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部分城市;中小學;體育教法改革;遵義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1-0077-01
為交流展示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成果,探討高效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2015年10月19~23日,中國部分城市中小學體育教法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在遵義師范學院召開。來自長春、沈陽、哈爾濱、成都、石家莊、廈門等十幾個城市的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體育教研員、中小學校長、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等參加了研討會。遵義市中小學生進行了跆拳道和跳繩的高水平展示,來自各城市的19位體育教師進行了優(yōu)質課的展示,在兩天時間內為參會代表提供了一場視覺和理念的精神大餐。展示課結束后,19名執(zhí)教教師對課的設計思路及理念、內容進行了闡述,評委進行了點評,評委們扎根實際、高屋建瓴的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各位作課教師和觀摩教師提供了學習改進的方法,拓展了上課思路。通過研討,各位代表達成了一定的共識,認為此次展示課代表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城市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成果,具有以下特點:
(1)上課教材尊重課程標準。本次優(yōu)質課的內容源于課標,尊重課標,突出了教法的實施,突出了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教會學生做人,將品德教育蘊含在運動技能的傳授中;在學練中滲透文化知識:太原教師展示的一節(jié)課中,教師利用學生練習時間,穿插講解武術傳統(tǒng)文化知識,將武術的理念融于教學之中,實現(xiàn)知識的無痕滲透;挑戰(zhàn)難度,實現(xiàn)可能:本次展示課有幾節(jié)是水平一(一二年級)學生的足球課,挑戰(zhàn)了“一年級展示”的不可能。(2)充分體現(xiàn)教材的完整性。教師認真研究教材的知識結構,讓學生知道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怎么落到實處;站在動作發(fā)展和身體功能的角度,使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為主教材的基本部分服務,體現(xiàn)準備動作和放松動作的針對性和輔助性。(3)準確把握技術與興趣的關系。課程標準指出,知識、技術、技能是構成教材的三大支柱,要保證學生通過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掌握1-2項技能,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形成終生體育意識。這些課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和新穎的教學手段,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運動密度較大,有效促進了運動技術的教學。研討活動中,作課教師及看課代表還結合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向專家求助,如有的老師疑惑高中的分層教學到底應該怎么分層,分多少層才合適?點評專家建議分層應該綜合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學生的學情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分層,只有這樣,分層教學才更有意義。
整體來說,這些課精彩紛呈,反映出教師的教學風格,符合課標的理念和精神,但同時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如有的教材內容的選擇過于簡單,應充分考慮學情,尊重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育水平。另外,本次展示課過于集中在足球教材,統(tǒng)籌規(guī)劃,使各類教材均勻分布。不過,有問題并不是壞事情,問題的存在引起了老師們的思考,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對以后的體育課堂教學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為下一步的改革與發(fā)展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部分城市的學校體育教學成果,探討與交流了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各城市優(yōu)秀教師和體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研討的平臺,提供了開闊視野、學習各地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的機會。各城市以對青少年學生體質高度負責的精神,憑著豐富的經驗、敏銳的視覺,對體育教學工作從理念創(chuàng)新到教學實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提升了體育教學水平,形成了豐碩的成果,引領了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拓展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思路。據(jù)劉端文理事長介紹,2017年開始,各城市將發(fā)揮本地特色編寫區(qū)域教材,如足球、籃球、排球、田徑(跑、跳、投)等,以后的展示活動基本涵蓋體育課的所有內容,使教材均勻分布。最后,大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受邀展示的19節(jié)課進行了評選,其中哈爾濱、廈門、沈陽、石家莊等8節(jié)課獲得優(yōu)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