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心動圖診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對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新生兒病房收治的324例患兒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進行心臟檢測分析。結果 59例新兒生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疾病,超聲心動圖檢出率為18.20%。其中,室間隔缺損患兒21例,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4例,房間隔缺損患兒11例,肺動脈口狹窄患兒4例,法洛四聯(lián)癥患兒3例;主動脈狹窄患兒2例,左室發(fā)育不良患兒2例,單心室畸形患兒1例,完全性心內(nèi)膜墊缺損1例。結論 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可做出準確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先天性心臟??;超聲心動圖
新兒生先天性心臟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嚴重危害患兒的生存質量,阻礙其發(fā)育,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心臟增大或肺動脈壓的增高,便會失去治療的機會。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對新生兒患者心房、心室、主動脈弓、動脈導管等結構的病灶進行檢查,可提供準確的信息,很多先天性心臟病得到準確的診斷,并得到及時治療。本文結合我院收治的患兒,采用超聲心動圖技術,對初診為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進一步確診與分析,現(xiàn)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新生兒病房收治324例患兒,其中41例(足月出生兒37例,早產(chǎn)兒4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皮膚青紫、吃奶困難等表現(xiàn),聽診發(fā)現(xiàn)心臟有雜音,經(jīng)心電圖提示初期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我院超聲科對324例新生兒均進一步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進行檢查,其中男174例,女150例;出生體重2380~4150g,平均體重3520.63g;新生兒年齡1~25d,最小年齡為出生后1h,平均年齡12.60d。
1.2方法 采用飛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和飛利浦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進行檢查,儀器探頭頻率為2.5~5.0MHz。每臺超聲檢測儀至少配有2個采集像頭,一個為2~2.5MHz的低頻率探頭,另一個為3.5或更高的高頻率探頭。在新生兒患者在睡眠或安排的仰臥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若患兒哭鬧不能配合檢查時,要使用鎮(zhèn)靜劑。超聲心動圖分別采集M型成像、二維成像、彩色血流成像、多普勒脈沖頻譜、視頻顯示器,選擇檢查心尖四腔切面、心底短軸切面、主動脈弓切面、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大動脈短軸切面,測量心臟主動脈竇部、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右室前后徑及橫徑、主動脈及肺動脈內(nèi)徑、左右室壁厚度。記錄檢查數(shù)據(jù)并進行圖象采集。
2 結果
2.1診斷結果 經(jīng)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324例新生兒中59例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疾病,檢出率為18.20%;男31例,女28例。室間隔缺損患兒21例,占35.59%,其中合并房間隔缺損9例;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4例,占23.74%,其中含合并房間隔缺損3例;房間隔缺損患兒11例,占18.65%,其中合并室間隔缺損2例;肺動脈口狹窄患兒4例,占6.78%,其中含合并動脈導管未閉2例;法洛四聯(lián)癥患兒3例;占5.08%,其中合并動脈導管未閉1例;主動脈狹窄患兒2例,占3.39%,其中合并室間隔缺損1例;左室發(fā)育不良患兒2例,占3.39%;單心室畸形患兒1例,占1.69%,其中合并房間隔缺損1例;完全性心內(nèi)膜墊缺損1例,占1.69%。
2.2跟蹤隨訪 對檢測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進行跟蹤隨訪1年,按時進行彩色超聲心動圖檢查。經(jīng)過治療,12例室間隔、房間隔小缺損患兒于6個月后閉合,7例動脈導管未閉患兒于3個月后閉合,3例重度房間隔缺損患兒于1w后夭折,1例單心室畸形患兒在1個月后死亡,3例法洛四聯(lián)癥患兒經(jīng)手術,愈后效果較好。25例新生兒目前狀況良好,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正常。
3 討論
先天性心臟?。–HD)是胎兒時期心臟及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正常閉合而致的畸形,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jù)統(tǒng)計,我國先天性心臟病占出生的嬰兒的8%~12%[1]。先天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主要表現(xiàn)在心力衰竭、呼吸困難、紫紺等,臨床上多見于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3種病征。極少數(shù)患者的心臟畸形對循環(huán)功能影響較小,不需治療;也有一部分室間隔缺損心臟病患兒在5歲前有自愈機會,但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手術治療[2]。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不同于以往的黑白超聲儀[3],它可清晰的顯示組織器官的病灶,分辨率大有升高。在檢查過程中,應用脈腫式多普勒、連續(xù)式多普勒、高脈沖重復頻率式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彩色血流成像等超聲技術,觀察心臟或血管內(nèi)的血流速度變化、血流狀態(tài)、組織回聲切面圖像的血流速度等,判斷組織器官的病變及性質。超聲心動圖無創(chuàng)傷性,不存在放射線的危害,而且操作方便,可以觀察患者動態(tài)的心臟和血管解剖結構,以及血流動力學情況;新生兒的胸壁薄,有利于聲束穿透[4],可以得到清晰的圖像。
本文324例新生兒中,有41例患兒具有呼吸急促、皮膚青紫、吃奶困難等表現(xiàn),在聽診時發(fā)現(xiàn)心臟有雜,為進一步確診,對324例新生兒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選擇檢查心底短軸、主動脈弓等多個切面,對新生兒的心房、心室、主動脈弓、動脈導管等解剖結構進行動態(tài)觀察、采集圖像,結果59例患兒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其中最多見于室間隔缺損,占35.59%,其次為動脈導管未閉和房間隔缺損,分另占23.74%、18.65%。說明患兒在無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情況下,若沒有進一步采取心臟超聲心動圖進行檢查的新生兒,會出現(xiàn)較高的漏診情況。
綜上所述,超聲心動圖對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查,可以得到更多、更準確的疾病信息,減少漏診率,對先天性心臟病做出準確的診斷,讓新生兒得到及時治療,降低死亡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梁鳳偉,巫曉華,嚴富良,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4,08.
[2]王敏,鄧伶蘭.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2.
[3]閆曉慧.胎兒心臟超聲心動圖在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04.
[4]鄭斯琴,高銳.超聲心動圖在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3.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