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君蘭,黃 益,李長英,林代瓊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江 641000)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操作簡單、安全方便,由護士操作,留置時間長,可有效減少靜脈穿刺次數,避免化療藥物、高滲藥物對外周血管的刺激等特點,已在臨床廣泛應用,是靜脈治療最有效的通路保障。然而,PICC是有創(chuàng)的侵入性穿刺技術,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靜脈炎。它不但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嚴重者還會導致拔管,影響進一步治療。為此,內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行PICC置管后予以蘆薈早期干預以防治靜脈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132例患者,按置管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67例,對照組65例。試驗組男40例,女27例;年齡20~81歲,平均56.1歲;鼻咽癌13例,肺癌31例,食管癌11例,卵巢癌7例,宮頸癌5例。對照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25~80歲,平均57.5歲;鼻咽癌11例,肺癌32例,食管癌9例,卵巢癌6例,宮頸癌7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種、導管材質型號、置管位置、導管尖端位置,置管前放化療情況及置管后化療方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1.2.1 PICC置管 1)置管前準備: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置管意義、置管過程與配合要點、置管后的維護及導管費用,并簽署置管同意書。2)置管人員:培訓取得PICC資質的專業(yè)護士。3)環(huán)境:導管室每天消毒,空氣培養(yǎng)達標。4)材料:PICC導管均采用美國巴德公司生產的硅膠導管,固定均采用3M透明貼膜。5)置管過程:患者取平臥位,穿刺側肢體外展90°。穿刺靜脈選擇順序依次為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和頭靜脈[1]。置管長度為預穿點至右胸鎖關節(jié)長度再加3~4cm,肘上10cm處測量臂圍。消毒穿刺點,鋪無菌巾,準備無菌穿刺環(huán)境,準備置管用物,扎止血帶;用帶可撕裂鞘的穿刺針進行穿刺,待見到回血后,固定穿刺針,將鞘緩慢送入血管內,然后松止血帶;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鞘,中指壓迫鞘前方近心端血管(減少出血),右手拔出穿刺針,插入PICC導管;囑患者頭偏向穿刺側,下頜緊貼肩部或助手合并四指壓迫穿刺側頸靜脈,緩慢送管,0.3~0.6cm/次[2];導管剩余2cm 時,拔出管鞘完全撕裂后繼續(xù)將導管插入至預穿長度;使用無菌注射器回抽,見回血后,使用生理鹽水沖管,稀釋肝素液封管,無菌紗布或無菌棉球覆蓋穿刺點,3M透明貼膜固定,壓迫穿刺點。行X線透視,了解導管尖端位置:PICC尖端漂浮于上腔靜脈,平第5~7胸椎即為理想位置;若PICC尖端異位或導管彎曲,在X線下予以調整,使導管沿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或頭靜脈-腋靜脈-鎖骨下靜脈-上腔靜脈的途徑盡可能前行,讓導管尖端到達該途徑最遠處,并拉直血管內導管;剩余導管于穿刺點盤曲,行妥善固定。經X線透視,導管定位后抽出導絲,安裝肝素帽,使用生理鹽水沖管,稀釋肝素液正壓封管。穿刺過程中,保持與患者有效溝通,避免動作粗暴、快速送管和反復牽拉,切忌硬插。
1.2.2 置管后早期干預 1)試驗組PICC置管當天給予新鮮蘆薈汁,自穿刺點3M透明貼膜上方沿置管靜脈走行涂擦至鎖骨下靜脈,3次/d,連續(xù)3d。指導患者置管肢體進行輕柔、適度運動,尤其置管24h內必須活動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放松整個置管側上肢?;顒訒r用對側手的拇指壓迫穿刺點,防止穿刺切入點出血。2)對照組PICC置管后行健康教育,囑患者24h內盡量減少肢體活動。24h后給予50%硫酸鎂濕熱敷,將兩層適當大小的紗布放入40℃、50%硫酸鎂溶液內充分浸泡后,取出并覆蓋于上臂置管靜脈走行位置,外包冰箱保鮮膜,再置45℃熱水袋保溫,30min/次,3次/d,連續(xù)3d。3)觀察兩組患者行PICC置管后靜脈炎的發(fā)生情況。4)將出現靜脈炎的17例患者根據處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A(8例)、B(9例)兩組,A組給予蘆薈搗碎外敷,B組給予50%硫酸鎂濕熱敷,觀察A、B兩組靜脈炎的療效。此外,血栓性靜脈炎患者需配合溶栓治療(表2)。
表2 兩組靜脈炎分級(n)
1.3.1 靜脈炎的分類 PICC置管后靜脈炎分為機械性靜脈炎、化學性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和感染性靜脈炎4類。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穿刺、置管過程中,穿刺鞘和導管對靜脈內膜、靜脈瓣的機械摩擦刺激引發(fā)的變態(tài)反應,是行PICC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瘜W性靜脈炎是化療藥物對血管的損傷、輸液酸堿度過高、輸入高濃度及強刺激性藥物造成血管損傷所致的靜脈炎。彩超顯示血管內有血栓形成的靜脈炎即為血栓性靜脈炎,可繼發(fā)于機械性靜脈炎或化學性靜脈炎。感染性靜脈炎是由致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靜脈炎,在導管相關性操作中嚴格無菌技術則可預防。
1.3.2 靜脈炎分級標準 靜脈炎分級標準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治療護理實踐標準2006年版(表3)。
表3 靜脈炎分級標準
1.3.3 靜脈炎的療效判斷標準 1)治愈:沿靜脈走向的紅腫、灼熱、疼痛消失,受累靜脈無壓痛,血管彈性恢復或血栓消失。2)顯效:沿靜脈走向的紅腫、灼熱消失,疼痛減輕,受累靜脈有輕微壓痛,血管彈性改善或血栓部分消失。3)有效:沿靜脈走向紅腫、灼熱、疼痛稍減輕,受累靜脈有壓痛,血管彈性或血栓無明顯改善。4)無效:沿靜脈走向紅腫、灼熱、疼痛無改善,血管彈性或血栓無明顯改善。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組間比較使用 χ2檢驗(chi-squared test或者Fisher test),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行PICC后,試驗組靜脈炎1級3例,2級1例,發(fā)生率5.97%,未見蘆薈過敏。1例患者導管置入后尖端折返,經反復調整送管,尖端停留于腋靜脈,置管后涂擦蘆薈,未發(fā)生靜脈炎,完成6周期化療后拔管。對照組靜脈炎13例,發(fā)生率20.00%,1級4例,2級4例,3級3例,4級2例(繼發(fā)血栓性靜脈炎2例,歸為4級,導管尖端1例位于腋靜脈末,1例位于鎖骨下靜脈起始部)。兩組靜脈炎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88,P=0.016)(表4)。
表4 兩組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情況比較[n(%)]
A組治愈7例(87.50%),顯效1例(12.50%,為血栓性靜脈炎,配合溶栓治療2周,遵醫(yī)囑拔管),無過敏,有效率100.00%;B組治愈2例(22.22%)顯效1例(11.11%),有效1例(11.11%),無效5例(55.56%),給予拔管(包括血栓性靜脈炎1例,治療無效,遵醫(yī)囑拔管,行抗凝、溶栓治療),有效率44.44%。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32,P=0.029)(表5)。
表5 兩組靜脈炎療效比較(n)
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置管后出現最早、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常發(fā)生于穿刺后48~72h[3-4],發(fā)生率高達17.0%~32.3%,最容易出現在穿刺點上方5~10cm范圍內[5]。本研究對照組2例繼發(fā)血栓性靜脈炎,考慮為早期機械性靜脈炎未得到有效干預所致。試驗組及對照組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分別是5.97%和20.00%,總發(fā)生率為12.88%,低于文獻報道水平,可能是因為試驗組置管后接受蘆薈早期干預治療,降低了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機械性靜脈炎是PICC穿刺、置管過程中,穿刺鞘和導管對靜脈內膜、靜脈瓣的摩擦刺激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屬于急性無菌性炎癥[6],并可繼發(fā)血栓性靜脈炎和化學性靜脈炎。PICC后發(fā)生靜脈炎的主要相關因素:1)血管損傷作為靜脈炎的始動因素,主要由反復穿刺、送管速度過快、遇到阻力強硬送管、送管困難或反復調整送管引起;2)導管留置于血管內作為異物造成靜脈管腔血流及壓力平衡破壞,主要是由置管后血管容積變小,血流速度減慢,壓力增大,血管壁發(fā)生炎性介導,代謝增強,代謝產物轉運不暢引起;3)患者置管后過度緊張引起血管痙攣,局部缺血缺氧,代謝營養(yǎng)失衡;4)置管后大劑量多種藥物沖擊化療,化療藥物在非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損傷正常組織細胞,影響DNA和蛋白質的合成,加重受損血管內皮細胞的破壞,影響其再生修復;5)腫瘤患者能量消耗大、攝入不足、免疫力低下以及放化療對機體的打擊,使患者體質衰弱。
本研究對照組2例血栓性靜脈炎在置管過程中均出現送管困難,經調整,導管尖端停留于鎖骨下靜脈起始部和腋靜脈末,造成鎖骨下靜脈損傷,早期行50%硫酸鎂濕熱敷上臂置管靜脈,忽視了鎖骨下靜脈的干預,使血管的損傷未得到及時有效干預。1例患者置管當天便接受GP方案化療,造成受損血管再度加重損傷。試驗組指導患者早期行置管肢體輕柔、適度運動,可促進血管與導管互相適應,同時使患者充分放松,避免情緒緊張。
50%硫酸鎂溶液為高滲溶液,外敷后鎂離子可引起神經肌肉傳導阻斷而松弛周圍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減輕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但其抗感染、修復損傷細胞的功效不明顯,并且其風化特性會使患者皮膚形成白色結晶,易污染床單衣物,增加護理工作量,也給患者帶來不便。
蘆薈為多年生百合科肉質草本植物,有“補氣”之功效?,F代醫(yī)學研究證明,蘆薈含有160多種成分,包括大量蒽醌類化合物、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豐富的活性酶,其功效主要有:1)蘆薈Aa-50的混合物對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具有刺激作用,緩激肽酶能降解體內緩激肽活性,多糖具有抗補體作用,蘆薈大黃素具有廣譜抑菌作用,其芳香成分還有極好的鎮(zhèn)痛作用。2)蘆薈能增強人體的“噬菌”作用。機體免疫系統可通過“噬菌”作用清除體內的細菌、感染物和死亡細胞殘骸物等毒性物質。3)蘆薈大黃素通過收縮局部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其脆性,同時增加纖維蛋白原的活性,縮短出凝血時間,有助于止血。4)蘆薈小分子阿勞埃丁具有很強的滲透力,烏魯新對受損組織有較強的再生修復作用,植物凝血酶能黏附于人體細胞,參與細胞的分裂,修復受損組織,還有助于淋巴細胞的生長,增強淋巴細胞功能,提高免疫力。5)蘆薈中的異檸檬酸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之功效[7];蘆薈活性水、蘆薈素能軟化血管,恢復血管彈性[8]。本研究發(fā)現,PICC置管后涂擦蘆薈(對比硫酸鎂濕熱敷),明顯降低了置管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并且在發(fā)生靜脈炎后的患者治療上,蘆薈更是明顯優(yōu)于硫酸鎂。
綜上所述,行PICC置管后早期涂擦鮮蘆薈是防治置管后靜脈炎的有效措施,且蘆薈操作簡單、安全舒適、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楊艷.循證護理在減少PICC置管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藥,2010,31(2):263-265.
[2]李君麗.預防腫瘤患者PICC致血栓性靜脈炎護理進展[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4):1919-1920.
[3]高繼霞,張志軍,董娟,等.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相關因素與預防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4,35(4):889-890.
[4]辜霞芳.賽膚潤聯合蘆薈冷敷治療PICC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瓢妫ㄏ卵?,2013(9):133-134.
[5]邱玉梅.PICC穿刺后應用增強型透明貼預防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家庭心理醫(yī)生,2014,10(8):278.
[6]李秀紅,陳伍妹,陳嬋娟,等.床邊工作制對提高局部熱敷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療效觀察[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10):1561-1562.
[7]黃偉平.鮮蘆薈汁治療化療后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常州實用醫(yī)學,2013,29(4):244-245.
[8]彭金蓮,張秀蘭,詹鳳球,等.鮮蘆薈聯合周林頻譜儀治療化療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護理,2012,8(6):457.