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婷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機器翻譯及其在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黃秀婷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機器翻譯的能力一直是應用語言學界探討的焦點。漢英機器翻譯的發(fā)展代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本文回顧了機器翻譯的歷史以及在中國的廣泛適用,介紹了機器翻譯的原理,最后展望了其在將來特別是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機器翻譯;翻譯策略;建筑行業(yè)翻譯
機器翻譯就是用計算機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外一種語言的過程,他是人工智能的一個研究領域。機器翻譯涉及到語言學、計算機科學、數(shù)學等許多部門,是非常典型的多邊緣的交叉學科。
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科學家G.B.阿爾楚尼提出了用機器進行翻譯的想法。1954年美國用IB-701計算機首次完成了英俄機器翻譯試驗;1957年,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與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合作開展俄漢翻譯機器試驗,翻譯了九種不同類型的復雜的句子。然而到了20世紀60年代,機器翻譯飽受爭議,隨著美國科學院公布的《語言與機器》的報告對于機器翻譯的否定,以及中國爆發(fā)的“十年文革”機器翻譯步入蕭條時期。直到70年代以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各國交流的日趨頻繁,國與國之間的語言障礙顯得尤為嚴重,此時傳統(tǒng)的人工作業(yè)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迫切地需要計算機來從事翻譯工作。就這樣,機器翻譯再次發(fā)展了起來。各種實用的系統(tǒng)先后被推出,如Weinder系統(tǒng),EURPOTRA多國語翻譯系統(tǒng)等,中國也研制成功了KY-1和MT/EC863兩個英漢記憶系統(tǒng)。近幾年機器翻譯在統(tǒng)計方法的推動下,有了很大的進步,涌現(xiàn)出了很多的新理論和新方法。不僅翻譯質量較傳統(tǒng)的規(guī)則方法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由于可以從大規(guī)模語料庫中自動獲取翻譯知識,無需人工撰寫規(guī)則,大大縮短了機器翻譯系統(tǒng)的開發(fā)周期,拓展了機器翻譯的應用,也降低了機器翻譯研究的門檻,這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機器翻譯研究中來,使得這個研究領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整個機器翻譯的過程可以分為原文分析、原文譯文轉換和譯文生成3個階段。在具體的機器翻譯系統(tǒng)中,根據(jù)不同方案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將原文譯文轉換階段與原文分析階段結合在一起,而把譯文生成階段獨立起來,建立相關分析獨立生成系統(tǒng)。在這樣的系統(tǒng)中,原語分析時要考慮譯語的特點,而在譯語生成時則不考慮原語的特點。在搞多種語言對一種語言的翻譯時,宜于采用這樣的相關分析獨立生成系統(tǒng)。也可以把原文分析階段獨立起來,把原文譯文轉換階段同譯文生成階段結合起來,建立獨立分析相關生成系統(tǒng)。在這樣的系統(tǒng)中,原語分析時不考慮譯語的特點,而在譯語生成時要考慮原語的特點,在搞一種語言對多種語言的翻譯時,宜于采用這樣的獨立分析相關生成系統(tǒng)。還可以把原文分析、原文譯文轉換與譯文生成分別獨立開來,建立獨立分析獨立生成系統(tǒng)。在這樣的系統(tǒng)中,分析原語時不考慮譯語的特點,生成譯語時也不考慮原語的特點,原語譯語的差異通過原文譯文轉換來解決。在搞多種語言對多種語言的翻譯時,宜于采用這樣的獨立分析獨立生成系統(tǒng)。
機器翻譯可設計成雙語翻譯或者多語翻譯系統(tǒng)。雙語翻譯系統(tǒng)可設計為單向翻譯,如日語譯為英語,或雙向翻譯。機器翻譯系統(tǒng)劃分為基于規(guī)則式、基于統(tǒng)計式、基于實例式,以及采用混合策略(hybrid)引擎的系統(tǒng)。
基于規(guī)則式(rule-based)的機器翻譯系統(tǒng)又分為語法型、語義型知識型和智能型三種類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機譯系統(tǒng)都采用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策略。基于統(tǒng)計式(statistic-based)的機器翻譯方法把機器翻譯看成是一個信息傳輸?shù)倪^程,用一種信道模型對機器翻譯進行解釋?;诮y(tǒng)計式的機器翻譯方法認為,源語言句子到目標語言句的翻譯是一個概率問題,任何一個目標語言句都可能是任一源語言句的譯文,只是概率不同,機器翻譯的任務就是找到概率最大的句子。具體方法是將翻譯看做是對原文通過模型轉換為譯文的解碼過程?;趯嵗?example-based)的機器翻譯方法由日本著名的機器翻譯專家長尾真提出,即不經(jīng)過深層分析,僅通過已有經(jīng)驗知識,通過類比原理進行翻譯。其翻譯過程是首先將源語言分解為句,再分解為短語,接著通過類比的方法將短語譯成目標語短語,最后把這些短語合并成長句。對于實例方法的系統(tǒng)而言,其主要知識源就是雙語實例庫,核心問題就是通過最大限度的統(tǒng)計,得出雙語實例庫。基于實例的機器翻譯對于相同或相似文本的翻譯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隨著例句庫規(guī)模的增加,其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對于實例庫中的已有文本,可以直接獲得高質量的翻譯結果。對與實例庫中存在的實例十分相似的文本,可以通過類比推理,并對翻譯結果進行少量的修改,構造出近似的翻譯結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中國與國際間的友好往來及經(jīng)濟合作日益增多,對外聯(lián)系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也來到中國學習、工作、生活和旅游,作為世界官方語言的英語已經(jīng)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一定程度上,翻譯能夠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因此。
國家要發(fā)展必然離不開同世界的交流,英語已經(jīng)應用到我國的各個方面包括建筑行業(yè)。建筑業(yè),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往往是很大的,我國的基礎設施總體而言還比較差,引進外資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國際慣例這些涉外工程必須通過國際競爭投標來選擇施工企業(yè),所以所有正式文件均用英文編寫。例如,面對外資工程,一般按照國際慣例采用FIDIC合同條件,按該合同條件規(guī)定“投標書和投標人與雇主或其代理人國際招標公司之間的與標書有關的來往函件和文件均使用英文?!倍鴺藭呛贤慕M成部分,合同也必須同樣使用英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一個小小的錯誤造成巨大的損失,這在我國現(xiàn)代建筑行業(yè)引進外資而用英語簽訂的合同已不少見。除此之外,無論是在計算上還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準確都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所有人員對于信息的了解都是必須明確的。連簡單的“from”和“to”的翻譯錯誤就會導致難以彌補的損失。在整個建筑行業(yè),英語的交流必不可少,而交流的目的就是傳達信息。因而只有掌握好英文,才能盡量避免在合同中出現(xiàn)不利于中方的錯誤,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提高外資的使用效益。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必要的聘請國外設計師,有時還需要引進國外的管理模式等。面對當今的這些挑戰(zhàn),人工翻譯已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機器翻譯的出現(xiàn)大大提高了翻譯工作的效率以使人們的溝通更加頻繁,面對著各種英語甚至更多種語言的工程合同機器翻譯無疑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機器翻譯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它的專業(yè)性較強,對于這種專業(yè)性的翻譯要求它的效率和準確性較人工翻譯也就更高。不得不說,機器翻譯系統(tǒng)的誕生,給人們尤其是翻譯工作者帶來了希望。雖然機器翻譯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倘若數(shù)學、計算機、翻譯學及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者齊心協(xié)力,定能使機器翻譯開出更美的花朵。
注:特業(yè)項目翻譯及咨詢創(chuàng)業(yè)實踐,項目結項使用。
H085
A
1671-864X(2015)11-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