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麗霞
高效課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文/趙麗霞
課改十多年,我追隨的腳步從未停歇。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我深深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給課堂帶來的活力,嘗到了高效課堂的甜頭。從2015年9月起,我縣進一步深化高效課堂改革,“高效課堂人人過關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作為聽評課小組的一員,我聽了許多優(yōu)質課,我欣喜于課堂上孩子們綻放的精彩,老師們點撥的巧妙。然而,個別老師所謂的高效課堂也讓人深思。盤點下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有些老師雖打著高效課堂旗號,卻依然沒有體現(xiàn)出課堂的真正高效。老師在教學中依然是“一言堂”,課堂并不高效。
2.有的教師雖然講得少了,但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并沒有對課文中的重點問題進行準確反饋,更多地只注重于教材知識方面的反饋,而能力方面的收獲甚少。
3.學生的雙邊活動并不活躍有序,高效的模式依然呈現(xiàn)低效的效能。
4.優(yōu)秀生課堂活躍,受關注度高,學困生卻被冷落了,平時對于老師細致的講解都難以理解,現(xiàn)在對于自主學習更是摸不著頭腦。
5.在小組交流學習時,一些缺乏自信、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在活動中得不到及時的引導與鼓勵,沒有說話的機會,甚至總是人云亦云,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得到鍛煉。
6.對學區(qū)要求的導學單、導學案只是形式上的體現(xiàn),沒有發(fā)揮其真正的導學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同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靈活處理,最大限度地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課堂中得以實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除了備好教學內容,還要備好學生,要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個體差異。否則,課堂教學的高效將無從談起。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無價值,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透徹了解教材選編意圖的前提下,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fā)性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
導學單、導學案的使用是高效課堂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標志。設計導學單、導學案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堅持由“舊”入“新”,由易到難的原則。圍繞學習新知識這一主線,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在學習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查資料等不同形式探究問題,小組相互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教師及時點撥。導學單、導學案設計必須抓住新舊知識的增長點,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自主完成新知識的探索與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好處多多:可以拓寬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可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體現(xiàn)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達到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要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恰當分組,明確組員職責,合理設計問題,準確把握課堂節(jié)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還要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做好點撥和引導,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
總之,高效課堂需要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懶”下來,孩子們在課堂上“勤”起來,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課堂。
高效課堂,想說愛你不容易!你在前方,我們將永遠在路上!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普集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