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薇
摘要:低年級寫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與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指導學生寫話方法,重視學生閱讀積累,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在生活中積累,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細心,對寫話更有興趣,為學生將來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興趣 寫話 生活 積累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264
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提出低年級學生應該培養(yǎng)他們對“寫話產生興趣”,要讓他們學會“寫自己想說的話”。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化難為易,使寫話成為孩子們心靈的樂園,成為他們展現自我、交流情感、馳騁想象的舞臺,并最終為中高年級的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激發(fā)興趣,指導方法,重視積累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是由說到寫的過程,所以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因此,在低年級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共同生活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找適當機會,多讓學生說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和較強的表達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說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說、愛說、敢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寫作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發(fā)展,從而培植“想寫”的意識,激發(fā)“樂寫”的興趣,培養(yǎng)“善寫”的能力。我們應該把說話訓練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語言氛圍,使學生放開手腳,大膽地、積極主動地融入說話、寫話的活動之中。
(二)指導學生說話方法
低年級學生說話往往漫無目的,想到哪說到哪,沒有中心,沒有條理。在進行說話訓練時,我要求學生無論說幾句話,都要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說明白。如何使學生說話有中心、有條理呢?這就必須教給他們說話的方法。例如,做某件事,觀察某事物,就用“首先……然后……”或“開始……接著……最后……”等句式敘述;介紹某一處景物,可按方位的順序敘述;介紹某種物品,可按先整體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體的順序敘述等等,使學生言之有序。
(三)重視學生閱讀積累
“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做詩也會吟?!边@說明寫作與閱讀是密切相關的。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讓學生品讀、背誦、積累,指導學生將課內所學的好句段和課外接觸的佳詞好句摘錄下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經驗,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我是這樣做的:每篇課文中出現的優(yōu)美段和詞句,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劃出來,課后找時間背誦。如在教學《秋游》之后,布置學生收集描寫秋天的詞語,學習《美麗的丹頂鶴》之后,引導學生積累描寫丹頂鶴美麗的詞語和段落。第二天上課前,由小老師帶領同學集體背誦,或《日有所誦》,或優(yōu)美片段……每周我校安排一節(jié)課外閱讀《七彩語文》指導課,教學生如何看圖、讀文。在學生讀完之后,留出一定時間進行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懂得的道理介紹給同學,看到的精彩故事講給同學聽。這樣做有助于不斷擴大學生知識面,使學生積累了詞匯,豐富了寫話內容,熟能生巧,經過消化則成為自己的東西,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功效。
二、抓住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由說到寫
閱讀教學中蘊藏著豐富的說寫訓練點,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練習說話、寫話,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說寫訓練。
蘇教版第三冊《云房子》一文,是一篇美麗的童話故事,里面蘊藏著豐富的說寫訓練素材。在細讀課文第二段時,通過多媒體給學生看小鳥們造的云房子,請學生分別用一句話來說說小鳥們造的云房子美在哪里,然后再讓想象說話:如果我是一只小鳥,我要造一幢像________一樣的云房子(特點、作用)。學生一個個都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只聰明的小鳥,紛紛介紹了自己設計的云房子。有的說,要造一幢像飛機一樣的云房子,可以載著小朋友們一起在天空中自由飛翔;有的說要造一幢很高的樓房,能請全世界沒有家的小鳥都住進來……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把自己設計的云房子畫下來,并在每幢房子邊上寫上一兩句介紹性的語句,學生的興致高漲。
(二)根據故事發(fā)展指導說說寫寫
低年級學生喜愛聽故事,課文中的故事使他們學到許多知識,懂得許多道理。但課文中有些故事往往沒有明確地寫出它的結果,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也提供了豐富的說寫素材。如《狼和小羊》一課,故事的結尾寫道:“狼向小羊撲去?!蔽疫m時地點撥道:“這時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小羊一定被狼吃掉嗎?”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起來,他們根據各自的理解說出許多不同的想法,為故事找到了一個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在學生充分練說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課后充分思考,把故事續(xù)寫完整,進行寫的訓練,鞏固說的成果。
(三)扮演角色在表演中練習說寫
低年級課文的內容一般都適合表演,符合兒童好表現的心理。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文特點,引導學生在表演中練習說話。如教學《青蛙看海》一文時,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我要求學生分別扮演青蛙和小松鼠,不僅要表現出課文中描寫的動作、表情,還要有各自的對話和表白。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后,學生們爭先恐后地進行了交流,表演時一組比一組精彩。他們演活了堅持不懈的小青蛙和聰明的小松鼠。不僅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扎扎實實地進行了口語訓練,在積極的思維和表達過程中產生了“精神滿足感”。課后再安排時間讓學生寫下來,他們就有話可說,有感受可寫。
三、聯系生活,實境體驗,快樂寫話
我們引導學生立足教材,但教材中的寫話訓練題材畢竟是有限的,生活才是寫話的源泉。新課程提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新的表達。學生的寫話素材非常多:一場大雨、一次獨立上學的經歷、班里新同學的轉入、父母的批評、一次家庭作業(yè)、一場哭泣……可是,低段學生往往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對周圍環(huán)境缺乏細致的觀察力。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等多種途徑去認識生活,搜集生活材料,激發(fā)寫話欲望。
(一)引導觀察自然景觀
風云雨露、山河湖海等,自然景觀是無盡的寫話源泉,因此我們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深入大自然,體驗自然景觀,自然生成感悟,促成寫話。如寫話課時要寫秋天,我們便可以帶領學生去校園內尋找秋天。操場上樹木落下的葉子、校園內盛開的菊花、飄香的桂花,都成了他們觀察的對象。
(二)引導觀察人文景觀
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面貌年年變樣,不斷變化著的新家鄉(xiāng)既是學生寫話的好素材,也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新家鄉(xiāng)的情感和孕育艱苦奮斗精神的好教材。為此,我發(fā)動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觀賞富有特色的地方人文景觀,如暢游淹城的樂趣,利用國慶、周末、雙休日等去新天地、紅梅公園等感受發(fā)展中的武進,回來后再把自己看到的感興趣的景物或感受寫下來。這樣的觀察體驗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幾次下來,學生的寫話明顯更加真實、更有真情了。
(三)引導感悟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的第二家庭。學生在感受著教師的關愛,同學的友誼,也感受著集體的溫暖。我們應該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校生活的快樂。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學生每天生活其中,耳聞目睹著校園里的新鮮事,有時不用教師去引導,他們也能寫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上次學校邀請著名作家沈石溪來校講座,我們班的學生雖然小,但也知道沈爺爺的作品,并非常感興趣,小小年紀的他們竟然也學會了追星,大家爭相購買沈爺爺的書籍,踴躍參加講座,請沈爺爺簽名,在此基礎上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生活體驗情境,學生的真實體驗更加深刻,寫話時的情感流淌也就更加順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話興趣和能力。
(四)引導感受社會生活
葉圣陶說:“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边@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作文提供取之不盡的材料。除了多彩如畫的校園生活外,幸福歡樂的家庭生活和廣闊的豐富的社會生活,都值得我們去描繪、去歌頌。然而,由于學生缺乏體驗,對生活中的一些往事習以為常,熟視無睹,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用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習慣,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我們班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寫下了很多真實的故事。比如岳佳駒同學的《陪媽媽去打針》、何瑞同學的《爆米花》、王公湛同學的《買票記》等都被發(fā)表在了報刊雜志上。
寫話,使生活資源有效地深化了學生的感官體驗,使學生對平時并不太注重的一些生活小細節(jié),也能開始刻意地去留心與親近,并用自己的方式觀察與思考,學生更細心了。平時被忽視的生活資源也能夠在課堂中被重新挖掘、開發(fā)與利用。學生在寫話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生活體驗,越來越善于捕捉生活資源,越來越會將生活資源自然而然地融于寫話中,并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與獨到的見解,寫話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樣的寫話,字字句句都是學生親身接觸社會,深化生活體驗的成果。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