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護理方案對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護理效果的分析。方法 選取2011 年6 月~2013 年6 月來我院治療的96例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胃穿孔的患者,根據(jù)對患者護理方案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術后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觀察組患者采用社區(qū)護理的全面護理方案,觀察兩組患者在手術后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結果 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分別為27.1%、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為10.4%,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顯著性的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進行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對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患者采用全面的臨床護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值得對全面的護理方案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
關鍵詞: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癥;護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plan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perforation. 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perfo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using Chinese general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10.4% vs. 27.1%, P<0.05). Conclusion Using Chinese gener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perfo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be worth to do a further in-depth study.
Key words:Duodenal ulcer;Complication;Nurse
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穿孔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性腹部疾病[1,2],十二指腸潰瘍具有發(fā)病急、發(fā)病快并且病情嚴重的特點,嚴重的時候十二指腸潰瘍甚至會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對于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對于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多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案,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以及手術后往往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對于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患者的術后護理意義重大[3]。本文就2011 年6 月~2013 年6 月來我院治療的96例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胃穿孔的患者,在其手術后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觀察兩組護理方案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對象為2011 年6 月~2013 年6 月來我院治療的96例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胃穿孔的患者,患者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5.3±10.6)歲,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根據(jù)對患者護理方案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48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為(55.9±11.3)歲;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54.8±10.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根據(jù)對患者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術后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觀察組患者采用社區(qū)護理全面護理方案(密切關注患者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措施)。
1.3 評價指標:觀察的指標主要包括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案后的并發(fā)癥(術后出血、中毒性休克、感染、黏連性腸梗塞)的發(fā)病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作為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計量的比較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的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案后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為27.1%、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為10.4%,兩組進行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穿孔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外科腹部疾病,該病的特點主要為發(fā)病急,病程迅速,并發(fā)癥多,如不及時治愈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于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穿孔的治療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區(qū)護理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減少患者的花費,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4,5]。
本研究選擇的對象為我院接受治療的96例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穿孔的患者,根據(jù)對患者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要顯著性的低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社區(qū)護理的護理方案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追蹤和關注,對患者在手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進行及時的護理和治療,提高患者的順應性,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6]。
綜上所述,與一般的臨床護理相比,對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患者采用全面的社區(qū)護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 羅光艷. 60歲以上胃、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患者臨床治療探析[J]. 中外醫(yī)療,2013,04:32-33.
[2] Takimoto K, Imai Y, Matsuyama K. Endoscopic tissue shielding method with polyglycolic acid sheets and fibrin glue to prevent delayed perforation after duoden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J].Dig Endosc,2014,26(Suppl 2):46-49.
[3] 王雅麗. 高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6):218-219.
[4] Vashist YK, Yekebas EF, Gebauer F,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duodenal stump in penetrating duodenal ulcer diseas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uodenojejunostomy with \"classical\" stump closure (Nissen-Bsteh)[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2,397(8):1243-1249.
[5] 張瓊. 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76例術后護理體會[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30):4063-4064.
[6] 尚巖.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觀察及護理[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4):218-22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