抑素或類似物治療后仍有活動性出血,需要插入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對照組43例,女8例,男35例;年齡26歲~72歲(45.0歲±17.3歲)。觀察組47例,女9例,男38例;年齡25歲~73歲(47.0歲±19.8歲)。
1.2插管前準備先向病人解釋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目的、方法及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以取得病人配合。置管前先向胃囊、食管囊注氣檢查氣囊是否漏氣,管腔是否通暢,并測試氣囊的注氣量及壓力,然后將氣囊內氣體抽盡,床旁備止血鉗、剪刀等。
1.3插管方法使用液狀石蠟充分潤滑三腔二囊管表面及管內,把沙氏導絲插入三腔二囊管內(注意輕柔操作)。從病人一側鼻孔內插入三腔二囊管,邊插邊囑病人做吞咽動作,直至插至55 cm~65 cm,抽出胃內容物后向胃囊充氣(150 mL~200 mL),拔出沙氏導絲,向外牽拉三腔二囊管,直到外拉有明顯阻力時固定,食管囊根據(jù)病人反應程度注氣80 mL~100 mL[4]。
1.4固定方法對照組選用滑輪裝置,以500 mL生理鹽水作為重物(約500 g),應用牽引法固定三腔二囊管。觀察組在乒乓球的兩端開兩個小孔(沿中軸線位置開孔,小孔直徑相當于三腔二囊管的外徑),將乒乓球沿經(jīng)線剪開一側備用。將三腔二囊管嵌入備好的乒乓球中,在球與病人鼻翼接觸處墊上紗布塊,用透明膠布固定乒乓球,在露出乒乓球處的三腔二囊管處做一重要標記以觀察固定情況。
1.5效果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止血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病人的耐受程度。止血效果采取胃管沖洗和監(jiān)測血紅蛋白的方法,即插管的24 h內三腔二囊管壓迫后予反復胃管沖洗,沖洗液不含血性液,且血紅蛋白穩(wěn)定則為出血完全停止,判定為止血有效,否則為止血無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護理及臨床并發(fā)癥觀察指標(病人鼻腔皮膚破損、體位限制不適、壓瘡發(fā)生率、胸痛發(fā)生率);耐受程度采用評分量表評價,根據(jù)病人對插管過程的耐受程度分為4級:接受、一般、勉強接受、不能接受。
1.6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計量資料的分析采用兩樣本t檢驗,兩組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人一般情況比較本研究共納入90例符合標準的病人,其中觀察組47例、對照組43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情(根據(jù)血壓、心率、血紅蛋白濃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
2.2兩組臨床止血效果比較兩組病人兩種插管成功率均為100%。對照組與觀察組在24 h內的臨床止血效果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臨床止血效果比較 例(%)
2.3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鼻孔周圍皮膚破損、體位限制不適、壓瘡、胸痛發(fā)生率均顯著下降,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例(%)
2.4兩組病人耐受程度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耐受程度比較 例(%)
3討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是臨床急危重癥之一,病死率高達30%,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仍是目前臨床最有效的緊急止血措施[4]。本研究的前期研究采用導絲輔助插三腔二囊管發(fā)現(xiàn)插管成功率明顯提高[5],在此基礎上改良了三腔二囊管固定方法,與傳統(tǒng)法相比,兩者止血成功率相當,但并發(fā)癥明顯減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應用傳統(tǒng)法固定三腔二囊管,三腔管和外鼻道往往不能成一直線, 二者之間容易形成一個夾角, 同時肝硬化失代償期病人凝血功能較差,所以極易造成鼻黏膜擦傷出血, 給鼻腔護理帶來一定的困難。而應用改良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因乒乓球與鼻尖接觸面平滑,可以避免損傷鼻腔周圍的皮膚組織,鼻孔周圍皮膚破損發(fā)生率顯著下降,從而減少了病人的痛苦。第二,由于傳統(tǒng)懸掛法需要長時間采取強迫仰臥位,受牽引裝置的限制而無法自由變換體位,容易引起病人背部及臀部循環(huán)障礙,從而導致壓瘡的發(fā)生。改良法則無需傳統(tǒng)的牽引裝置,無強迫體位,避免長時間的體位受限,顯著降低壓瘡的發(fā)生率。第三,與對照組相比,改良法在病人活動時能保持恒定的牽引力,能有效地避免回縮-牽拉現(xiàn)象造成牽引力的變化,從而顯著減低胸悶及胸痛的發(fā)生率,進而使病人對三腔二囊管的耐受率提高[6]。同時,在病人舒適度及耐受程度方面,改良法明顯改善病人舒適度,耐受性好,護理工作難度降低。第四,采用傳統(tǒng)懸吊法固定三腔二囊管,病人需要長時間的體位受限,活動不便,不利于床上大小便,強迫體位也容易產(chǎn)生病人肢體麻木、腰酸背痛,常出現(xiàn)煩躁不安、失眠等。改良法則無需強迫體位,可隨意翻身、側臥、坐起等,從而顯著降低失眠的發(fā)生率,病人滿意度及接受度較好。第五,研究證實,相比傳統(tǒng)法,改良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只需單人就能完成,且能顯著減少固定帶來的時間,這對病人的下一步急救治療提供寶貴機會,尤其在夜班值班期間,減少操作時間更是至關重要的。最后,傳統(tǒng)固定法需要準備滑輪裝置及500 g牽引重物,占空間大,不利于床邊護理工作的開展。而采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顯著減少對鼻翼壓迫,皮膚破損率低,并且對病人語言交流影響小。
綜上所述,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臨床止血效果明確、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病人耐受好等優(yōu)點,同時還能減少護理工作時間、降低護理成本、省力等優(yōu)勢,是臨床上急性止血的有效方式之一,更是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陸京京,張莉,周麗雅,等. 影響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住院患者預后的有關因素分析[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11(6):520-523.
[2]顧潔玲.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治療中應用與護理[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1(1):25-26.
[3]陳樹如,朱樹人.非牽引雙氣囊三腔二囊管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1997,32(10):592.
[4]王曉莉.食管胃底靜脈破裂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8(20):39-41.
[5]宋洋,徐正磊,李迎雪,等.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2,3(19):2930-2931.
[6]田茂容,黃蕓,謝德芬,等.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期間患者不舒適原因與處理對策[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9,32(1):51-57.
(本文編輯李亞琴)
收稿日期:(2014-09-30;修回日期:2015-08-14)
作者簡介嚴健芬,主管護師,本科,單位:518000,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譚慶紅(通訊作者)、魏道儒、師瑞月、徐正磊、張定國、宋洋單位:518000,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
基金項目深圳市衛(wèi)生計生系統(tǒng)科研項目,編號:201402016。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5.026
文章編號:1009-6493(2015)09A-3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