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平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城鄉(xiāng)建設職業(yè)中專學校
中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模式改革淺析
鄭慶平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城鄉(xiāng)建設職業(yè)中專學校
中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多的進行技能方向的學習,以就業(yè)為導向是進行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趨勢,在進行中職教學的時候我們要以能力作為核心來開展教學,在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不僅僅是要傳授專業(yè)的理論知識給學生,更多是要傳授實踐技能給學生。
教學模式;改革初探;中職
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目標是“以學生為本、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培養(yǎng)一批適應于社會適應于企業(yè)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可以根據(jù)對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整體的教學素質。
(一)教學大綱進行改革
教學大綱是我們根據(jù)建筑工程專業(yè)和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來進行的教學設計,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確定教學內容的范圍要求,還有就是學生要掌握的知識程度。這樣可以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教學大綱的設定上要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定額計價依據(jù)工程量單價的并行政策。明確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地位。這樣可以增加施工現(xiàn)場的訓練實施模式[1]。
(二)進行現(xiàn)場施工教學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增加工程量清單計價軟件實訓應用,用實踐來帶動教學,讓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把知識進一步的掌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的參觀,很多學生也可以在老師指導之下,擔任現(xiàn)場施工員、監(jiān)理員、造價員等相關工作,這樣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現(xiàn)場施工的過程,了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運作,讓學生看到問題來思考怎么樣進行處理,讓學生學會不斷的進行問題的分析。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工程量清單造價軟件,來對“工程量清單計價”進行編寫,在編寫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在課堂生沒有遇到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應用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學生也可以參與工程進度款的審核,來進行各個部分的質量控制。在進行這部分改革的時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個人能力得到鍛煉[2]。
(三)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教學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逐步添加“工程造價的發(fā)展及其管理體系”這部分內容的介紹,這樣可以進一步的促進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在教學觀念上得到進一步的更新,讓學生在還沒有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就接觸到工程造價的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技術。讓學生首先了解到作為一個造價工程師的責任,要扎實自己在計量計價方面能力的同時,還應該對整個工程建設進行了解,掌握施工管理階段的重要知識,把整個施工過程當作一個綜合的學習體系來進行教學??梢栽谶@個過程當中不斷的實現(xiàn)自己的項目價值。在進行改革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僅僅想要學生來讀書,還要讓學生去學會讀圖,學生不僅僅要聽,還要動。因為如果聽過以后很快就會忘記,但是動手后就會有很強的記憶,這樣可以留下更加深刻的記憶[3]。
(一)聘請專家來進行學術講座
我們在進行傳統(tǒng)教學的時候,都是老師來進行講座。老師可以說在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沒有走出課堂外來進行教學,只是把教學內容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沒有進行實際操作的經驗。我們可以聘請一些建筑方面的專家來進行講座,專業(yè)的工程造價專家可以通過自身的成長經歷,來不斷的分析工程人員應該具備的知識以及能力,在進行講座的時候,要不斷的暢談他們在工作當中的成就以及經驗。還有他們對這個行業(yè)的感悟以及教訓,這樣學生就能夠明確學習的方向以及學習目標,其實這種教學方式是很受到學生喜歡的[4]。
(二)建立校企合作學習基地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這可以是我們學校的一個長期基地,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到企業(yè)當中工作,讓學生在社會課堂當中進行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還能夠回到社會實踐當中。我們在生產實習的時候,能夠進一步的加強對本專業(yè)的認識,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畢業(yè)實習以后,對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為他們將來工作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
(三)進行案例教學法
我們可以根據(jù)計量與計價進行的一般程序,來把工程圖紙編寫成冊,用實際工程的案例來進行課程體系的串聯(lián)教學。因為案例是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經常應用的。在進行案例選擇的過程中,我們要盡量選擇內容比較新穎、代表性強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案例,培養(yǎng)了學生對所學各種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對整個案例的講解,讓學生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所注意,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在進行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我們最好要用一些具體的案例來進行教學,具體的案例可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感覺學到的知識可以學以致用。讓學生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審計員,在進行現(xiàn)場施工的時候可以引起警示。
(四)開展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師生共同來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任務,可以通過這個項目任務來開展教學任務。老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就是對一個項目來進行處理一個項目,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計劃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都要進行參與。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獨立的對學習行為進行安排,在進行項目處理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及時的來了解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可以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自然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項目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中可以引入以工作過程做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我們在開展項目教學法的同時,不能忽略課本知識的傳授,項目只是為了讓學生在進行理解的時候更加方便。同時學生在項目任務的驅動下,通過老師的不斷的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探究,對造價員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識進行掌握,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開展自我探究學習,不能依靠老師的引導以及講解來進行學習,要在項目的進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只是單純的進行課本知識教學學習就會感覺非??菰?。過多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沒法進行理解,在實踐項目中學生可以結合實際來補充知識點的學習。
(一)開展小組教學模式
我們在進行中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模式的時候可以進行小組教學模式的開展,小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能很大大提高學習的學習興趣。因為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這門課程有很多枯燥的理論知識,如果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只是看書或者只是通過老師進行講解,就會感覺非常的枯燥。我們在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把學生分成相應的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模擬來進行報價訓練,大家互相來進行評論,在進行評論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熱很很高,還有就是在進行評論的時候我們能夠了解到每個報價方案的利弊,這樣可以在自己進行報價方案撰寫的時候,揚長避短,如果老師重點強調報價的注意要點,學生的注意力不會很集中。只有在大家進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才能夠有所注意。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溝通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開展教學
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學生要不斷的運用到多媒體的教學設備,因為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我們在很多行業(yè)都是需要的。所以最好要把多媒體教學引入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教學過程中來,我們給學生進行圖片展示,在進行圖片展示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整體的建筑模型來進行規(guī)劃,運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相關知識來進行解決。這樣開展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是極為有效果,因為圖片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我們可以運用視頻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借鑒其他學校視頻教學的影像,學生通過對其他學校視頻教學法的借鑒來完善自己的知識漏洞,還有就是可以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多媒體的視覺沖擊力對學生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運用軟件在多媒體上給學生進行演示,學生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也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演示,學生在進行演示的過程中有些細節(jié)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我們可以針對問題來進行講解。
在先當今的社會發(fā)展可以說是對人才的培養(yǎng)越來越高,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課程改革中,就要以就業(yè)崗位作為實際需要,能夠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尤其是要對學生的崗位技能,以及交流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達到畢業(yè)就能夠就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這樣才能夠成為一線的高素質人才。
[1]陳曼英.基于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3):3-5
[2]劉云.高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中合作學習團隊的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02):3-5
[3]高文潔.談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J].山西建筑.2013(18):10-11
[4]王頤菲.關于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改實踐分析[J].統(tǒng)計與管理.2014(04):13-14
本環(huán)節(jié)所體現(xiàn)的是輸入假說在生詞新授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通過學生題前的預習,聽并跟讀生詞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所學的語言知識有了充分的輸入,之后的生詞操練環(huán)節(jié),則是對輸入之后,學生理解基礎上的產出,并充分遵循了i+1的原則,使學生在理解生詞的基礎上,通過擴展為短語,再擴展為句子,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生詞進行實際的語言交流。
通過筆者在平時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特別是在一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或者是一節(jié)課語言知識點的新授環(huán)節(jié),運用輸入假說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都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實效性。
首先,要提高第二語言的習得效果,必須營造良好的自然語言交際環(huán)境。學生學習漢語的主要渠道還是通過課堂,因此,這就要求老師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自然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真實又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進行口語交際。
其次,輸入要始終遵循i+1的原則。i+1呈現(xiàn)了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獲取量,教師要能夠依據(jù)不同的學生水平,設計和制定出在學生原有語言知識基礎上,通過學習過程能夠達到比原來相對豐富一些的知識水平的教學內容。i+1也符合學生的情感需要。要求教師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的自信心,特別是幫助學生克服焦慮的心理。
但同時,將輸入視為語言習得的唯一途徑,也是不符合實際教學的。無論是何種教學理念和方式,都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形成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才是最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概要.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
[2]趙賢洲等.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3]周小兵.第二語言教學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呂必松.語言教育問題研究論文集.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
[5]劉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