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基礎;興
趣;形式;游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4—0089—01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當前,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識字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一個字,學生學一個字,然后讓學生大量地開展重復書寫練習,機械記憶。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好,且有礙于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識字教學很有必要進行改革。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要夯實“四個基礎”
有道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使小學生能夠實現(xiàn)高效率地識字,就要特別注重筑牢識字的“四個基礎”。一是要筑牢拼音的基礎。要使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聲調及其各自發(fā)音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確保見面即認,聽寫熟練。二是要筑牢筆畫基礎。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如先橫后豎(干),先撇后捺(八)等要熟練運用。三是筑牢認讀基礎。要做到字不亂讀,音不亂發(fā),互補混淆,準確辨別,規(guī)范認讀。四要筑牢書寫基礎。即要養(yǎng)成工整書寫和按筆畫順序書寫的良好習慣。筆順是否正確,關系到書寫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壞。
二、要注重興趣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首先,利用聲音、圖像、動作、情景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對所識生字的第一印象深刻。例如,在教學與動物有關的生字時,筆者鼓勵學生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玩具。把動物頭飾帶到課堂上,并讓學生認字,通過看看、想象、說說、讀讀、認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認字識字,教學效果顯著。其次,在教學中,筆者抓住小學生喜歡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把游戲、競賽和表演引入課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順利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最后,拼音、筆畫、認讀、書寫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如果要求過高、過急就會撲滅學生燃起的興趣之火,使教學實效大打折扣。
三、變換形式巧識記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jù)這一特征,想要讓學生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以單一的形式進行。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如,“十”加偏旁變?yōu)椤笆病奔庸P畫變?yōu)椤扒?、土、士、干?“辛”去掉上邊的變?yōu)椤笆?,去掉下邊的變?yōu)椤傲ⅰ?。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時,可以請“小老師”來領讀,給他們一種成就感。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形式。復習詞語時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方法。
四、多運用識字游戲
1. 開火車游戲法。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地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有好處。在游戲方法上筆者進行了“改良”,一開始,先用掌聲和口令與學生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環(huán)城火車和翻山火車等等。
2. 歡樂對對碰游戲法。這個游戲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靈活識字的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第二冊《小母雞種稻子》中,在鞏固階段,筆者出示了“單人旁”和“也、本、木、火”等字,讓同桌進行“歡樂對對碰”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把部件和漢字組成新字,“單人旁”和“火”字碰撞后形成“伙”。
五、教給學習方法
為了讓學生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漢字是屬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形聲字,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打、掃、抱”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筆者先分析,再讓學生正確區(qū)分并掌握。在分析獨體字時要用筆畫分析法,如,“木”字是由橫、豎、撇、捺四筆組成。分析合體字時要用“部件”分析法。如,學習“杏”字時,可以這樣分析:“杏”是上下結構,上面是“木”,下面是“口”,合起來就是“杏”。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組詞造句識字,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字義,不但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發(fā)散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