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在社區(qū)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2012~2014年的167例腦卒后居家患者,由康復護理培訓小組成員根據(jù)患者情況對其進行為期6個月的家庭康復護理知識培訓。在培訓期前后分別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WHOQOL-100量表、漢密頓抑郁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質量和抑郁程度進行評定。結果 經(jīng)過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后,本組腦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WHOQOL-100評分、抑郁評分均較培訓前改善(均P<0.01)。結論 家庭康復護理培訓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減輕抑郁程度。
關鍵詞:社區(qū);腦卒中;康復護理培訓;家庭護理;生活質量
腦卒中是臨床高發(fā)病,是指急性腦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局限性或彌漫性腦功能缺損,一般包括腦出血、腦梗死、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致死、致殘率高,據(jù)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新發(fā)腦卒中200萬左右病例,幸存者大部分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其中致殘者可達3/4,不同程度的喪失勞動能力,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1],也為家庭、社會造成沉重負擔?;颊呒彝タ祻妥o理對本病的預后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在社區(qū)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2014年的167例腦卒后居家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病例均符合我國腦血管病相關的診斷標準,經(jīng)CT或MRI檢查證實為腦卒中患者,均具有正常的文字理解能力,排除意識障礙、癡呆、文盲、完全性失語、精神疾病、惡性腫瘤、嚴重的心肝肺腎等器官疾病患者以及不愿意配合培訓和隨訪者。本組167例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65例,平均年齡(73.8±10.1)歲;腦出血后74例,腦梗死93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76例,高脂血癥39例,糖尿病72例。
1.2 方法 成立腦卒中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小組,由高年資的護士、醫(yī)師、心理治療師、康復治療師組成,事先進行小組成員內(nèi)部的集中學習討論,內(nèi)容包括腦卒中疾病知識、各類相關量表的使用和注意事項、康復治療和護理知識要點、生活指導、溝通技巧等,小組成員均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2]。然后制定具體的家庭康復護理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培訓時間為1次/w,30~50min/次,共培訓24次,由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完成。培訓對象包括患者本人、負責照顧患者的患者家屬和家庭保姆等。培訓內(nèi)容分述如下。
1.2.1 康復指導 首先給予肢體、語言、視覺功能的評估,再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實施康復指導。對本組患者主要的康復訓練指導包括:床上翻身、坐起、站立、平路步行、上下樓梯、語言和吞咽訓練等。培訓中正確指導患者各項功能的維持訓練,加強肢體運動能力和改善步態(tài)訓練,鼓勵患者借助他人或自行使用輔助器具下床活動,以及如何防止跌倒。本單元的培訓結束后,給患者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作業(yè)\",家屬監(jiān)督其完成,下次培訓前檢查完成情況。訓練的強度和次數(shù)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以便達到康復訓練的要求。
1.2.2 生活指導 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布置環(huán)境和家具陳設,如室內(nèi)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冬夏兩季使用空調(diào)和暖氣調(diào)節(jié)適宜的居室溫度,地面保持干燥,防范滑倒;改造過高的門檻,盡量減少障礙物;家具陳設盡量簡潔,合理安置,常用物置于適宜高度位置;減少易碎品、易傾倒的重物陳設,消除安全隱患。指導患者正確利用健肢協(xié)助患肢活動,在生活中正確發(fā)揮患肢殘存功能,例如穿衣褲時先使用健肢協(xié)助患肢進入,健肢后進入,脫衣褲時先脫健側再脫患側等。穿鞋不便的患者,指導其使用長柄鞋拔等輔助物品進行協(xié)助。飲食宜清淡低脂少鹽少糖,營養(yǎng)均衡易消化,注重菜肴的色、香、味。鼓勵多飲水,多進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的發(fā)生,而且多補充水分還可避免血液過于黏稠,減少腦血栓形成機會。
1.2.3 語言和吞咽訓練指導 對于語言障礙患者需加強溝通交流,指導其進行唇舌運動、口型及發(fā)音訓練,鼓勵患者進行單詞或句子復述,但要避免強行逼迫。與其交談時要考慮到患者年齡和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等,盡量用其熟悉的名詞和語句。預防患者誤吸、誤咽引起窒息、墜積性肺炎等,指導家屬進行加強吞咽反射訓練,如使用棉簽蘸少量冷水輕輕按摩軟腭、舌根、咽壁,囑患者進行吞咽動作訓練,和頰舌肌功能訓練等等。
1.2.4 心理護理指導 腦卒中的康復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患者難免因進展緩慢而喪失信心,灰心喪氣,甚至引起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活動,培訓小組成員應關心患者疾苦,積極主動與其溝通,介紹恢復良好的病例進行宣教,營造輕松愉快的培訓環(huán)境,增強患者及其家屬的信心,減輕緊張、焦慮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家庭康復護理。對患者抑郁程度進行評估,并分析引起抑郁的相關因素,指導其正確表達情感和需要。向患者家屬講解家庭支持對康復的重要性,鼓勵多陪護患者,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有益身心的文娛活動,如聽戲曲、跳交誼舞、下棋、讀書看報等等。鼓勵患者多做戶外活動。抑郁程度嚴重者,建議服用抗抑郁藥輔助治療。
1.3 評估項目及標準[3] 在培訓期前后分別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4]、WHOQOL-100量表、漢密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質量和抑郁程度進行評定。Barthel指數(shù)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強。WHOQOL-100量表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好。漢密頓抑郁量表總分>24分表明可能為嚴重抑郁,17~24分表明可能為中等抑郁;7~17分為輕度抑郁,<7分為無抑郁表現(xiàn)。各量表均為當場回收,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t檢驗對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進行計量資料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腦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WHOQOL-100評分、抑郁評分見表1,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后,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WHOQOL-100評分較培訓前明顯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評分較培訓前明顯降低(P<0.01)。表明家庭康復護理培訓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減輕抑郁程度。
3 討論
目前我國腦卒中的發(fā)生率高,且大部分治療后留有殘疾,嚴重影響者我國居民的生活,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深重的負擔。且大量調(diào)查研究表明,腦卒中的康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即使逐漸康復,患者還會伴隨一些偏癱等癥狀,日常生活受到限制[5],因此出院后的家庭康復護理非常重要。
臨床工作中可以見到很多腦卒中后出院的患者由于沒有進行恰當?shù)目祻妥o理,從而造成較重的肢體運動障礙、言語障礙等,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腦卒中致殘率高、并發(fā)癥和合并癥眾多,需要專業(yè)性的康復指導。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充分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走進社區(qū)進行腦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復護理培訓,使腦卒中患者真正在院外也能享受醫(yī)療資源,掌握更多的疾病保健知識,學習科學系統(tǒng)的腦卒中康復護理方法,從而促進了疾病恢復,改善了生活質量,有助于身心健康,盡早實現(xiàn)回歸社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研究實踐證明,經(jīng)過家庭康復護理培訓后,本組腦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WHOQOL-100評分、抑郁評分均較培訓前改善,表明家庭康復護理培訓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減輕抑郁程度,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琳. 中老年腦卒中患者康復期的社區(qū)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5):80-82.
[2] 郭麗梅, 安成芳. 腦卒中患者社區(qū)護理和家庭療養(yǎng)康復效果的對比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2, (11).
[3] 潘敏.康復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02-103.
[4] 彭偉英, 唐麗玲. 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09, 12:31-33.
[5] 章曉春, 李淑華, 錢月芳,等. 社區(qū)腦卒中康復期老人居家護理知識培訓效果觀察[J]. 護理學報, 2010, 17:65-67.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