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茹
新課改已經實施多年,課改的春風給音樂教育帶來了無限生機,作為奮戰(zhàn)一線的音樂教師,我們對音樂課的“雙基”教學感觸頗多。從課改前的過度重視,到課改初的淡化,然后又到了現(xiàn)在的重新提倡,真是一波三折。說實話,從我個人的觀點音樂課的“雙基”教學真的不能丟,音樂課的“雙基”教學就好比大廈的地基,音樂課如果沒有“雙基”教學作為支撐就好比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會瞬間坍塌。那么在課堂上如何進行“雙基”教學,以一種全新的視野去審視“雙基”,既不過度又能恰到好處。下面淺談一下在教學中滲透“雙基”的幾點做法。
一、上課伊始律動做文章
低年級可以運用奧爾夫音樂進行律動,你別認為太幼稚其實低年級的孩子們很買賬。比如《身體音階歌》,身體從下到上的各個部位代表各個音符,學生隨著音樂邊動邊唱,天長日久音準不可能不好。中高年級可利用柯達伊手勢練習音準,讓學生邊唱邊做。形式不是一成不變,教師可以在音符的長短、節(jié)奏的快慢上下功夫,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這樣既練習了音準,也對其他的基礎知識進行了滲透,潛移默化的效果很好。
二、學習新知故事游戲來幫忙
進行“雙基”教學,每次你都干巴巴地講,學生肯定覺得枯燥無味,不光對基礎知識產生厭煩,嚴重一點可能對音樂都不感興趣了。如果教師學著變通一下設計相關的游戲,編排有關的小故事降低知識的難度,學生會很樂意接受。比如在講三連音時,和同學們們一起打鬼子,讓學生模仿手端機槍的樣式,同時嘴里發(fā)出三個音一組的“噠噠噠”聲音,這樣他們會很快掌握三連音的要領;又如在認識音符時教師編排了一系列的小故事《音符的一家》,音符爸爸全音符,音符媽媽二分音符等,圍繞著音符一家發(fā)生的故事再配以卡通動畫,這樣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掌握快、記得牢。
三、訓練“雙基”樂器進課堂
器樂學習是學習音樂基礎知識提高音樂基本技能最好的手段與方法??梢宰灾茦菲?,如在瓶中裝適量的水制成音階瓶和各種打擊樂,簡單易行,在敲敲打打中訓練“雙基”;還可以把簡單的器樂像豎笛、葫蘆絲、鋁板琴等引入課堂,這些樂器演奏技巧簡單學生一學就會,通過吹奏達到訓練“雙基”的目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雙基”教學其實是一個漫長持之以恒的教學過程,經過長時間的“雙基”教學,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一定會有大大的提升,才能對音樂有真正的了解,真正的感受,才能達到真正的享受,受益終生。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