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士分層管理對婦科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婦科收治的484例患者和34例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實驗組:采取護士分層管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實施后,實驗組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考核、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護理文件書寫等護理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P<0.05),試驗組患者對護士態(tài)度、護理技術、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等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士分層管理不但有利于護士的合理利用,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
關鍵詞:護士分層管理;婦科;護理質量;滿意度
近年來,人們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婦產(chǎn)科是一個較大的科室,患者特別多,病情也較為多樣化,給護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2]。從2014年1月~12月我院根據(jù)醫(yī)院婦科的實際情況,在科室人員不變的情況下采取了護士分層管理模式,不但有效提高了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而且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婦科收治的484例患者和34例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期間護理人員不變,年齡22~48歲,平均(34.1±11.2)歲,職稱包括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以及護士等。2013年1月~12月我院采取了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242例患者,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32.9±24.3)歲。2014年1月~12月采取了護士分層管理模式,242例患者,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31.7±23.6)歲。兩組患者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觀察組采用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具體措施為:根據(jù)護理人員的年資、職稱、學歷及業(yè)務能力等方面設立不同的護士層級,并制定各層級相應的崗位職責。具體管理模式為\"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層級管理模式[3]。每個病區(qū)配置1名護士長,設為2個護理大組,各配置1名護理組長;每個護理大組分為2個護理小組,各配置1名責任護士及1名助理護士。各層級護士崗位職責:護士長負責相關行政和業(yè)務管理工作,確保全科護理質量安全有效地良性運行,協(xié)調大組內護理工作的分工,負責6~8例患者護理工作的同時,對下級護士工作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協(xié)助解決危重、疑難的護理相關問題。5年至10年婦科護理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擔任責任護士,主要負責小組內患者的各項治療、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及康復指導等工作,參加A、P、N班次倒班,指導下級護士部分業(yè)務工作,按計劃對下級護士進行業(yè)務培訓及考核。5年以下婦科護理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擔任助理護士,在責任護士的指導下負責病情較輕患者的檢查指導、生活護理及無創(chuàng)技術操作、出入院辦理等護理工作,新畢業(yè)護士工作滿2年后,經(jīng)考核合格可參加A、P、N班次倒班。護理部及科室根據(jù)不同層級護士的能力要求制定并實施相應的培訓計劃,由高年資護理人員定期對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指導、培訓及考核。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達標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考核、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護理文書等護理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士態(tài)度、護理技術、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等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婦產(chǎn)科住院患者特別多,而且病床周轉較快,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量特別大,一名護理人員有時要同時護理10個以上患者[4],難以避免一些工作遺漏。此外,部分低年資的護理人員其護理經(jīng)驗不足,往往容易導致一些護患糾紛。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后,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考核、基礎護理、消毒隔離以及護理文件書寫等護理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思想核心為因材施用,確保每名護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技能,并可大大提高護理人員的進取精神。采用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后,患者有了固定的護士醫(yī)師,加強了護患溝通,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護士分層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護士的合理利用,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YoneyamaK,IkedaJ.The effects of dietary calcium and protein in take on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during early and latestages of pregnancy[J].Nihon Koshu Eisei Zasshi,2010,57(10):871-878.
[2]劉歡,張小林,曹艷華,等.無陪護護理模式對婦科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3):435-436.
[3]周憲群,顧培鈺.護士層級管理在提高醫(yī)院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3,6(9):38-39.
[4]胡芳.柔性管理在婦產(chǎn)科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1,9(7):1759-1760.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