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留平
(西峽縣桑坪鎮(zhèn)中心小學,河南 南陽 474550)
好習慣引領學生輕松學數學
梅留平
(西峽縣桑坪鎮(zhèn)中心小學,河南 南陽 474550)
小學生可塑性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可在以后的學習中事半功倍。因此,本文對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幾項重要學習習慣進行了闡述。
數學;學習習慣;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毙W階段,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在學知識的同時,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受益一輩子。學習數學,尤其如此。我認為數學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包括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并注意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fā)言,同學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教師應做到:語言兒語化,富有趣味性,表情生動活潑,最好再配上形象化的動作,激發(fā)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同時,要善于察看學生聽課的表情,根據學生聽課的反應及時調整講課內容和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首先,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質疑的動機,讓學生有疑而問;其次,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他們敢于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另外,要及時贊賞學生提出的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保持學生問的熱情,讓他們時刻想問,想探究。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學生在作業(yè)時往往提筆就做,不去認真的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弄清算理,這就導致了作業(yè)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機械模仿例題的現象,稍有變形或引伸、綜合便錯誤百出?!皶x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的習慣,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教會學生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系,理解運用算理的基本方法。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實際上也是思維的條理性和靈活性的訓練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我認為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應該包括:獨立完成、態(tài)度認真、書寫工整、富有創(chuàng)見等。為此,教師首先要端正學生的作業(yè)態(tài)度,提出及時、認真、獨立完成的具體要求。在進行學生作業(yè)規(guī)范化訓練時,突出時間上的要求——及時,態(tài)度上的要求——認真,思維上的要求——獨立,如果學生的書寫條理化、規(guī)范化,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練習正確率,而且對于學生認真作業(yè)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培養(yǎng)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分析學生計算、解題中的錯誤,很大比例的錯誤是由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這些錯誤通過檢驗是可以避免的。教學中,要多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意識,多教給學生靈活的檢驗方法,要引導從多方面考慮,要動腦、動筆,應用題要密切聯系實際,從而讓學生學會檢驗,主動檢驗。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實踐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在教學中,教師應強調學生手腦并用,以動促思,對難以理解的概念通過舉實例加以解決,對較復雜的應用題通過畫圖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對模糊的幾何知識通過剪剪拼拼或實驗達到投石問路的目的。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yǎng)成手腦結合,勤于實踐的學習習慣。
總之,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習慣的培養(yǎng)卻要從一點一滴做起,需要廣大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要求具體,嚴格訓練,反復強化,持之以恒,習慣的培養(yǎng)就會取得理想效果。作為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我們的學生必將會受益終身!
G623.5
A
1671-864X(2015)11-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