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
一、 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需要科學化、系統(tǒng)化
課外閱讀教學對推進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踐,需要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首先需要對教師們進行相關培訓,之后讓教師們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
語文課外閱讀課通常有“閱讀推薦課”“閱讀欣賞課”和“閱讀匯報交流課”等幾種課型。
1. 閱讀推薦課的教學策略是準備推薦——學生推薦——評價——質疑問難——鼓勵閱讀。
(1) 準備推薦:推薦課前兩周,安排學生進行閱讀,選取認為好的書籍或者文章做好推薦準備。推薦形式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也可以是文字式。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要有理有據(jù),向大家闡明推薦的原因。推薦的原因可以是語言、人物形象品質、表達方法或者是蘊藏的哲理等方面。
(2) 學生推薦:① 小組中進行推薦評議。學生以4至6人為一組進行推薦,推薦者逐一向小組成員陳述推薦的理由。小組同學可以對推薦者進行咨詢、評儀,評選出最值得讀的好書,準備在全班進行推薦。教師要參與其中,對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幫助、鼓勵。② 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推薦。小組推選最值得讀的書,向全班進行介紹,介紹者要把書的作者、出處、時代背景等有關信息和推薦的原因向大家匯報。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推薦陳述時突出要點,語言流暢,思路清晰;對傾聽者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讓他們能夠靜心去傾聽別人的陳述,記住陳述的要點,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等介紹完后,向介紹者進行提問。③ 教師小結。全班各組學生推薦介紹完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推薦的情況進行簡要小結,主要以鼓勵為主,同時也要點明存在的問題,以利于以后改進。
(3) 評價:教師組織學生對推薦者的陳述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就其語言表達、陳述內容、理由的信服程度等加以評說。
(4) 質疑問難:學生推薦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閱讀中遇到問題并進行解疑,順勢指導學生獲得解決閱讀中遇到問題的方法。
(5) 鼓勵閱讀: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選取本節(jié)課中推薦的好書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驗證同學所得,并鼓勵獲得個體閱讀體驗。
2. 閱讀欣賞課的教學策略是選擇讀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欲望——自主閱讀,品評作品——交流匯報,各抒己見——誦讀,獲得情感體驗。
(1) 選擇讀物:在上課前一周,教師或者學生自由選擇讀物。主要選取符合學生閱讀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發(fā)展,有益于啟智增知的讀物。注重盡可能推薦名家名篇。
(2)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欲望:教師借助插圖、課件、文章精彩片段、配樂欣賞、語言描述等各種方式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閱讀欣賞的興趣,喚醒學生欣賞的熱情。此環(huán)節(jié)不能脫離閱讀情境,要注意手段與閱讀內容的有機結合。
(3) 自主閱讀,品評作品:此環(huán)節(jié)是重點環(huán)節(jié),要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欣賞為主。在學生閱讀前,教師要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使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層次。這一環(huán)節(jié)大致分為“快讀初步感知——精讀勾畫批注(自購書)”兩個層次進行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和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獨立品評,批注所感。
(4) 交流匯報,各抒己見:教師精心安排交流環(huán)節(jié),注意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相互結合,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相結合,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示閱讀情況、交流心得。同時,要照顧到學生之間閱讀欣賞能力的差異,針對學生閱讀交流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和指導,引導學生談具體、談深刻,真正實現(xiàn)閱讀欣賞的目的。
(5) 誦讀,獲得情感體驗:讓學生選取自己最欣賞的內容進行誦讀,借助誦讀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教師也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推薦與本次閱讀內容有關的作品進行補充閱讀,讓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誦讀、體會和欣賞。
3. 閱讀匯報交流課的教學策略是準備匯報提綱——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總結——個性閱讀匯報展示。
(1) 準備匯報提綱:進行閱讀匯報課,一般要提前一周告訴學生,讓學生選取匯報要點,列好匯報提綱。教師要根據(jù)年級特點以及匯報的內容,提示學生選取匯報的側重點。提綱一般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題目;書或文章的主要內容;個人閱讀后的主要收獲包括:思想品德、閱讀知識、寫作方法、語言積累及其他知識、疑問、困難或建議等。
(2) 學生匯報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中心環(huán)節(jié),又可分為以下程序進行:① 教師啟發(fā)談話。匯報之前,教師可以用激勵、簡潔的語言,喚起學生匯報興趣。② 小組交流。小組交流以4人為宜,此時,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的交流情況,為全班交流搜集情況,了解信息。③ 全班交流。各組代表匯報以后,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對少數(shù)不善于發(fā)言的學生,教師要指名發(fā)言。
(3) 教師總結:教師依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總結。一要以總結成績、表揚鼓勵為主。表揚時要注意策略,體現(xiàn)層次性、多樣化,使優(yōu)生不斷進步,后進生也能看到自身價值,切忌只表揚發(fā)言中的“佼佼者”。二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和習慣。
(4) 個性閱讀匯報展示:教師在總結后,讓學生對自己閱讀的情況進行自我完善,然后,讓學生把閱讀體會用喜歡的形式表達出來。形式可以是背一背、畫一畫、演一演,也可以是寫一寫等。
二、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推進需要多樣化、趣味化的激勵機制
通過調查我們知道,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是濃厚的,但能長期保持閱讀熱情卻不太容易,這與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所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的積極性,保持這份閱讀激情,樹立快樂閱讀的理念,讓學生都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1. 開展課外閱讀知識競賽和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學期安排一、二次課外閱讀知識競賽,內容可以是說出學生所喜歡的作品及主要人物形象,還可以說說學生所喜歡的外國兒童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比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有個人賽或者以閱讀小組為單位的小組賽。題型盡量多樣,如搶答題、必答題、選擇題等等。還可以舉辦“故事大王”比賽、故事短劇表演,要求學生自選故事內容,充分準備,看誰講故事精彩,獨幕劇演得好。這樣的活動,推動了學生對童話、寓言及科幻小說的閱讀。班級里可以舉辦“水滸故事擂臺賽”“最受歡迎的書”等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以喜愛的書籍為題材,在班上進行精彩的故事表演。
2. 利用網(wǎng)絡與影視劇來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很多的名著經(jīng)過改編被搬上了銀幕或熒屏,學生都特別喜愛,可以選擇一些改編較好,比較忠實于原著的作品,推薦給學生觀看。看電影電視對閱讀興趣很有幫助,如果能和熱映中的影視作品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效果會更好。例如,中央電視臺播放電視連續(xù)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班級就可以舉辦“讀名著,看電視”的活動。但是,比較閱讀時,一定要先做書面文本閱讀,然后再看電視劇。對于網(wǎng)絡的運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以作業(yè)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結合老師的要求進行拓展閱讀,到課后再開展相關的網(wǎng)絡讀書交流活動。
3. 制定獎勵措施,激發(fā)學生閱讀。獎勵能夠激發(fā)人向上的精神,對于開發(fā)人內在的潛能具有積極作用。據(jù)此,學校和班級可以制定一些獎勵措施,比如,根據(jù)圖書館借閱記錄,每學期讀書最多的同學,獎勵其最想要的圖書;低年級的學生每當讀完了一本書時,就獎勵他們一個書簽;在閱讀課上,有了精彩的發(fā)言或演出,就獎勵其一張老師簽名的小獎狀等等。這些小獎勵只要用得恰當,就會使學生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內在潛能的發(fā)揮。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院201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