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 蔭
初中信息技術課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
文 林 蔭
微課的核心是“微”,主要的特征是內容短小精悍。一個微課通常展現(xiàn)一個知識點,但也導致教材體系中很多知識點或主題無法用一個微課來表達。單元微課程,是按教材單元或知識內部組織結構的順序確定學習單元,列出單元核心知識點,圍繞這些核心知識點制作出若干個系列化、連續(xù)性的微課。
1.單元微課程的特點
(1)系列化
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要明確教學對象,有針對性地對某一模塊或某一單元知識的學習重難點、疑點、學生學習的易錯點和興趣點等進行系列化開發(fā)。單元微課程可以將一個單元的知識點連通整合,有效避免一般微課存在的知識碎片化的缺陷。
(2)整體性
單元微課程具有單元知識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的特點。微課開發(fā)者以學科某個單元或某個專題的國家課程標準和所用教材為基礎,進行整體課程規(guī)劃和教學設計。單元微課程以系列微課視頻為主,并同步配套該單元系列微課的教學設計、微學案、微練習、微課件、微反思和學生電子檔案等資源,從而將一個單元的微課構成一個整體,方便學生學習和同步測試,同時也方便同年級信息教師借鑒、加工與整合等。
(3)有效性
單元微課程在設計時要根據(jù)單元知識點和教學對象的信息接受特點,設計合理的系列微課,選用合理的教學方式,為學習者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情境。要做到:每一個獨立的微課在教學中是有效的,系列微課對學生的單元學習活動是有效的。
2.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架構
圖1 單元微課程開發(fā)架構圖
圖1是單元微課程開發(fā)架構。在單元微課程開發(fā)時,首先要確定選題,分解知識點,確定微課的數(shù)量,然后對每一節(jié)微課進行教學設計,制作微課資源。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單元中的不同微課既要保持其獨立性,同時要有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
這里以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一章《動畫制作》為例,說明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與微課的設計。
1.以學情為基礎,進行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
動畫制作單元在教材中分為三節(jié):《動畫基礎知識》《體驗動畫制作》和《制作計算機動畫》。從學情上看,南京的學生計算機基礎比較好,如果僅僅教授教材中的知識點,無法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需要。從教材看,由于教材編寫滯后的因素,教材指定的Flash軟件版本較低,在新Flash版本下,教材中的所涉及的知識點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開發(fā)《動畫制作》單元微課程的時候,在教材涉及的知識點的基礎上,筆者增加了遮罩動畫和引導線動畫這兩個知識點,從而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
2.分析各個知識點制作成微課的可行性
《動畫制作》單元的知識點多,難點多,是一個適合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知識單元。另一方面,《動畫基礎知識》《體驗動畫制作》和《制作計算機動畫》這三個部分既存在知識上的關聯(lián),又相對地保持獨立。
《動畫制作》單元指定的教學軟件是Flash,這個軟件可以表現(xiàn)的動畫形式豐富多彩,每種動畫形式的制作方法相對獨立,因此適合以該單元的知識點為基礎制作單元微課?;趯W生的認知水平和計算機技能,可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通過單元微課的方式進行關聯(lián),設置特定的學習路徑,在看似松散的微課之間形成隱性而又連續(xù)的“知識鏈”,從而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無意識的、碎片式的學習中掌握簡單的動畫制作方法,提高動畫制作技能。
3.《動畫制作》單元系列微課
《動畫制作》單元微課程由三個主題構成(如圖2所示)?!秳赢嫽A》主題有“動畫生成”“動畫分類”2個微課,《體驗動畫》主題有“小本子動畫”“逐幀動畫”2個微課,《制作計算機動畫》主題由“動畫補間動畫”“傳統(tǒng)補間動畫”“引導線動畫”“遮罩動畫”四個微課。同時配套每節(jié)微課的教學設計、微學案和微練習,形成單元微課程資源包。
圖2 《動畫制作》微課程結構圖
1.微課內容的選擇與規(guī)劃
微課主題的選擇和微知識點的分解是單元微課程開發(fā)的基礎與關鍵環(huán)節(jié)。單元微課程開發(fā)出的系列微課既具個性又相對統(tǒng)一,在教學內容上既精簡又相對完整。在制作微課時,要選擇學生通過學習仍然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的知識點。對邏輯關聯(lián)性較強的復雜知識點或難點較多的知識單元,用單一微課無法完成有效的知識傳遞,而單元微課程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學習任務單與微課的結合
微課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但自主學習絕不是放任學生在課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教學中,要先發(fā)放自主學習任務單,使學生明確該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然后再讓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在微課學習后,學生還必須完成任務單上所列出的任務。自主學習同步任務單是以表單形式呈現(xiàn)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助手。自主學習任務單所鏈接的微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學生應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進行實際操作,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所列出的操作任務,從而掌握相關知識點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教師通過微課與自主學習任務單把自己從演示與講解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巡視課堂,解答個別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不明白操作方法的學生,從而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
3.推動團隊化進程 提升專業(yè)化品質
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與推廣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開發(fā)出高品質的單元微課程并推廣應用,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在學校中,應當以備課組為單位,建立單元微課程的開發(fā)團隊。確定單元微課程,按統(tǒng)一模式和要求進行系列微課的開發(fā),使各微課格式統(tǒng)一,品質優(yōu)良。也可在校內合作的基礎上推動校際合作,甚至借助高水平的微課平臺,進行更廣范圍內的合作和開發(fā)。
[1] 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2] 鄭小軍,張霞. 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 [J].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48-53.
[3] 劉明卓,祝智庭. 微課程的設計分析與模型構建 [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27-131.
[4] 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2013(4):36-41.
[5] 楊金燕.專題式微課開發(fā)探討[J].教育信息技術,2014(Z1):18-21.
作者信息
林蔭,碩士,中教一級。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