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我院40例妊娠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再選取4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婦作為對照組。測定兩組的總甲狀腺素、游離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糖化血紅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并與妊娠糖尿病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總甲狀腺素、游離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明顯下降,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水平明顯上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顯著,P<0.05。結論 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是引起妊娠糖尿病的重要影響因素,甲狀腺功能檢測對妊娠早期孕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妊娠;甲狀腺功能;糖尿??;相關性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孕婦妊娠前未患糖尿病或有潛在性糖耐量減退,妊娠后才出現(xiàn)糖代謝紊亂,通常分娩后會自行恢復,但是極有可能在將來患上2型糖尿病[1]。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十分惡劣,對母嬰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妊娠糖尿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據研究,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胎兒的發(fā)育和存活有著重大的聯(lián)系,是孕婦流產、早產的一個危險因素。雖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無明顯臨床癥狀或無癥狀,但可使孕婦的代謝出現(xiàn)紊亂,導致機體受到損害[2]。為了探究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我院對80例妊娠孕婦進行了分組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40例妊娠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再選取4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婦作為對照組。兩組孕婦均排除妊娠前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其中,對照組年齡21~47歲,平均年齡為(36.56±2.36)歲;孕周為32~41w,平均孕周為(35.06±1.37)w。觀察組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為(35.35±2.12)歲;孕周為31~41w,平均孕周為(34.06±1.26)w。兩組孕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孕婦均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ml,使用貝克曼庫爾特UniCel DxI 8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總甲狀腺素、游離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空腹血糖水平;另抽取2ml肘靜脈血采用日本京都ADAMSTMA1c HA-8160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的總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糖化血紅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 結果
觀察組總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HbAlc)與空腹血糖(FBG)水平明顯上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妊娠糖尿病是一種高危妊娠,對母嬰影響極大,可導致胎兒畸形、巨大、呼吸窘迫、血糖過低等,造成新生兒發(fā)育不良,還可能引起孕婦早產、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甚至死胎,孕婦流產率高達15%~30%,而巨胎發(fā)生率高達25%~42%。據醫(yī)學報道,世界妊娠糖尿病發(fā)病率約為14%左右,而我國就占了5%,是產科中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4]。年齡、肥胖、家族糖尿病史等因素是妊娠糖尿病患者主要的高危影響因素,患者妊娠期多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多尿癥狀,易引發(fā)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
甲狀腺激素是人體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的必須激素,對胎兒的發(fā)育和存活有著巨大影響,醫(yī)學研究證明,大多數胎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和呆小癥都跟妊娠期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5]。
對于妊娠早期孕婦而言,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直接影響到整個妊娠過程,是造成早產、流產的危險因素。在孕期中,孕婦的甲狀腺體積會增大,甲狀腺素分泌也隨之增多,故而總甲狀腺素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值升高。由于妊娠可使母體運輸激素的蛋白出現(xiàn)變化,甲狀腺組織增生, 新生腺泡隨之增加,從而引起孕婦的甲狀腺功能異常,游離甲狀腺素及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降低,最后導致孕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據醫(yī)學證明,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直接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升高,使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受到損害,給妊娠結局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總甲狀腺素、游離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指標明顯低于正常妊娠的對照組,而相應的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指標隨之升高,且明顯高于正常妊娠孕婦,說明甲狀腺功能指標與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指標呈現(xiàn)的是負相關的關系,甲狀腺功能減退使得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綜上所述,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是妊娠糖尿病的一項重要監(jiān)測指標,孕婦甲狀腺功能減退,可造成孕婦不良的妊娠結局,因此要在孕婦的孕期中盡量將甲狀腺功能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才能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從而減少早產、流產、巨胎、胎兒發(fā)育異常等風險,保證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春莉,黃卉,李秋紅.妊娠早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09):747-748.
[2]鄒莉.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5,22(02):179-180.
[3]李宣,孫丹華,田利華,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甲狀腺功能的改變[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12):1337-1338.
[4]夏玲玲,雷晨.妊娠糖尿病婦女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3,26(19):143-144.
[5]賀昌華.甲狀腺功能異常對孕婦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17):139-141.編輯/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