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
【摘 要】“空間與圖形”核心目的是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在教學中要使低年級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建構起屬于自己的幾何世界,首先要聯(lián)系生活,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其次是重視活動,經(jīng)歷生動活潑的體驗過程;還要把握時機,展開富有個性的空間想象;最后應進行美育熏陶,建構屬于自己的幾何世界。
【關鍵詞】空間觀念 ?聯(lián)系生活 ?重視活動 ?把握時機 ?美育熏陶
“空間與圖形”是新課程標準中安排的四大學習領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兒童時代是空間能力的重要發(fā)展階段,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相關知識技能,并在其過程中建立、發(fā)展空間觀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維仍以形象思維為主,而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從而建構起屬于自己的幾何世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聯(lián)系生活,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空間知識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原型。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圖形世界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大量感性、生動的素材,這些是他們感受理解和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視野拓展到生活空間,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和日常經(jīng)驗,引導探索圖形的本質特征,把學習過程變成充滿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動,同時也在進一步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認知水平,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和學生一起準備了五角星、三角尺、正方形紙片、鬧鐘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并告訴學生:“調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望著這些熟悉的圖形和物體,學生一下子便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通過充分感知,學生深刻建立起了角的表象,真切體會到幾何圖形與生活中物體原來是有著那么緊密的聯(lián)系。接著引導學生:“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在實物與角之間反復的比較聯(lián)系中,實現(xiàn)了形與物的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清晰的空間觀念和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同時也獲得了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樂趣。
二、重視活動,經(jīng)歷生動活潑的體驗過程
活動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特征。心理學研究證明: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幾何材料的操作,空間觀念才易于形成和鞏固。因此,我們要善于把知識由靜態(tài)演示向動態(tài)生成轉變,調動學生手腦并用,通過操作、探索、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更全面地感悟體驗,理解空間,把握空間,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接經(jīng)驗,實現(xiàn)知識與初步空間觀念的建構。
如《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玩積木的過程中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面,能不能找到認識的圖形朋友。
生1:我找到了,我在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找到長方形,他在長方體上!
……
師:拿出其他積木用手摸一摸,你也能找到這些圖形嗎?
學生觀察、交流。
師:大家找到了這么多圖形朋友,如果它們能從積木上走下來跟大家見面,你有什么辦法嗎?
學生通過熱烈地討論嘗試,爭先恐后地匯報各自的方法。
生1:我把正方體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那個面畫一圈。
生2:我把圓柱蘸上印泥,然后印在紙上,就留下了這個面。
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經(jīng)歷了由“體”到“面”的抽象過程,體驗了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起了學生對數(shù)學強烈的情感體驗,學生不僅感受著二維平面與三維空間的奇妙轉換,更使空間觀念得到了相應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
三、把握時機,展開富有個性的空間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想象是智力活動的翅膀,也是發(fā)展空間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等思維活動來逐步形成各種表象,建構動態(tài)生成的數(shù)學模型,讓學生借助豐富的空間想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使空間觀念不斷向前發(fā)展。
在教學觀察物體時,當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完茶壺后,我就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如果你走到前面(或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茶壺會是什么樣子?把你的想象畫出來好嗎?”等學生畫完后再進行實地觀察,驗證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確。接著同學之間進行交流,猜一猜某幅畫是坐在哪個位置畫的,這就再次需要學生展開想象。又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之后,我安排了一個游戲,只給學生看圖形的一部分,而把其余部分遮住,讓他們猜猜是什么圖形,為什么?把握適當?shù)臋C會引導學生徜徉于想象的空間,這樣的設計比單純的講解更能揭示空間與圖形的本質含義,使原來在學生眼里單調枯燥的知識,變得富有情趣,不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為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打下基礎。
四、美育熏陶,建構屬于自己的幾何世界
數(shù)學是美的,大數(shù)學家克萊因認為:“數(shù)學是人類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類心靈最獨特的創(chuàng)作?!睂τ谄甙藲q的兒童,數(shù)學的圖形美更能被他們所接受,并引起審美興趣。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許多形式美的因素。直線的剛勁有力,曲線的優(yōu)美柔和,正方形的平穩(wěn)方正,圓形的完滿無缺……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讓學生去快樂地欣賞、品味,那么學生必將從情感深處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空間觀念的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